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娘親哭哭啼啼沒完,鄧宛瑜實在沒了法子,隻能偷偷踹了弟弟一腳,示意他說幾句勸解的話。可誰知,鄧潤澤剛一開口,就觸及到了二老的逆鱗:
“爹,娘,有件事我不明白,為什麼非要讓我去參軍啊?我不參軍也不參加科舉,那不就得了?”
“不行!”
“不行!”
夫妻二人異口同聲地說著,隨即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可鄧潤澤像是沒聽見沒看見一樣,自顧自地說道:
“要我說,我去參軍也沒什麼不好。左右我在讀書上也沒什麼天賦,還不如去戰場上闖一闖,興許能混出些名堂。”
“再說了,咱家又不是沒有讀書人,我姐不就憑自己的本事考了個進士嗎?讀書有她就夠了,我可以做點彆的。”
鄧宛瑜覺得,弟弟口中說的有道理。可她沒想到的是,爹娘對於鄧潤澤不想讀書想去參軍的想法排斥得很。
在他們看來,參軍是為了參加科考的無奈之舉。就算冒著生命的風險,他們也不願讓兒子失去科考的機會。
“潤澤,你又在說什麼胡話?你姐姐是個女子,將來是要嫁到彆人家的。你參加科舉,不單單是為了你自己,更是為了咱們整個鄧家。”
聽到這話,鄧宛瑜感覺心裡一陣憋悶。她站起身,徑直走了出去。可向來關心她的爹娘,此刻卻像是沒看見一樣,依舊在關心弟弟的事。
幾日之後,鄧潤澤還是加入了參軍的隊伍。出人意料的是,鄧宛瑜也跟著去了赫州。據說,她連夜寫了一封奏折,奏折裡表達了自己對兩國戰事的擔憂,以及想為萬華國出一份力的渴望。
皇上近幾日本就在為征兵的事生氣,鄧宛瑜的奏折猶如一陣甘霖,將皇上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據說,皇上看到這封奏折的時候,連連道了三聲好。第二天上朝時,又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奏折拿了出來,好好讀了一番。
這一切,都是鄧宛瑜暗中進行的,鄧大人對此全然不知。等他從皇上的口中得知消息時,已經沒有了後悔的餘地。
他隻能硬著頭皮,接下了來自皇上以及同僚的誇獎,眼睜睜看著女兒從正九品升到了正八品,被派往赫州協助關家軍作戰。
回到家,鄧大人再也克製不住心中的怒火,衝著鄧宛瑜吼道:
“你是不是瘋了?彆人躲都躲不及,你還上趕著往赫州湊?你要是出了什麼意外,我跟你娘該怎麼活?”
鄧宛瑜絲毫沒有被父親的話震懾住,反倒露出了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
“潤澤不是參軍了嗎?我去了赫州,正好能多照顧他一點,您和我娘應該安心才是。”
聽了這話,鄧大人依舊不停地指責著女兒的擅作主張。可鄧宛瑜卻清楚的看到,當她說起可以照顧潤澤的時候,父親眼中一閃而過的光芒。
這女兒就算再好,終究比不上兒子。
她瞬間想起了母親和彆人聊天時說過的話,那時候的她,還自欺欺人地覺得,娘這是在開玩笑。可此時此刻,她終於明白了,娘說的是真心話。
女兒和兒子,終究是不一樣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