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萬士兵,你帶走吧,增援玉門關。
我查看完姑臧關的布防後,會趕去陽關駐守。”
楚瑉宇來不及休息,帶著姑臧關的三萬人,連夜趕往玉門關。
這三萬人,有兩萬是甘州大營的士兵,還有一萬,是在關中災民中征召的新兵,一開始就放在了塔子窩訓練。
說起來,這三萬人都未正式打過仗,也算新兵,但好歹訓練了一段時間了,比楚天驕剛剛帶來的五萬豫州兵強上太多。
用五萬豫州新兵守姑臧關,是楚天驕能想到的彌補戰力不足的最好辦法。
畢竟,姑臧關有烏鞘嶺為屏障,相比起玉門關和陽關,更容易守得多。
鄧勇和陳連到了甘州後,被楚天驕安排人帶去了塔子窩,如今也在姑臧關內。
楚天驕將他倆留了下來。
畢竟這兩人,曾經是豫州起義軍的首領,有一定的領導力,正好讓這兩人,跟這些豫州新兵在一起建功立業。
楚天驕很看好這兩人,希望他們能迅速的成長為能獨當一麵的將才。
陳連和鄧勇也很樂意,他二人如今雖然隻是小小的什長,但剛經曆了楚瑉宇的首戰告捷後,正熱血沸騰的給那些新來的老鄉們講楚瑉宇大戰巴特爾的神勇。
甘州大營的副將肖奇被任命為了姑臧關的守將。
安排好這些豫州新兵後,楚天驕對肖奇說:“肖將軍,我明日就要趕往陽關,麻煩你駐守姑臧關。
姑臧關的戰略是隻守不攻,肖將軍千萬不要冒然出關應戰。”
肖奇笑著拱手應允:“大將軍,您放心,老肖我一定能守住姑臧關。
若隻守不攻,姑臧關其實用不了五萬人,給我兩萬人足矣。”
楚天驕搖頭:“都是新兵,毫無作戰經驗,兩個頂不了一個,留五萬已經有些危險了。”
肖奇這才沒有讓楚天驕多帶些人走。
李匡一直在旁邊偷偷的看楚天驕。
短短一年的軍營生涯,李匡又長高了不少,身材也變得魁梧了起來,已經脫去了少年人的模樣。
楚家人能毫無芥蒂的接受他一直待在楚家軍中,李匡心裡十分感激。
所以他無論訓練,還是做事,都力求全力以赴,希望自己能真正的融入楚家軍中。
他幾乎沒有多少的時間與楚天驕相遇。
雖然見不到楚天驕的時候,他還是會偷偷的思念,他卻深知,楚天驕根本就沒有談情說愛的心思,他唯有將自己逼成跟楚天驕一樣,才配得上她。
楚天驕看見李匡,唇角勾了勾,露出了微笑。
“三師兄,重甲營是你幫著我訓練的,你可願隨我去陽關會一會阿史那陀缽?”
李匡那張棱角分明的臉,柔和得如春風拂麵,他肯定的點頭,用大戰後變得有些暗啞的嗓音說道:
“謹遵大將軍令!”
楚天驕隻在姑臧關停歇了一晚,第二日就帶著六千精銳,奔赴陽關。
這六千精銳,便是她初來甘州時,帶的一千老兵,和多招的五千私兵。
當時朝廷隻給了西北征兵兩萬的名額,楚天驕卻趕到了武勝縣封地,在楚瑉宇的幫助下,多招了五千人。
甘州大營兩萬士兵,實際上一直都是兩萬五千人。
從這兩萬五千人中,楚天驕選拔出了五千人。
經曆了近一年時間的訓練,加上原本的一千重甲騎,終於有了三千重甲騎兵和三千輔兵,合計六千人。
也幸好有這六千精銳,楚天驕才有依仗,能在離陽侯帶著十萬楚家軍趕來增援前,守住陽關。
楚天驕和楚炎,都往朝廷發了緊急軍報,要求增援。
離陽侯與皇帝本已經說好,帶走西山大營的十萬楚家軍,增援西北。
就在離陽侯點齊人馬,準備開拔時,一紙東線急報,送入了上京。
東夷向離國宣戰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