陀螺不大,塗上些顏料也沒多少時間,現在雖說時間已經幾近十月,但天氣還是炎熱的很,這些顏料也隻是細細的塗了一層,風一吹便乾了不少,見黃俊明點頭同意,莊經道人興奮地在石桌上抽弄起了陀螺來。
“嗡”“嗡”陀螺伴著他特有的嗡嗡的聲音在石桌上旋轉了起來。
莊經道人目不轉睛的盯著高速旋轉的陀螺,隻見陀螺上七彩的顏色現在已經趨向於不見,雖說還是能隱隱約約的看的出來,但從上向下看。陀螺的頂部那些色彩已經在旋轉中融合成了白色。莊經道人看到這種情形,緊緊地攥了攥拳頭,若不是黃俊明還在現場,莊經道人恐怕都要跳起來了。這在他看來完全是不能發生的事情。卻在自己的手中由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醉心此事的他能不激動麼。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陀螺的轉速也慢慢地變緩,那一抹白色又在轉動中一點一點的恢複了它的七彩色,在莊經道人瞠目結舌的注視中,越轉越慢,直到轉到了石桌的邊緣,嘭的一聲掉了下去。驚醒了已經被自己的所作所為震驚到的莊經。
“小道謝過仙長傾囊相授!”莊經道人從震驚中回神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將陀螺撿起,而是向後退了一步,對著黃俊明納頭便拜,在古人的心中。這就是秘法,什麼是秘法?密不外傳的法術就是秘法,可黃俊明卻將這等秘法傳給了自己,那黃俊明就等於是自己的半個老師。古人又最尊師重道,對黃俊明這一拜。黃俊明理應受得。
“莊經,這沒什麼,起來吧。”黃俊明來到唐朝這麼長時間,對於唐朝人的習慣也早就熟知了。並不覺得這莊經道人的做法有什麼不習慣,反而對這莊經道人更加的喜愛了起來。
“小道妄請仙長收我為徒!學習這科道之法。”莊經道人倒也是個奇人。聽到黃俊明的話並沒有起身,而是再次對著黃俊明拜了下去。似乎有一種你不收徒我就長跪不起的架勢。
黃俊書書屋最快更新明見莊經道人的這個樣子,雖然也有想收他為徒的意思,但是在現代的時候,老道士說過他這一脈,最多收上九名弟子,身在大唐,老道的嘮叨早就不在耳邊回響,若說對老道沒有半點念想那是假的,畢竟從小將自己撫養到大,感情還是在的。對老道曾經的那些話也開始慢慢的遵守了起來,現在來說,葛彥麟、風君子、沐軒子、萬冥子、懷靜子、李元亨、金蟬子、曉露、還有即將成為自己弟子的武曌已經湊足了九個人,雖說已經將懷靜子逐出師門,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懷靜子還是實實在在的占了自己一個親傳徒弟的名額的。九大弟子已滿,再收這莊經道人為弟子,那就違背了老道士的意願。黃俊明是決計不能做的,不過現在的莊經道人確確實實是個好苗子,年歲上也不大,適合去做這些科道之事,至於金蟬子,黃俊明還指望他去西域傳播道教思想呢,不可能讓他一直研究這科技之事。這樣一來就有些為難起來。
“莊經,非貧道不收你為弟子,貧道有自己的為難之處。”黃俊明思量幾番之後對著跪在地上的莊經道人說道“不過你若願意,貧道可以收你為記名弟子。”
“小道願意,小道願意。”莊經道人似乎也是沒想到這黃俊明真的能收自己為弟子,先前聽黃俊明的前半句,已經覺得沒什麼希望了,可是到了後半句,峰回路轉,這記名弟子已經是很不錯了。
“還自稱小道?”黃俊明佯怒道。
“厄,弟子見過師尊。”莊經道人聽黃俊明的這話,在竊喜之中恭恭敬敬的說道,話音剛落又重重的磕了九個頭。以示對師尊的尊重。
“起來吧,天道之下九為級數,所以貧道也隻能收九名親傳弟子,不能給你一個親傳弟子的名分,希望你也不要有怨,一切都是機緣所訂,除你之外貧道的另兩個記名弟子清風明月,其一已經身死,其二照顧為師的生活起居。你也知道,貧道就不多說了。以後這科道歸你管理教授。金蟬子閉關出來之後,為師另有安排。”黃俊明對著莊經道人說道。
