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上京城中便有傳言,說楚家不尊皇族,不尊太祖,竟然賣了太祖親賜的“良臣虎將”匾。
一夜的功夫,這個流言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不用猜,也知道這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
從楚大小姐與四皇子婚禮當日起,這上京城中熱議的話題,便一直跟楚家有關。
前有楚大小姐與四皇子退親,然後又有楚大小姐在武寧伯夫人壽宴上,當眾哭窮。
京中百姓還聽說,楚大小姐居然將武寧伯夫人的親侄子給閹了。
如今,這楚家賣了太祖禦賜的墨寶,大家自然以為這又是楚大小姐乾的。
“楚家再窮,也不敢賣了‘良臣虎將’匾呀,這不是缺心眼嗎?”
“一定是楚家那位大小姐乾的,聽說他家大小姐,就是個缺心眼。不缺心眼,怎會好好的四皇子妃不當,硬生生的主動退親了?”
“這楚大小姐,還真是敗家,定然是因為吃不起肉,偷了家裡的寶物出去賣。”
……
上京城中,罵聲一片。
劉禦史上折,斥責離陽侯府藐視皇權,私賣禦賜之物。
皇帝最初根本不相信這傳聞,找了楚燁來問。
楚燁說那“良臣虎將”匾正在楚家祠堂,好好的掛著呢。
皇帝一想,這特麼的就是個流言,你這禦史雖有風聞言事之權,也不能拿這種事跑朝廷上來瞎咧咧呀?
皇帝將劉禦史罵了一頓,沒有再追究此事。
孫宏偉知道皇帝就這樣輕輕的放過了楚家後,非常的不甘心。
當天便有人在祥雲當親眼看見了書寫有“良臣虎將”四個字的卷軸,掛在了收當的高台之後。
上京城中,自有識貨的人認了出來:“這就是楚家那塊匾,隻不過被拆下來了,做成了卷軸。”
這消息被迅速的傳播開來。
喜歡看熱鬨的百姓們紛紛湧入了祥雲當。
被皇帝斥責的劉禦史約了三五同僚一起來祥雲當甄彆。
“真跡,絕對是太祖真跡!”
“明日朝上,還請諸位大人為我作證,彆叫楚燁那廝又狡辯推脫了過去。”
被這位禦史請來的其他大人,麵露難色,卻也不得不同意。
畢竟事實就在眼前,他們就算不作證,還有這麼多百姓看見,楚家這次怕是要被問罪了。
陸鼎峰就夾雜在看熱鬨的百姓中。
當他去到街對麵將祥雲當裡的情形彙報給楚天驕後說:“現在去搶回來還來得及。”
楚天驕搖頭:“不用,去搶回來就更說不清楚了。讓他們搞大,咱們還要再給他們添一把柴。”
第二天,恰好是休沐日。
有人看見楚燁在偷偷的買糧草。
據糧商透露,這些糧草,將直接運往邊城。
“咱們可能冤枉楚家了,楚家並沒有賣了太祖墨寶,隻是將它當了。”
“聽說,是離陽侯打算反攻西戎,朝廷不給糧草,離陽侯不願錯過戰機,楚家隻得自籌糧草。
“十萬大軍的糧草,楚家本來就窮,除了典當,還能怎麼辦?”
“西戎人年年犯我邊境,好不容易離陽侯打了勝仗,可以狠揍西戎人一頓。朝廷那些軟腳蝦,居然想議和?”
“是呀,是呀,大軍在前線,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離陽侯這是打算自籌糧草狠揍西戎人了嗎?”
“支持離陽侯,支持楚家!”
……
一時之間,上京城中百姓的言論轉了個彎,被帶到了前線戰事上,紛紛開始討論,該不該與西戎議和。
連年的戰事,讓離國的百姓,都不相信議和能有什麼用。
離國與西戎議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