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克對於今年也有自信。
甚至認為自己即便是沒有投入那麼多也能突破。
也有原因。
他在200米裡麵,的確是學到了太多。
體會不少。
首先就是彎道。
彎道?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彎道200裡對於你直道有啥影響啊?
你這會是不是在扯淡?
其實並不是。
你隻是乍一看覺得好像這話沒錯。
可隻有你真正跑了。
隻有你真正在200米方麵勇猛精進,有所建樹。
你才能真正明白布雷克在這裡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裡牽涉到了一個點,叫做彎道力學與直道效率的動力學轉換。
或許布雷克自己做的時候,自己體會和感覺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個原理。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從中有所感悟。
不知道原理的名字不代表你不能感受這個原理的效果。
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
200米彎道跑中,運動員需通過身體向彎道內側傾斜。
產生向心力。
身體向彎道內側傾斜後,下肢受力發生顯著變化。
在垂直方向上,地麵支持力&ng平衡,這使得下肢不僅要承受身體的垂直重力,還要承受因傾斜產生的水平方向的分力。
人體本身為了應對這一複雜的受力情況,下肢各關節需要調整自身的力學狀態,其中髖關節作為連接軀乾與下肢的關鍵樞紐,受到的影響最為直接和顯著。
那麼重點來了,就是髖關節。
髖關節特點不用細說了,大體就是是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的球窩關節,具有較大的活動範圍,能夠在多個平麵內進行運動,包括屈伸、外展內收、旋轉等。
要注意的是,髖臼對股骨頭的包裹較為緊密,周圍有強大的韌帶和肌肉附著,如髂股韌帶、坐股韌帶、恥股韌帶以及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等。
這是重點之一。
這些結構共同維持著髖關節的穩定性,同時也為其在不同運動狀態下的活動提供了力學保障。
了解了這些,力學保障就是下一步。
都知道在擺動階段,髖關節的屈伸和外展內收運動帶動大腿向前擺動,為下一步的著地做好準備。
在支撐階段,髖關節需要承受身體的重量和地麵的反作用力,並通過肌肉的收縮產生向後下方的蹬地力,推動身體前進。
那彎道上布雷克到底領悟到了什麼呢?
就是——彎道向心傾斜對髖關節活動度增益!
在彎道跑身體向心傾斜的狀態下,髖外展肌群發揮著關鍵作用。
為了維持身體的動態平衡,防止身體因向心傾斜而向內側傾倒,髖外展肌群需要持續收縮,產生一個向外的力矩來對抗身體傾斜產生的向內的力矩。
以臀中肌為例,其起點位於髂骨翼外麵,止點位於股骨大轉子。
當身體向彎道內側傾斜時,臀中肌收縮,使大腿有向外展的趨勢,從而維持身體的平衡。
這種持續的收縮刺激使得髖外展肌群的力量和耐力得到增強!
同時也促使髖關節在矢狀麵和冠狀麵內的活動範圍增加!
這句絕對不是布雷克自己在開玩笑。
也不是瞎感覺。
是確有其事。
因為在未來,會有論文詳細描述這個方麵,不說彆的,隻說一個具體數據就可以窺見一二——
研究表明,高水平200米選手的髖外展角速度比100米選手高512%!
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了彎道跑對髖關節活動度的影響。
這是因為,100米跑全程在直道進行,運動員無需身體向心傾斜來產生向心力,髖關節的運動主要集中在矢狀麵內的屈伸運動。
而200米跑包含了彎道部分,運動員在彎道跑時身體向心傾斜,使得髖關節不僅要完成屈伸運動,還要進行外展內收和旋轉等多維度運動。
這種運動模式的差異導致了200米選手的髖關節在長期訓練和比賽中得到了更全麵的鍛煉,從而使其髖外展角速度明顯高於100米選手。
而且。
這個體現。
是隨著你的成績提高。
越發的具備正向性。
簡單點就是說你的這個成績越好,跑出了成績越強,你在這個方麵獲得的遷移和收益性也就越大!
這是因為200米跑的彎道部分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向心力控製能力和身體平衡能力,這就使得髖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關節需要適應更加複雜的運動模式。
身體向心傾斜產生向心力的過程中,髖外展肌群需要持續發力維持平衡,這促使髖關節在冠狀麵內的活動更加頻繁和劇烈。
相比之下,100米跑主要強調直線加速能力,髖關節在矢狀麵內的運動更為突出,對冠狀麵內的外展運動需求相對較少。
布雷克在去年全力訓練200米後,就漸漸發現——
身體反複處於向心傾斜的狀態,髖關節會不斷受到特殊的力學刺激和自動的神經調節。
強度越大。
這方麵的感覺越強。
布雷克經過長時間的訓練適應後,髖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結構逐漸發生適應性變化。
肌肉力量增強,關節柔韌性提高,神經控製更加精準,從而導致髖關節活動度顯著增加。
對比自己一百米專攻的時候,訓練重點主要放在直道加速和衝刺技術上,對彎道跑的訓練強度相對較少,髖關節缺乏類似的刺激和適應過程,因此其髖關節活動度的發展相對局限於矢狀麵內的運動。
這個時候,肌肉協同與拮抗關係的變化也會不同。
因為彎道向心傾斜改變了髖關節周圍肌肉的協同與拮抗關係。
在直道跑中,髖關節周圍肌肉的協同與拮抗作用主要圍繞著前後方向的運動進行調節。
而在彎道跑時,由於身體的傾斜和向心力的作用,肌肉的協同與拮抗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除了前後方向的運動,還需要考慮到左右方向的平衡和穩定。
布雷克自己感覺很清楚。
在彎道跑的擺動階段,不僅需要髖關節屈肌和伸肌的協同作用來完成大腿的前後擺動,還需要髖外展肌群和內收肌群的精細調節來維持身體的側向平衡。
這種肌肉協同與拮抗關係的變化,使得髖關節在更多維度上得到鍛煉,從而促進了髖關節活動度的增加。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
誰能想到布雷克的200米天賦會如此的好呢?
他在此之前,尤其是在2011年之前200米可都沒有認真跑過,可能20秒都沒有打開過幾次。
那根本就了解不到這樣的感覺,而在上一世她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兼項上。
身體的壓力太大,很快就出現了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