“弟子,謹遵師命!”莊經道人再次行禮,表示了解。
“勿須多禮,貧道門下沒那麼多禮節。”黃俊明示意莊經道人坐下,再次說道“來,來,來。貧道再給你講講什麼是凸透鏡,凹透鏡。”
現在莊經道人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徒弟,雖說隻是記名弟子,但身份已經不同了,黃俊明自然比先前更加熱情些。
“恭請師尊示下。”莊經道人對於這些禮節,可是相當的堅持,黃俊明的這些徒弟中,還真沒幾個對禮節堅持的像是他一樣的,讓黃俊明感覺頗為不習慣。
黃俊明拽過紙筆,再次在紙上畫了起來,這回畫的可不單單是一個凸透鏡,甚至連一些凸透鏡的使用方法也畫在了上麵。畫完之後將紙筆遞給莊經道人,示意他自己做筆記,隨後說道。
“這凸透鏡凹透鏡也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製成的。為師先說凸透鏡,凸透鏡的特點就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凸透鏡分為雙凸、平凸和凹凸等形式,這些形式的樣子,貧道也給你畫出了。凸透鏡有會聚光的作用故又稱聚光透鏡,較厚的凸透鏡則有望遠、會聚等作用,這與透鏡的厚度有關。你可知道冰中取火的道理?”黃俊明對著莊經道人問道。
莊經道人不愧是對著些東西比較感興趣的,聽到黃俊明問道自己身上,思索一番之後連忙回答“師尊,弟子聽說過西漢劉安在他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就說“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
黃俊明見著莊經道人還真的知道,不由得讚賞的多看了莊經道人幾眼,隨後說道“所謂“削冰令圓”,說的是冰凸透鏡的製作方法;“以艾承其影”,艾就是針灸用的艾絨,為易燃物;“影”則指的是指將陽光彙聚在一起的那個點,為師稱它為焦點。這一點你也可以試一試嘛,咱們天仙宮可不缺什麼冰和艾絨,去找個錫壺去!在弄點熱水回來,為師給你演示一番!”
莊經道人聽黃俊明要給自己演示怎樣用冰取火,早都樂得心花怒放起來,聽到黃俊明指使自己去取東西,那還有什麼不樂意,開心還開心不過來呢,不用黃俊明再次吩咐,直接一溜煙就找東西去了,錫壺這東西每個道士的房中都有,但這冰隻有夥房才會存上那麼一些,熱水嘛夥房也是不缺的,所以這莊經道人一路小跑直奔夥房,跟著冰火道人交涉一番之後,取過東西又是一溜小跑跑了回來。
天仙宮的錫壺底部正好是個凹下去的球麵,最是合用,黃俊明將熱水倒入錫壺中,又取過一塊比較薄的冰,放在石桌上,至於那寫滿了了筆記的紙早就讓莊經道人跟寶貝似的踹在了懷裡,也就沒了打濕的危險。
黃俊明在莊經道人的注視下,壺中裝滿熱水的錫壺在一塊冰塊上旋熨,不一會得到晶瑩剔透的冰凸透鏡,隻是黃俊明的這凸透鏡可比這現代的玻璃凸透鏡大得多,用古人的話說那就是冰明瑩形大而凸稍淺。至於為什麼冰明瑩形大而凸稍淺,黃俊明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凸透鏡的聚焦能力以其口徑與焦距之比的平方來表示,所以,口徑大的透鏡,有利於聚焦能力的提高。凸起程度淺者焦距長,焦距長則不利於聚焦。這是黃俊明考慮到冰會放出寒氣,寒氣下行不利於生火,所以要適當拉大焦距,以減輕寒氣對焦點附近溫度的影響,使取火容易成功。黃俊明可不想第一次給這新徒弟做實驗就以失敗而告終。
至於這冰製作的凸透鏡的方法,黃俊明還是要感謝清朝的鄭複光,鄭複光也是根據劉安的《淮南萬畢術》中的記載幾經試驗之後慢慢成功的。倒也便宜了黃俊明這個一知半解的人。
————————————————————————————————————————
明天改回來,改回來,改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