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

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1 / 2)

第358章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曼

西曆1475年,明景泰二十六年。

米蘭大街隻能用臟亂差來形容,彌漫著臭味,蟑螂、老鼠遍地都是,而屎陣星羅棋布,遍布著街道每一個角落。

歐羅巴沒有廁所,隻能遍地排泄,走在街上,總能看見人在脫褲子,蹲地上就開始。

還收排泄稅。

達芬奇躺在街上,被路人洗劫,隻剩下一條底褲,像是流浪兒似的,當他被兩個壯漢擄進巷子裡,打算深入交流的時候。

達芬奇才驚醒過來,趕跑了侵犯者,才保住最後一道尊嚴。

但他卻坐在地上大哭。

人心怎麼變成了這樣?

他印象中的米蘭,是天堂一樣的國度,雖然貴族驕奢淫逸,但民間還是善良的,人們對美好生活是向往的。

怎麼變成了小偷、強盜、和特殊愛好者?

雖然他也是這方麵愛好者,但他不喜歡守。

哭累了,他從衣架上偷一件衣服,返回了自己住所,處理傷口之後,他把今天發生的事情,畫了一幅畫。

但畫作中對自己進行美化,把自己描述成救世主一樣的人物,感化了幾個小偷。

幾天沒有出門,專心畫一幅畫。

直到公爵大人讓他給貴婦作畫,他看見貴婦一身綾羅綢緞,臃腫的身材撐著把雨傘,把東方美毀得乾乾淨淨。

米蘭在意大利靴子筒處,挨著瑞士和法國,是大明出口的重要一站,尤其米蘭貴族窮奢極欲,大明和他們簽訂大量訂單,專門給他們定製貨品。

所以在米蘭宮廷裡,隨處可見大明的商品,貴婦人身上佩戴的黃金鑲鑽寶石項鏈,是大明弄玉軒專門為米蘭公爵定製的。

弄玉軒是大明國企,建於景泰二十四年,做高端珠寶,專門為世界貴族提供高端定製服務。

還有貴婦頭上的王冠,手上的戒指、手鏈,腰上的寶石皮帶,鑽石皮靴,都是弄玉軒高端定製的產品。

做工一流,款式新穎,重點是符合貴婦的心意。

唯一的缺點就是造價奇高。

就這一套珠寶,價值70萬銀幣,但要用黃金結算。

但彆以為米蘭公爵是傻子,就這一套珠寶,在歐羅巴轉手,就能翻一倍,他存在手裡,佩戴次數越多越值錢。

因為定製產品,是獨一無二的,弄玉軒也不許再生產第二套,這是簽訂合同的。

所以,今日招來達芬奇作畫,就是為這套珠寶做廣告。

這一套珠寶,弄玉軒也就賺個20萬,來回需要船隊護送,經過奧斯曼,奧斯曼收走了10的手續費。

弄玉軒想打響口碑,就得有奇高的收藏價值,所以賺的少,弄玉軒也不能弄虛作假,口碑最重要。

達芬奇認真作畫,內心唏噓。

大明真的太會做生意了,米蘭工匠也能做出這樣的珠寶,卻入不了貴人的眼界,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大明給高端定製,他們就趨之若鶩。

而且,整個歐羅巴貴族,都在眼饞米蘭公爵這套珠寶,有很多王室出高價購買。

想到和陳嘉猷相識的日子,他嘴角微微翹起,那段時光開心愉悅。

他和陳嘉猷談論了很久但丁的神曲,大明使臣,竟對意大利詩人但丁的詩歌,有著十分深刻的見解。

他甚至說,明人有專門研究但丁詩歌的詩會。

最可笑的是,詩歌誕生地,意大利都沒有幾個人學過了吧?

他以為陳嘉猷是大明最博學的人,陳嘉猷卻莞爾一笑,說他隻是一個普通進士,大明像他這樣的進士,有幾百萬人,比他強的有幾十萬,他在大明當個知府都很難,而大明有幾百個知府。

