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選擇在這裡,這裡靠近沙漠,北麵是綠洲,南麵是沙漠,有河流經過,穿過沙漠,就能抵達中部平原,距離糧食產地近。
尤其修通火車後,隻需要一天,火車就能把中部產糧區的糧食,送到郕陽來。
建都於此,周國想攻打,要經過龐大的沙漠區,從海上攻打,就要先麵對郕國的艦隊,至於吳國,也要經過沙漠才能抵達國都,絕對安全。
東西兩塊沙漠阻擋大軍,看似沒有山脈做遮擋,卻無人能攻克郕國的國都,隻要郕國不去攻打其他國家,郕國國祚永遠不會滅亡。
但郕陽也有一個巨大的缺點,飲用水不夠。
建都三十餘年,郕陽已經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常駐人口,高達2200萬,和炎京人口數量持平。
尤其這幾年郕陽發展工業,虹吸效應又吸了一大批務工人員,導致本就缺水的郕陽,直接麵臨水源枯竭。
郕王又不打算遷都,必須得想辦法引水,緩解水資源枯竭的難題。
吳國水資源豐沛,郕王希望從吳國引水。
其實,周國也想從吳國引水,但是,要經過十一個大沙漠,才能流到周國,這是不可能的事。
再加上澳大利亞人口暴增,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進一步造成了水土流失。
按照專家估算,澳洲最大人口承載量是3億。
而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紅線,人口數字還在增加。
糧食倒是能果腹,但水卻遠遠不夠。
歸根結底,是澳洲高原地區海拔太低,無法形成冰川,注定了不會誕生大江大河。
所以,在景泰五十五年,周吳郕三國會談,人工製造高原,人造大河,解決周郕兩國嚴重乾旱問題。
吳王朱見滬表示反對,但反對無效。
景泰五十九年,周郕兩國啟動了人造高原計劃,周國選擇在西部高原區,將這片低矮的高原進行人工加高,郕國則選用大分水嶺。
選擇這倆地方,都是防備對方的,擔心自己人造高原,給對方供水,所以就都分開,一東一西,誰也不挨著誰。
這項決議,得到老皇帝的同意。
於景泰六十年開始動工。
朱佑枔在郕陽,宣讀更改國名的聖旨,即日起,成國正式更名為郕國,昭告天下。
郕國工業搞得很好,大明修了兩條鐵路後,郕國就開始自己修建鐵路了。
郕國的鐵路,貫穿境內幾個沙漠,沿著大分水嶺修建一圈,連接沿海地區和國都。
前幾年,郕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半島上。
隨著和宋國交惡,重心逐漸向東麵沿海地區轉移,以前沒有鐵路時候,郕王不肯投資建設良港,因為中間橫亙著大分水嶺,切斷了國都和城市的距離。
所以,郕王一直不肯投資建設,而是圍繞著國都來建設。
直到大明鐵路技術共享給藩國,郕國才開始建設沿海地區,將人口向沿海地區轉移,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
郕王繼藩澳大利亞,無非是跑馬占地,那些土著很容易就被擊垮的,本地土著都是野人,很快就消失了。
但克服自然環境,足足用了三十年時間。
這裡的生物沒有天敵。
蜘蛛都能長人手那麼大,遍地是毒物。
像第一個登陸澳大利亞的士兵,就被毒蜘蛛咬了一口,命喪黃泉。
登陸此地後,時刻麵臨鱷魚、毒物的侵襲。
那些海灘,明人登陸之前,都是鱷魚的棲息地,那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幾千萬條鱷魚,都是劇毒型的灣鱷。
把所有海灘清理出來,就用了三十年時間!
