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修遠坦坦蕩蕩的向楚天驕行禮,一邊招呼楚天驕上座,一邊將腳上沾滿了泥的官靴脫下,讓隨從給自己拿雙鞋來換。
楚天驕笑著觀察徐修遠。
徐修遠隻比楚天驕小幾個月,原本是一唇紅齒白,清秀雋永的文弱少年書生,沒想到才到甘州任職兩月,不僅曬黑了,身上的書生氣,也少了許多。
“楚大人見諒,待下官換雙鞋。這鞋若是在這堂中走來走去,待會兒又要費勁衝洗了。”
“你隨意,看你這樣子,是下田去了?”
“多蒙楚大人安排得當,暴雨前幾天,正值農作物成熟,百姓們及時搶收,又有關中災民幫忙,儘然趕在了暴雨前,全部搶收完畢。
如今,天水大部分地方,都種上了晚稻和玉米,雖然上半年因氣候原因,有所減產,但能多收一季作物,或可彌補不足。
下官也是門外漢,去到田裡,不過是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們取經,準備在天水實行精耕細作,增加產量。”
楚天驕很是欣慰,像徐修遠這樣的少年人,尚有一身熱血,又出生徐家這種詩禮簪纓世家,不缺少悲天憫人的仁善之心,隻要好好引導,倒是一名好官。
“做得不錯。城外那些災民哪裡去了?”
“一大部分被遷徙到甘州各地,參與勞作。
還有一部分人,故土難離,下雨後,已經返回關中了。”
“他們就這麼走的?一路上吃什麼?”
“請楚大人恕罪,下官自作主張,對願意返回原籍的關中災民,發放了一個月的賑濟糧,讓他們在路上不至於餓死。”
“你做得對!芸兒怎麼回隴城了?”
聽到楚天驕提起楚芸兒,徐修遠的臉,莫名的紅了,支吾道:
“楚二小姐收到隴城傳訊,也未跟下官辭行,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楚天驕聽後一愣,想著楚芸兒風風火火的性子,也不知道隴城到底出了什麼事,她那麼著急。
“修遠,你做的很不錯,天水交給你,我很放心。”
得到楚天驕的表揚,徐修遠眼睛亮亮的,有些興奮的抬頭喊道:“楚姐姐,你真覺得我乾得還行?”
這是徐修遠到甘州後,第一次喊楚天驕“楚姐姐”,楚天驕看著這個有點彆扭的小少年,嗬嗬直笑,起身道:
“當然行了,咱修遠弟弟,可是探花郎。隻要有一顆愛民如子的心,就一定能做好的。
我這就告辭了,還要趁著天黑前,趕回隴城呢。”
楚天驕趕回隴城時,天還未黑。
此時是夏季,甘州的夜,來得遲,城門會晚關一個時辰。
楚天驕進了城,看到街上還有不少的人,令親衛們下馬,避免踩踏到百姓。
又有不少的百姓認出了楚天驕。
其中有許多人是關中口音。
街上烏壓壓跪倒了一片。
“多謝楚大人活命之恩。”有操著關中口音的百姓跪著磕頭。
“楚大人,這是我自家種的涼瓜,你拿一個回去吃。”有本地的百姓抱著大涼瓜,塞到了楚天驕的懷裡。
“楚大人,多虧了您,讓咱搶收,咱家的糧食都收到穀場裡了,沒被雨淋。”
“楚大人,您餓了吧?我這糖餅烙得可香了,您吃一個。”
……
一路上,楚天驕身邊都圍滿了隴城和關中的百姓。
楚天驕一直保持著笑容。
在得知不少的人,都是農閒了進城來做小生意時,楚天驕才知道楚清言在隴城開設了夜市,解除了宵禁。
隴城街市的熱鬨程度,完全看不出來是在大災之後,反而大部分的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楚天驕心想:“這才是我心目中離國該有的樣子,可惜,隻有我隴城一地。若是能讓離國百姓,都臉上露出這樣的笑容,那就此生無憾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