他認為是吹噓,可當他一次次被大明商品震驚之後,又對那個神秘文明,產生了巨大興趣,真的想漂洋過海地去看一看。

現在歐羅巴出現很多關於大明遊記的著作,因為銷量好,作家們就批量製造,把大明描述成一個富得流油的寶地,引起了很多歐羅巴人的興趣。

當然了,這並不排除是大明乾的。

可惜,陳嘉猷已經離開意大利,前往東歐訪問了。

陳嘉猷告訴他,一年之後,他會返回米蘭,到時候會再次邀請他,若考慮好,便可隨使團一起去大明。

大明是一個開放的國度,倘若你不喜歡大明,大明會派船送你離開。

在那裡,一切都是自由的,隻要你有才華,皇帝就會提拔伱,讓你在有用的位置上發光發熱,實現你的理想。

你不用擔心大明沒有你的位置,大明的龐大,是整個歐羅巴的兩倍,你小小的米蘭,不過是大明一個小鄉村罷了。

這讓他不敢相信。

接下來很長時間內,他都在為貴婦人作畫,對這套珠寶也有全新認識。

打造這套珠寶的是波斯人,那個波斯人也在弄玉軒效力。

聽說大明有兩個頂級珠寶鍛造商,一家是弄玉軒,一家叫雲水齋,後者是皇帝的產業。

弄玉軒走平價路線,雲水齋則走最高端的路線,定製費用是最貴的,而且不接小單。

至今歐羅巴沒有雲水齋的商品問世。

大明皇帝像偉大的成吉思汗,胸襟寬廣,對人才使用不拘一格,很多波斯、猶太商人,都在為皇帝效力。

他並不知道,猶太人被大明驅逐了,男人被趕走了,女人被強製留下,嫁給了明人。

至於他們還怎麼保持族群的純潔性,皇帝是不知道了,反正連女孩都給留下了。

而猶太人積攢了千年的財寶,被大明皇帝收走了大半,他們如喪家之犬一般,離開了大明,前往了印度。

反正他們習慣了流浪。

也習慣了鳩占鵲巢。

而陳嘉猷,帶著禮物,長途跋涉,訪問歐羅巴每一個國家,國家無論大小,他都送上禮物,進行友好洽談。

終點是立陶宛王國,這是東歐最大的國家了,訪問過基輔之後,他就要返回了。

因為大明和奧斯曼關係愈發冰冷,他擔心再不回去,奧斯曼會關閉航路,讓他無法返回地中海。

船隊從黑海回航,走伊斯坦布爾到愛琴海,穿過奧斯曼帝國,回到羅馬,拜訪教宗之後,二次來到米蘭。

邀請達芬奇前往大明。

而大明艦隊之上,有各國使者,以及各國一些願意去東方的人才,其次是各國進獻給大明的禮物。

今天已經是景泰二十七年七月份了。

陳嘉猷為了方便在歐羅巴行動,他一共三次朝拜教皇,並請教皇去大明傳教。

這才在歐羅巴得以順利通行,羅馬教皇對陳嘉猷印象極好,陳嘉猷還皈依了主。

一路上,他一邊訪問,邀請各國來大明,並和大明通商,同時招攬人才。

天文數學文學,醫學繪畫音樂,各方麵人才他都要。

但他對達芬奇依舊念念不忘,達芬奇是他印象中,最厲害的一個人才,也是唯一一個心動的大才。

所以,他不惜耽擱行程,二次來到米蘭,二顧茅廬。

達芬奇再次見到陳嘉猷,十分唏噓,這一年內,大明商品在米蘭明顯減少,因為大明和奧斯曼交惡,奧斯曼關閉了中轉通道,不許大明商品進入歐羅巴。

米蘭上下,對奧斯曼霸道行為極為不滿。

他察覺到戰爭正在靠近。

而大明使團能順利通過交惡的奧斯曼帝國,讓他對陳嘉猷的本事刮目相看。

陳嘉猷出京的時候,就知道皇帝不會允許奧斯曼壟斷中西貿易,而楚王會分封在北非,就是為了打通中西貿易。

所以他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剛到的時候,就收買了很多奧斯曼高官,所以使團能順利通行。

“這場戰爭,大明準備了十年,不會敗的。”陳嘉猷和達芬奇談起了這場戰爭,充滿自信。

“達,等這一戰之後,你就會看到大明的實力。”

“大明打仗,從來沒敗過。”

“當年凶威赫赫的瓦剌韃靼,比奧斯曼帝國難纏十倍,照樣被英明的皇帝陛下打敗了。”

“而奧斯曼帝國,不過是當年被我們大唐擊敗的突厥後代建立的國家。”

“突厥,是我們漢人的手下敗將!”

陳嘉猷對這場戰爭有著巨大自信,因為大明不能敗,不允許失敗。

“達,我知道你不願意離開你的家鄉。”

“可大明勢力進入北非之後,就掌握了東西交流的要道,如此一來,你想什麼時候回來,就能回來。”

“我可以保證,你在大明能得到重用。”

“你想帶去的人,我都可以給你帶走,並且讓他們擔任官職,你的家人,能在大明享受更好的生活。”

陳嘉猷發出誠摯的邀請:“我從立陶宛回到米蘭,就是為了你,不然此刻我已經在葡萄牙裡斯本了。”

“有我引薦,你可以直接見到天朝陛下,陛下胸襟之寬廣,是你前所未見的。”

“大明的一切,都是你不敢想象的。”

