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名孔宣,乃是文聖之後。
孔宣與楚天驕原本的大嫂江華是表兄妹。
因小孔夫子的指認,才發現了後來在離陽王府的“江月華”,其實是江家庶女江月影假扮的。
真正的江月華,在楚天驕的大哥離世後,就已經被東夷奸細擄走,多半是被殺害了。
雖然江月華不在了,但小孔夫子與楚家,也算得上親戚。
以前是他心高氣傲,不願攀附離陽侯府,不肯戳破這層親戚關係。
但私底下,對楚天驕還是特彆的關注。
自從楚老夫人知道這門親戚關係後,就常常派人去太學,替小孔夫子換洗衣被,送些湯食。
小孔夫子也不好拂了老人家的好意,自此後也與楚家走動了起來。
這一次楚天驕要兼任四州刺史,最缺的就是人手。
楚老夫人立即就想到了小孔夫子。
小孔夫子聽完事情的因由後,很不齒皇帝的做法,又擔心楚天驕真的去盤剝百姓,故而欣然接受了楚老夫人的提議,答應到西北來幫楚天驕。
不僅如此,他還帶來了十名太學生,這些人,都是準備將來科考出仕的,能到西北來實習政務,這是難得的機會。
楚天驕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幫手,頓時底氣足了。
這些太學生,一一向楚天驕行禮。
楚天驕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了各種情緒,有景仰的,有好奇的,有敬畏的,有疑惑的……
她思忖後,決定將這些人派到各州刺史府,開始丈量土地,重新登記各州戶籍人口和土地數目。
楚天驕叫了州牧府的糧曹和春官秋官來,讓他們將這十名太學學子帶走,先交他們一些去到地方的實物。
待到可用時,再與其他人一同去往其他四州。
無論是收稅還是稅製改革,都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楚天驕還準備調派甘州大營的五千識字的士兵,去到地方,協助人口和土地登記工作。
“趁新稅製尚未公布時,重新登記人口土地,是為了避免新稅製公布後,那些世家大族,隱匿瞞報田畝數。”
楚天驕向小孔夫子解釋道。
小孔夫子在看了楚天驕與杜寧州商議的稅製改革初步方略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廢除丁稅,單留田稅,實施均田製,按田畝收稅,這確實可以增加稅收。
以後田稅隻收糧食,不收銀錢,也可以增加糧食的收入。
但是丁稅廢除後,會不會造成人口暴漲,田地不夠分?”
楚天驕搖頭:“自太祖建國以來,離國的人口,確實在前幾十年,快速增長過。
但近幾十年,人口大幅度減少。
一是因為天災人禍,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丁稅限製了人口的生育。
近年來,天災不斷,大戰頻發,離國隻會嫌人口少,不會嫌人口多。
至於土地,總會有的。
不夠分了,我楚家就去開疆拓土。”
小孔夫子頷首,又問道:
“你將五稅一,改成十五稅一,這樣每畝收成,每十五份,隻取其一,是不是太低了?
即使增加了收稅的對象,會不會也難以彌補降低稅率的不足?”
楚天驕道:“所以我最終的稅率,要等田畝統計結果出來後再定。
理想的狀況,是爭取能恢複到太宗年代的十五稅一。
我相信,若是把世家大族隱在功田和祿田中的田畝,登記入冊,同等征稅,那數字,一定是驚人的。
這個數字,至今可能戶部都沒數。
若是有不足,我希望能通過商稅彌補,而不是田稅。”
小孔夫子思忖後建議:“還是先降到十稅一吧,等到以後需要的時候,再逐步降低。
降稅政令容易發布,加稅,卻容易滋生不滿。
既然是施恩,你不用一次到位。”
楚天驕頷首,決定采納小孔夫子的建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