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夫人本姓淩。
她娘家五年前一夜間被滅門。
唯一留下的,便是這在上京城的侄子,淩寒冰。
梁老夫人開始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道救梁家於水火的聖旨了。
雖然侄子跟自己不親,但好歹是親戚。
侄子與自己的兩個兒子,可是嫡親的表兄弟。
侄子親自去的南寧查驗,避重就輕,替他們瞞下了叛國罪。
這一方麵是看在親情的份上,另一方麵,也許是不願受牽連。
至於聖旨裡說是梁家兄弟自願獻上百萬家產,這點梁老夫人也相信。
二兒子是知道家裡有曆代積攢下的百萬積蓄的。
用這筆錢來買一家人的命,這種事,二兒子乾得出來。
梁老夫人很是心疼,那可是百萬兩啊,梁家幾代人積攢下的財富,送給朝廷,誰能不心疼?
可梁老夫人還是覺得兒子的這個決定正確。
銀子沒了還能再賺,聖旨裡並沒提抄家,那梁家現在的鋪子,地,房產,還有賬上的那些錢,都能留下了。
這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這可比起舉家逃亡到東夷,結果不要好太多?
更何況,接頭的人至今不來,一家人未必逃得掉。
這用銀子抵罪的主意,很可能是侄子淩寒冰給二兒子梁興出的。
聽說皇帝準備跟東夷打仗了,正缺軍費。
此時梁家如果能交出一百萬兩銀子充當軍費,皇帝確實可能輕判梁家。
聖旨上都說了,因梁家兄弟,願意向國庫奉上百萬家產,故輕判。
皇帝隻將自己的兒子奪去了官職,貶為賤民,流放千裡。
這處罰,比丟命可輕多了。
梁老夫人一個人腦補,想通了所有。
她徹底的相信了這份聖旨的真實性,也為自己家族逃過一劫,鬆了一口氣。
這時,那位自稱叫“劉全”的小公公催促道:
“梁老夫人,這一百萬兩銀子,是我們抄家自己搜,還是你們自己交出來?
淩都統與咱家好歹也是有數麵之緣。
看在淩都統的麵子上,我等也不願驚嚇到家中女眷。
最好是你們自己交出來。
我帶來了戶部的點算官,隻要收繳夠了價值百萬的金銀財物,我們便會離開。
咱家還急著回上京交差呢,梁夫人,快點吧!”
梁老夫人想到自家剛剛從地下啟出來的黃金,咬了咬牙,對庶出的三老爺道:“老三,將金子抬出來吧。”
梁三老爺看著自己的嫡母,有些不情願。
梁老夫人吼道:“你覺得錢重要,還是一家子的命重要?”
梁三老爺這才退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梁三老爺帶著人搬出來了三口箱子。
看搬箱子的人那費力的樣子,便知道這箱子很重。
當著眾人的麵,梁夫人打開了箱子,對“劉全”公公說:
“劉公公,請派人清點數目吧。”
一位穿著六品官服的戶部老吏上前,開始清點數目。
因為箱子裡大部分都是黃金,少部分是珍貴玉器古玩字畫,所以清點起來,很快。
“咳咳,黃金七萬兩,折合白銀七十萬兩。
這些玉器古玩字畫,折價約二十萬兩,還差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