“你看到米蘭的大明商品,不過冰山一角,甚至不客氣地告訴你,那都是我們不稀罕吃的,不稀罕用的,大明的商品在國內的才是最好的。”

“我隻能給你最後一天時間考慮,如果你不願意,我就要返回大明了。”

陳嘉猷是真心希望達芬奇能跟他返回大明。

來的時候,使團五千人,回去的時候,高達1.7萬人,有近三千各國人才,願意去大明效力。

其他人是各國使團,帶著禮物和護軍出使大明。

“不用考慮了,我跟你去大明看一看,倘若我不習慣大明,請允許我自由離開。”達芬奇被陳嘉猷的誠懇打動了,也確實想去更大的帝國,謀求更多的權力。

船隊啟航,前往葡萄牙裡斯本。

見到葡萄牙王室時,他才知道,大明和奧斯曼的戰爭已經打響了,主戰場是開羅。

陳嘉猷心頭一緊,但聽說神聖羅馬、西班牙、法國和英國都參戰了,五國聯軍,出兵百萬,攻打奧斯曼帝國。

甚至,葡萄牙和意大利、荷蘭、匈牙利王國準備隨時參戰,分割奧斯曼帝國。

這個擋著所有人財路的奧斯曼,實在讓人討厭。

近一年來,大明產品進不來歐羅巴,導致歐羅巴各種商品價格暴漲,各國王室也都在虧損。

他們在大明的利益也跟著受損,尤其是奴隸業、船舶業,受損最大。

這一刻陳嘉猷歸心似箭,想立刻去開羅參戰。

但他很清楚,他是使臣,重點要將使團帶回國,而不是貿然去參戰。

使團出重金,雇傭葡萄牙艦隊,護送使團抵達馬達加斯加,然後便由大明水師護送。

進入大唐洋,就是家了。

葡萄牙不敢耍花樣的,你敢耍花樣,大明就敢玩死你,除非你永遠不要東方利益了。

而隨著奧斯曼帝國和大明交惡,葡萄牙賺翻了呀,他們掌握著大明的貿易。

他們是最不希望戰爭結束的。

此刻。

朱見深親自掌兵,郭登為副帥,周璽和劉寧為大將,統率32萬明軍,血戰開羅。

最可惡的是,英法四國聯軍,在等摘桃子,根本就不去攻打奧斯曼本土,而是在開羅城外看熱鬨。

朱見深麵容冷酷,這是他第一次掌重兵,打的還是橫跨亞歐非大帝國,他卻一點都不慌,大不了敗了就回國,然後換一塊封地。

郭登在非洲近四年,熟悉了奧斯曼帝國的戰鬥方式,還專門買了一批奧斯曼帝國的戰俘,對奧斯曼充滿怨恨的人,充作仆從軍。

大明打仗,就是蒙古人那一套。

明人勝在火器犀利,燃燒彈跟不要錢似的往城裡扔,然後肆無忌憚的屠殺。

可這一套,在邊疆管用。

打開羅不管用的,開羅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這裡也不是奧斯曼本土,是埃及的地盤。

埃及被奧斯曼給滅了,還賣了很多奴隸給大明呢,除了金字塔太大沒賣成,其他的都打包賣給大明了。

奧斯曼也不管本地人口傷亡,他們乾脆也撤出城池來,組建仆從軍,和大明搞野戰。

用的是和大明一樣的打法,反正這些人也是我們的奴隸。

大明反而打不過了。

郭登在開羅僵持91天,不得不退出開羅,沿途放火,保存退路,跋涉上百公裡沙漠,才在港口登船,退回吉布提。

四國聯軍見明軍撤了,他們也想撤。

奧斯曼是平頭哥啊,豈能容忍這些國家看熱鬨,立刻派兵攻打四國聯軍,四國聯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和奧斯曼帝國糾纏,並不斷派人傳信,請明軍參戰。

朱見深和郭登商量,這裡畢竟是歐羅巴的地盤,若言而無信,以後也沒法立足,得往長遠看。

隻能咬著牙北上,加入戰團。

明軍先敗,又跨越上千裡的二次參戰,坐船登陸,穿越沙漠,軍力疲憊,導致傷亡慘重。

朱見深咬著牙,用人命填。

鏖戰37天,終於擊潰了奧斯曼軍隊,開羅城易手。

而四國見到戰事勝利,立刻搶占埃及地盤,不肯去追擊奧斯曼,而明軍無力再追。

“都是一群蠢豬!”

朱見深暴跳如雷:“本王怎麼和這麼一群蠢豬聯合呢!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

“就盯著眼前這點狗屁利益,都是沙漠,要這破地盤有個屁用啊!”

