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遵照阿史那陀缽的軍令,他還是帶著剩下的七萬多人,趕到了陽關集合,但他卻極力主張退兵。
“可汗,咱們此次南征,本來是與東夷和南楚約好了一起進攻的。
結果東夷人一直在膠州城外,按兵不動。南楚倒是撿了便宜,趁著離國的兵力都在東西兩線,無力應付他們,勢如破竹,連下幾城。
可汗,咱們三十萬大軍加上十萬奴隸軍,一共四十萬人,如今已經折損了一半了,卻寸功未立,這仗,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
即使是打,咱們也不過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
右賢王年長,曾經也是戰功赫赫,在西戎軍中的威信很高。
他的話,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阿史那陀缽也不是意氣用事之輩,雖然打了這麼久,損兵折將,至今卻沒能攻下一關,他確實有些咽不下這口氣。
但他也不得不開始考慮退兵了。
再攻城的意義不大。一方麵是陽關明顯已經有了增援,另一方麵,攻城戰己方的傷亡實在太大了。
前幾日連續的攻城戰,死傷了三萬多士兵,依然沒有拿下陽關。
最嚇人的是,因為鄭北從城樓上澆金汁,那些傷兵,這幾日開始發高熱,已經死了不少的人了。
阿史那陀缽很擔心在軍營中引發疫病,到時才是真的完了。
右賢王布紮托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他最窩火的事,便是此次三國聯合出兵,結果壓力全在西北。
離國的主力在西北,楚家軍在西北,他損失慘重,卻沒有撈到半點好處。
這時,二王子布英站出來表示反對:
“父汗,咱們趁興而來,敗興而歸,這對您天可汗的威嚴,怕是有礙。琇書網
就算要撤退,咱們也該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再撤,至少不能讓那些追隨我們的部族,起了輕視之心。”
布英也說中了阿史那陀缽的顧慮,他禦駕親征一場,若是寸功未立,就此撤兵,確實顏麵上過不去,也有可能動搖他的統治地位。
右賢王布紮托道:“二王子這是多慮了,眾所周知,此戰之所以陷入當前的困局,都是因為紮哈爾的無能造成的。
十萬大軍,攻打一座殘破的玉門關,他不僅沒有攻下來,居然還被人給全殲了。
哪怕他保存實力,撤回陽關與可汗彙合,局勢也會完全的不同。
要墜威名,也墜不到可汗身上。”
布紮托老謀深算,他如此一說,既給了阿史那陀缽台階下,又等於踩了左賢王紮哈爾一腳。
等到阿史那陀缽回到巴彥浩特,紮哈爾這左賢王,肯定是當不下去的了。
阿史那陀缽自然明白布紮托這老狐狸的意思,目光閃了閃,沒有接話。
這時,又有不少的部族首領提出天氣的問題。
“可汗,往年陽關十一月就開始下雪了。一旦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將士們的傷亡會急劇增多。
而且,雪地裡打仗,咱們也討不了好。我們紮營在野外,取暖困難,補給運輸也困難。
臣建議暫時撤回沙洲城,待到來年春季,再從國內多征調三十萬大軍,合計五十萬大軍,再次南下。”
布紮托也附和道:“可汗,臣也覺得這辦法好。咱們撤到沙洲城,同樣可以威懾陽關和玉門關。補給和取暖,卻要方便許多。
更重要的是,咱們不用一直衝在最前麵,也該將壓力,轉移給東夷和南楚了,不能一直是我們在前麵衝,他們坐享其成。”
阿史那陀缽這下真的被說動了。
他沉吟許久後,臉上表情諱莫如深的問道:
“你們猜,若是楚天驕知道咱們要撤退了,會作何反應?
她會不會趁著咱們撤退,來追擊咱們?”
王帳內眾人半響才反應過來阿史那陀缽為何有此一問。
阿史那陀缽這是準備假裝撤退,誘惑楚天驕出城追擊,然後調轉伏擊楚天驕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