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驕派人先將崔尚寫給豫州州牧的信送往了滎陽。
天亮後,楚天驕的人押著張興,出了信陽王府。
崔平之帶著崔家的家丁,還聯絡了城裡幸存的幾家大戶,一起到了信陽王府前彙合。
有張興在手,叛軍大部分放下了屠刀。
即使有個彆反抗的,有楚天驕的親衛出手,也迅速解決了。
信陽城被楚天驕控製。
楚天驕讓人將城裡的百姓召集了起來,由崔老爺子親自出麵,向滿城的百姓,力數張興的罪過,說明了朝廷兵臨城下,此時除了做順民,信陽百姓沒有彆的出路。
張興在信陽城,隻殺大戶,不殺百姓。
其實百姓對張興並不恨。
張興打劫的大戶糧食,還會分給百姓。
百姓中有人給他求情。
崔尚道,這張興的罪過,就交給朝廷去論處。
百姓們其實也不想反,他們隻想活。
有百姓問:“若是朝廷接管了信陽,還會給我們賑災糧嗎?”
崔尚看了一眼楚天驕,楚天驕點頭,崔尚保證:“朝廷一定會賑災的,若是朝廷不賑災,隻要我崔家還有一口飯吃,就一定會保信陽百姓不被餓死。”
崔尚在信陽城的聲望很高,信陽百姓有了他這句話,紛紛願意歸降朝廷。
楚天驕這才讓人將崔尚的信,送出城給了馮之夏。
馮之夏昨晚收到一封密函,密函是用箭射在他營帳門前地上的。
密函上的內容,叮囑他不可輕舉妄動,說朝廷派了人正盯緊了他。
馮之夏認得那筆跡,是四皇子陸兆淩的親筆信。
馮之夏大為震驚。
自從四皇子陸兆淩變成廢人,從此失去了奪嫡的希望後,馮之夏就再沒有跟陸兆淩主動聯係過了。
看到這封信,馮之夏心裡略微的升起一絲慚愧。
沒想到四皇子還惦記著自己。
不過,這絲慚愧一閃而過,他投靠陸兆淩,要的不過是從龍之功。
如今這四皇子與大位無緣了,他棄了陸兆淩,並沒什麼心理負擔。
再說,從一開始,提攜他的人,就是葉林軒。
葉林軒如今要扶持八皇子,馮之夏自然歸屬了八皇子名下。
信中的內容,倒是讓馮之夏頗為重視,他相信四皇子既然專程給自己送信,那信中的內容一定可信。
他原打算進了信陽後,將城中滿城的亂民殺儘,那可是兩三萬顆人頭,這份軍功,他要定了。
這些年,他在軍中雖然升職速度不慢,但是畢竟沒有實打實的軍功支撐,想要更進一步,委實有些難。
這送上門來的軍功,不要白不要。
這信陽城已經被義軍占領,信陽城的百姓,本來就不再是朝廷治下順民,殺了就殺了。
可如果真的有朝廷的人正盯著自己,那就要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若是被抓住了殺良冒功的把柄,那可就前功儘棄了。
馮之夏開始審查自己身邊的副將、參謀,看這些人裡,有沒有朝廷的眼線。
經過一番審查甄彆後,馮之夏發現一名姓李的副將,非常可疑。
這人是李家人,效忠的是李伯昌,莫非,是李伯昌在盯著自己?
馮之夏雖然隸屬東線,歸李伯昌節製,但是他並非李伯昌的嫡係。
李伯昌會在他身邊安插自己的人,也屬正常。
馮之夏決定讓這位李副將明日去攻城,死在信陽城下。
他是三品的歸德將軍,若是再升一級,就可以成二品大員。
李伯昌是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