朱見深氣壞了。

也不看看地圖,大明可以返回紅海,奧斯曼翻越不了紅海的,因為蘇伊士運河沒開通。

而地中海就不一樣了,奧斯曼能隨便攻打沿岸諸國。

郭登臉色陰沉得難看:“咱們的大軍頂不住了,有幾路建製都打崩了,若非賞賜足夠,早就崩盤了。”

“何況,若咱們損失太大,歐羅巴諸國肯定會啃噬咱們的地盤。”

“這群鼠目寸光的廢物!”

朱見深咬牙道:“咱們撤!”

“撤?”

郭登堅決搖頭:“開羅是咱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這塊算綠洲,在這建都都行。”

“絕對不能撤走,一旦撤走,底下軍將還怎麼帶?兄弟們的血在這裡流乾了,兩場大仗,死傷6萬人啊!”

郭登虎目含淚:“都是大明好男兒,以一當十的英雄啊!”

“六萬啊!老子沒打過這種窩囊仗!六萬人啊!”

“不能撤,撤走了,對不起兄弟們!”

這場仗,耗時四個月,打得多難,他太清楚了。

打到後期,補給運不上來,靠吃掛麵、肉乾頂了十天,憋死了多少好漢!

“本王想放棄嗎?”

朱見深語氣悲涼:“可若不放棄,咱們能守住嗎?已經死了六萬人了,不能再有損失了!”

“走,把利益讓給其他國家,讓他們頂著奧斯曼帝國的反擊。”

“咱們先休養生息,等養好了,再回來把開羅奪回來!兄弟們的血不會白流的!”

郭登快六十了,打了一輩子仗,這場仗打得最窩火,若非聯軍遲遲不下場,又逼著大明二次出兵,不可能損失這麼多的。

甚至打到後期,若諸國給大明一點補給,明軍也不會慘成這樣,喝水都是問題。

關鍵這一仗的戰果,都是明軍打下來的,他們就站在那裡等著摘桃子,這群垃圾!

但朱見深說的對,若明軍釘死在開羅,那麼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靶子,所有怒火都由大明承擔。

返回紅海,奧斯曼反而沒有辦法,因為對岸也是沙漠,在沙漠裡行軍危險啊,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關鍵是,開戰之前,大明就乾掉了紅海上的奧斯曼艦隊,燒掉了阿拉伯的港口。

重修需要時間的,奧斯曼恰恰沒時間。

所以,撤回去,把主戰場讓給歐羅巴諸國,讓他們嘗嘗奧斯曼的子彈。

“撤吧!”郭登抹了把眼淚:“把兄弟們都帶上,回吉州吉布提)!”

明軍取得了大勝,卻一個個心情低落,從開羅撤兵。

好處沒有,反而死了六萬人,軍心動搖。

返回吉布提,吉布提上,立下英雄碑,埋葬此戰的六萬人,朱見深跪在墓前,向戰士們懺悔。

算是挽救了軍心。

果然,明軍一撤,四國聯軍在開羅就打起來了,都想占據開羅,都想占好處,不想付出。

一直觀察等待機會的意大利最先出兵,搶占開羅。

開羅反而成了磨肉機。

都在搶,都想要。

大明之所以退得這麼遠,因為都是沙漠,都是廢地,要了也沒用,占據了吉布提,就占據了整個海灣,架船隨時能北上,奪走開羅。

朱見深下令,各軍休整,吸納新兵入伍。

今年是景泰二十八年了,大明總共送上來107萬人,各行各業人都有,醫者最多,但楚王宗國總人口卻隻有84萬人,其他人都因為不適應氣候去世了。

中樞給楚宗國一年二百萬軍費,在亞丁灣上建立了軍械廠,讓楚宗國軍械自給自足。

如今各行各業都已經建立起來了。

整個紅海、亞丁灣沿線,都能看到明人的生活軌跡,這裡和國內幾乎沒有區彆,唯一的區彆就是明女少,也就二十萬左右。

倒是白女很多,約莫有近百萬白女,都是從各國買來的。

朱見深的家人還沒送過來。

因為不安全,他想等長子長大了一些再過來,他的長子叫朱佑樘,是皇帝親自起的名字,並點名他是楚太子。

如今在京師和皇子一起讀書,隻是可惜,朱佑樘不是他最愛的萬氏生的。

萬氏雖他的側妃,皇帝欽封的,倒是懷孕了,隻是第一胎孩子沒保住。

他離京的時候,萬氏又懷上了,收到了書信,是個兒子,排行老四。

他也有四個兒子了。


最新小说: 記憶縫補師與時間錨點的守護 照空鏢 先知的救世組織養成計劃 持敬齋隨筆 參加綜藝:一首海底致鬱全網! 星際美食:一家都是穿來的 揣雙胎帶靈泉,資本家小姐去隨軍 鬼滅手握彼岸花的我 大小姐,您吃錯藥了? 侯門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