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僧人少得很,幾裡外的寺裡能做法事的師傅這幾日也都忙著給其他人做法事,也不知道能不能……”
交談聲由遠及近。
最後在看到欒無時停下。
前頭穿著麻布粗衣的漢子愣了愣,視線在欒無身上上下打量片刻,而後直直地朝他走了過來。
兩眼滿是期待。
“這位師傅可是佛門中人?”
欒無行了個佛禮。
“小僧是迦狄寺的僧人。”
漢子一聽眼睛都亮了:“迦狄寺?迦狄寺好啊!迦狄寺可是遠近聞名的大佛寺!師傅您既出自迦狄寺,想來一定會做法事吧?”
“實不相瞞,臨安城裡近來不太平,死了好些個姑娘,可做法事的僧人不夠,現下遇見您,可否請您勞駕,幫忙做個小小的法事?”
欒無剛過十八,眉目間尚且透著股少年人的稚嫩。
按理說這樣的小僧人,尋常人是不會找他去做法事的,畢竟年歲太小,誰知道本事到不到家?
但欒無倒是個例外。
一是他性子沉穩,遇事不急不躁,說話也溫聲細語,似潺潺流水流過心間,叫人莫名生出好感。
二是他自小在寺裡長大,又常年與佛經相伴,身上帶著股悲天憫人的佛性,舉手投足不緊不慢不急不緩,很有高人意味,再加上那超凡脫俗的氣質,瞬間就能讓人忽視他的年齡,對他產生信服感。
欒無有些猶豫。
他眼睛朝四周瞥了瞥,似是在找什麼東西。
漢子以為他在猶豫,當即從兜裡摸出個錢袋子,往他手裡塞:“師傅放心,香火錢一定不會少!”
欒無退了兩步。
沒接漢子的錢袋。
“念經超度,是分內事,不需要施主如此破費。”
“勞煩施主帶路吧。”
佛子有顆慈悲心,本就不會漢子做法事的請求,他朝四周瞥也不是猶豫,就是……想找找秋野,眼見前方的漢子帶著人往前走了幾步,欒無也沒跟上,而是趁人走遠了些,才小聲地開口喚道。
“秋施主?”
“秋施主你還在嗎?”
欒無叫了幾聲,然而四周靜悄悄,彆說回應了。
就連風都沒有。
怎麼會?
難道秋施主不在了?
還是……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這位向來溫柔和煦的佛子臉色瞬間就沉了下去,那眼神也幽幽地泛著冷,握住佛珠的手收緊,手背都崩出了幾根青筋。
乍一眼看過去,倒不像是佛,更像是披著佛衣的魔。
“師傅,您怎麼不走啊?”
先前那漢子走了幾步回頭,見欒無還站在原地,腳下便調轉了步子,重新朝他走過來。
“是不是還有什麼事兒沒辦完?”
俗話說君子一諾千金,放在佛門中來說,便是出家人不打妄語,答應過的事,那便要做。
欒無從未失諾。
可眼下看著朝他走來的漢子,他竟是想推脫答應對方的法事,然後……然後去尋秋野。
佛子一愣。
像是被腦海中這個突然冒出的念頭給嚇到了。
連表情都空白了一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