還有岸上,那些在全世界消失了的毒物,有毒的花朵、有毒的昆蟲、魚類、動物,遍地都是。
前三十年,周吳郕宋鄭五國,都在和土著毒物做鬥爭。
大明發現前的澳大利亞,就是一塊生地。
五王用了整整三十年,將一樣樣毒物請出了大陸,將那些泛濫的物種,全都殺掉,才讓這塊生地開始變得宜居。
像紅頭鼠蛛、悉尼漏鬥網蜘蛛、澳洲赤背蜘蛛、傑克跳蟻、掘穴須蟻、伊魯坎吉水母、澳洲箱水母、地紋芋螺、藍環章魚、毒鮋、短尾魟、鴨嘴獸、內陸太攀蛇、海岸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虎蛇、南棘蛇、鉤鼻海蛇、棕伊奧蛇、紫晶蟒、灣鱷、澳洲野犬、海蟾蜍、紅大袋鼠、露齒鯊、牛鯊、大白鯊、眼斑巨蜥、袋獾、鶴鴕等等,全世界的毒物,仿佛都聚集在這裡。
稍有不慎,一個人就沒了。
和有毒生物做鬥爭的三十年,五國一共死了172萬人!
是這172萬人的付出,才讓這塊大陸變得宜居。
為了開墾耕地,明人毀掉了幾萬畝的熱帶雨林,而死在熱帶雨林裡的人,高達30萬人。
因為雨林裡全是毒物,被咬一口就要命。
現在看這塊大陸像點樣子了,擁有了四億多人,全是先人用命換來的。
這個鬼地方,比大明蕩平印度,死的人還多。
但每天都有毒物傷人的新聞,每日都有死亡新聞。
民間見怪不怪了。
郕國的殺蟲劑,世界第一,郕國的治療外傷藥物,世界第一。
這都是用命換出來的。
從景泰五十五年之後,郕國每年都對全國城市、農村使用殺蟲劑。
並給所有居民發槍,鼓勵居民獵殺動物,朝廷針對不同動物,給予不同的獎勵。
像郕國十二三歲的孩子,個個都會用槍。
他們下課之餘,就會去狩獵。
狩獵是郕國最重要的事情,排在教育之前。
前幾年獎勵很多的,導致民間百姓不種地,反而出去狩獵,導致糧荒。
近幾年獎勵不停調低,這又無法調動百姓積極性。
民間毒物、動物、鳥類、魚類泛濫成災。
可把郕王愁壞了。
景泰五十六年,老皇帝給郕王一封密信,解了郕王的大難題。
吃!
發展美食業。
把肉做得特彆好吃,讓百姓抓起來吃掉,本國百姓吃不完,就讓世界明人都去吃!
把郕國打造成美食之國。
吸引全世界遊客來郕國旅遊,幫著郕國把這些東西吃掉!
看看後世,世界上小龍蝦泛濫,唯獨華夏沒有,還不夠吃呢,怎麼會泛濫呢。
在華夏,就沒有泛濫的物種。
有,就把他吃掉。
把東西做得好吃,什麼物種都給他吃滅絕他。
沒有任何一個物種,能逃離華夏人的胃。
可怎麼才能把東西搞得好吃呢?
科技啊!
化學是乾什麼的,研究吃啊。
郕國成立實驗室,開始研究狠活兒。
很快,民間各種美食店開業了。
然後美食就爆了!
各種毒物,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之上,什麼東西也架不住百姓往死裡吃。
從景泰五十六年之後,澳洲泛濫的毒物動物魚類,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
景泰六十年時,郕國接手了大明最汙染的企業。
往死裡往近海裡排放工業廢水。
每天近海都漂著死魚。
這還不夠,郕國還往近海撒毒藥,讓魚類成群結隊的死亡。
針對完魚類,就開始針對鳥類。
鼓勵獵殺還不夠。
生物學家研究出來鳥類吃什麼食物,郕國就在這些食物上進行投毒,大批大批鳥類死亡。
這種新聞,在全世界報道,直接引起世界科學家的暴怒,聲稱郕國正在毀滅地球。
連隔壁的吳國都看不下去了。
魚類、鳥類無害的為什麼要殺死啊,慢慢吃唄,你把事做這麼絕乾什麼啊?把我們國家的海洋也給汙染了!
但郕王罵吳王,伱也這麼做的,為什麼不敢說?
景泰六十二年,吳國和郕國對簿公堂,兩國鬨得不可開交。
郕國愣是把好好的美食之國,變成了惡魔之國,哪有這樣獵殺野生動物的呀,這完全是毀壞自然環境啊。
像大明,這些動物都是受保護的,是不允許殺害的。
隻要郕國放開讓吃,明人很快就會攻占郕國的,到時候旅遊也來了,也吃沒了。
可郕國倒好,把無辜的生物給殺死了,招來國際上的同仇敵愾。
連老皇帝都生氣了,連說郕王暴戾。
郕王冤屈啊。
確實能吃光,但郕國要發展呀,不向雨林擴張,耕地不夠呀,人口這麼多吃什麼呀?
不將近海清理乾淨,怎麼發展沿海城市?
遍地都是灣鱷,海裡有什麼毒魚誰知道?還不如直接滅絕。
像天上的鶴鴕專門攻擊人類。
不滅了他們,人怎麼生活?
問題是,這種撒毒藥的方式,郕國已經用了三十多年了,一直都在用的。
隻是外界沒有大肆報道而已。
像郕國城市內每年一次必須殺毒,被毒死的生物多少?
這次事件,就是吳國踩著郕國占據道德製高點上,人為製造熱點。
沒錯,吳國借著這次東風,吸引大批遊客來到吳國享受美食,吳國一躍成為世界美食之都。
郕王真成了劊子手,想發展旅遊門都沒有,遊客都害怕被郕王給毒殺嘍。
朱佑枔在郕國都覺得美食不香了。
在這裡,他吃到了彆的國家沒有的味道。
好吃是好吃,就是總覺得腰疼。
好像尿酸也高了。
朱佑枔在郕國盤旋幾日,郕國全部人口都是明人,土著早就沒了,一個都沒有。
街上偶爾能看見白女。
郕國喜歡白膚色的女人,所以白女在這邊很受歡迎。
純白的長相太尖銳,他們還不太喜歡,他們喜歡混血後膚色偏白的,而這種在大明也好嫁,很少嫁到這邊來。
倒是歐洲很多女人,被轉賣到這邊來。
前兩年,奧斯曼女人最多,賣到了全世界,這邊接收了很多,有錢人都納個奧斯曼女人做妾。
伴隨著這些女人,也傳來了伊教和基教。
郕王是佛教徒。
他母親談妃就信佛,他可不敢背著母親信彆的教派,像很多藩王,都是五教都信,他不一樣,他隻信佛。
這就造成了郕國遍地是寺廟。
其他教派都很少。
和他一樣的是周國,畢竟他倆是孿生兄弟。
朱祁鈺的兒子們,都是很孝順的。
畢竟傳統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人,就沒有一個不孝順的。
前兩年,郕王還下了一道聖旨,要求白女全部皈依佛門,這道聖旨剛傳達,就被內閣駁斥回來了。
郕王還因此跟內閣慪氣呢。
在郕國,土地私有,當初為了鼓勵移民,老皇帝的政策,在除大明之外的藩國,基本都是土地私有製。
近幾年人口越來越多,為了保證糧食供應,郕國將國內僅剩的幾塊雨林徹底鏟除,全部變成耕地。
全部鋪上瀝青路,做到村村必通路,城城多通路。
郕國擁有金礦、鐵礦、鋁土礦、煤礦、鉛鋅礦、鈾礦,唯獨沒有石油礦。
石油,則要從周國采購。
以前和吳國也進行過采購,隨著兩國對簿公堂,郕國徹底切斷與吳國的貿易往來,全部從周國采購。
郕陽,就建在金礦之上。
這座金礦,有老皇帝20股份。
對於石油,郕國是很渴望,這是發展重工業的最重要一環,五國皆有,唯獨郕國沒有。
郕王就想得到吳國的石油礦。
可吳國的石油礦,是在海上的,靠近都城的一個小島上,那裡部署著重兵,除非能滅了吳國,不然得不到吳國的石油礦。
滅亡周國,想都彆想。
周國戰略縱深太可怕了,沙漠看似沒用,到了戰爭時候就會發現,沙漠就是最好的屏障。
所以周國從不擔心被入侵。
問題是,石油是一個國家的工業血液,郕國沒有石油,就無法稱霸,甚至連吳國都不如。
老皇帝分封大洋洲五王時,叫這裡為周地,恰恰說明,霸主國就是周國。
但周國快被渴死了,導致這個霸主國遲遲沒顯現出來。
反而富庶的吳國,幾乎是這裡的霸主國。
朱佑枔在郕國盤旋十日後,便離開了郕國。
從郕國去吳國,是沒有陸路交通的,兩個國家鐵軌不相連接,隻能坐輪船去吳國。
吳國人口2.4億,從人口體量上來說,吳國才是大洋洲的霸主國。
即便領土麵積狹小,但都是富裕地。
吳國擁有澳大利亞最充沛的兩條河流,墨累河達令河。
吳國建都於墨爾本,叫做金陵。
起初,吳國在悉尼建都,因為悉尼有達令河水流流過,由此進入大海,又是天然良港,是有建都的資本,悉尼叫梅裡,這是吳國古都的名字。
但在景泰五十年時,遷都去了金陵。
金陵是沒有河流經過的,但吳國在此修建了一條人工河,因墨累河的水流入金陵,讓金陵變得宜居起來。
選擇遷都過來,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這裡的對岸是塔斯馬尼亞島,是吳國的領土。
巴斯海峽左右兩側,都有一座大島,可以充當首都的兩翼,拱衛首都。
朱見滬在兩座大島上,囤重兵,拱衛金陵,來自海洋上的敵人,就無法進入金陵。
陸地上的敵人更不可能了,金陵和郕陽的直線距離幾千公裡,除非會飛,不然是打不過來的。
金陵和郕陽一樣,都是極為安全的首都。
遷都過來,也是因為和郕國交惡,擔心郕國突襲王都。
吳國擁有整塊大陸上最富饒的地盤。
擁有兩個大平原,中部平原;墨累河達令河,兩河平原,經過吳國引兩河水灌溉整座平原,使得這塊平原成為吳國的重要產糧地。
漢人比任何人都會利用水源。
吳國就將很短的兩條河,變成了內流河,在吳國的治理下,變成了兩條很長的河流,入海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整片平原變成了富饒的良田。
近兩年,吳國還成了美食之國。
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
為了給遊客留下好印象,吳王朱見滬下旨,不許在遊客麵前獵殺野生動物,還對野生動物進行立法保護。
其實,吳國的野生生物正在極速消失。
這些東西不消失,吳國就不會宜居。
比如說,遊客正玩著呢,忽然冒出一條劇毒的蛇,遊客死了,還會有人來了嘛?
至於讓人區分有毒沒毒?
神經病吧?
沒等區分完,人都被咬死了。
在吳國,就是無差彆獵殺。
但他們不會擺在明麵上,更不會用劇毒,一片片毒殺,然後還公之於眾,這不有病嘛!
沒錯,說的就是郕王朱見渝。
吳國還要保持自己的光輝形象,接待遊客呢。
從景泰六十年開始,吳國都會接待數以千萬的遊客,像梅裡、金陵,都是遊客旅遊的城市。
為了讓遊客們近距離感受熱帶雨林,景泰六十二年,吳國在大分水嶺裡建造了堪培拉這座城市,取名為建鄴。
遊客來了,總得有東西玩吧。
澳大利亞是一片新地,沒有曆史的。
吳王一琢磨,就想到了搞一座毒物博物館,將所有有毒的東西,製作成標本,放進去,賣票。
果然,毒物博物館直接就火了。
據說國內都知道了這座毒物博物館,郕國也想建,結果壓根就沒遊客去,據說郕王氣得跳腳呢。
吳王又一琢磨,再辦野生動物博物館。
把野生動物也製作成標本,讓遊客們近距離接觸。
本想弄些活的,但太危險了,萬一死幾個遊客,吳國可不想大好前途葬送了。
然後開放狩獵場,狩獵完就吃,就吃新鮮的。
國內吃不到的東西,吳國都有。
還是敞開了吃,隨便吃。
一係列操作,讓吳國旅遊,變得更熱。
景泰六十三年,吳國共接待了2300萬遊客,創下了國外旅遊之最。
這年頭,國外旅遊業並不發達,因為國內太大了,什麼都有,反而國外什麼都沒有,國內百姓不太願意出國遊。
能夠吸引這麼多明人來旅遊,足以說明吳國有兩把刷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