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斯比誰都清楚。
所以。他才要借助這一波來給自己徹底樹立在牙買加俱樂部的地位。
那麼。
新官上任。
當然不希望這麼快,對手就再次變強。
那樣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的結果。
原本他還對於布雷克在打下200米冠軍之後,還想要在100米上有所建樹,頗有些微詞。
但他看起來200米的天賦這麼好,那就應該在200米上多做建樹。
到底博爾特會老去。
到時候年輕不少的布雷克。
就可以接上位置。
而且博爾特也需要布雷克現在來進行刺激。
哪裡知道?
種花家短跑居然提升這麼快。
趙昊煥竟然也臨陣突破。
起碼那麵牆是破了。
這一點上的意義。
很重要。
超不超風速都成了其次。
關鍵是運動員的自信心。
得到了增長和刺激。
這一點米爾斯執教這麼多年,從趙昊煥身上的大吼就能看出來。
這名運動員。
他從這一場比賽取得了巨大的自信心突破。
這一點上值得警惕。
萬一他依靠這一波直接合法,風速破了9秒70。
那麼牙買加的優勢就更小了一些。
牙買加的最大優勢就是每一棒的純跑動優勢。
因為他們的交接棒很爛,平常練的也不多。
隻能依靠每一棒的優勢來壓製對手。
如果這個方麵的優勢減少。
很可能又會出現危機。
所以。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牙買加隊。
米爾斯現在。
都開始覺得。
布雷克本賽季投入更多的100米訓練。
對於100米生生念念。
現在來看。
也是一件好事。
甚至開始覺得。
布雷克最後也在這個賽季給突破9秒70。
那才能讓牙買加隊進入銀河戰艦的級彆。
三個9.60+。
三個9秒70以內。
就問問這個戰鬥力。
誰看了不害怕?
誰看了不迷糊?
曆史上的所有運動員拉出來。
他相信都組不出這樣一隻銀河戰艦了。
因此米爾斯現在迫切希望。
他能領導這支隊伍在莫斯科拿出實力。
抵抗能力壓製住對手。
今年博爾特有所進步。
鮑威爾如果能保持。
再加上布雷克進步。
卡特今年也有複蘇的跡象。
那這可能真的是曆史上最豪華的一支接力隊。
起碼個人實力。
達到了曆史接力隊的最佳巔峰。
就算是種花家具備強大的交接能力。
他也認為自己帶領的亞外加大隊有信心能拿下。
到底接力也是人跑的。
還是需要個人的硬實力作為基礎。
這一點上,米爾斯的想法和其餘的牙買加教練。
在團隊賽上。
沒有區彆。
到底他也是牙買加體係培養出來的人。
對於個人硬實力的迷信。
從小就紮根在了心中。
在沒有被徹底毀去之前。
慣性思維就會讓他這樣想。
因此他決定這個賽季不再那麼限製布雷克100米。
甚至還能想想辦法幫幫布雷克。
讓他能在本賽季擁有打開100米極限的可能。
那這樣莫斯科的銀河戰艦。
就更加具備勝率。
……
除了這倆人之外。
第五人是內斯塔.卡特。
卡特這一槍時隔多年再一次飆開了9.80。
還是那句話。
彆管是不是超風速。
這對於運動員本身來說。
是一個巨大的肯定和鼓勵。
9.77。
這也讓卡特感覺到振奮。
到底他也需要一些重新回到一線戰力的感覺。
再一次打開9塊80。
這個是最好的證據。
看到這裡。
米爾斯也鬆了口氣。
起碼卡特也有回暖的跡象。
那如果卡特能回到巔峰的水準。
嗯,這個隊伍。
就將同時擁有四個當賽季9.70+的人。
個人戰力。
碾壓一切對手。
第六是加特林和勞逸。
兩個人這一槍都撐到了9秒88。
勞逸對於這個成績還是比較滿意,因為對於他來說就沒有90的檔口,還是要多多突破。
才能夠更加輕鬆的進入。
他應該算是今年最後一年。
沒有什麼彆的原因,就是因為勞逸的年紀越來越大。
而下一次的大賽,那在兩年後了。
那個時候他都已經30歲了。
30歲還不往下滑的。
基本上在亞洲曆史上還沒有過。
即便是把劉翔算上。
那目前也隻有一個。
人家還是短跨項目。
人家還是前世界紀錄保持者以及奧運會紀錄保持者。
這個高度。
勞逸可沒想過。
也沒敢想過。
因此,30歲,勞逸也做好了退出一線隊伍的準備。
當然他不會把這個位置拱手相讓。
想要拿走他的這個位置。
隻有一個辦法。
這也是二沙島現在公認的辦法——
戰勝原本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
然後你才有資格取而代之。
這等於也是上一代人把火炬傳遞給你最後的一道考驗。
你能通過。
那這個位置就是你的。
你不能通過。
那不好意思,位置還繼續將由老人保持著。
一切都看成績。
不看資曆。
也不會像一些國家似的,專門為年輕人讓路。
寒了一些老家的心。
依靠實力說話。
誰都沒有好說的。
能者上。
不能者下。
勞逸肯定也會守護到最後一刻。
即便是作為傳承者,那也會把考驗度給拉滿。
絕對不會輕鬆讓人擊敗自己。
但是兩年後能不能不下滑,在年紀越來越大之後,每一年可能都是一個坎。
勞逸也不知道。
所以兩年後的變數太大。
他把自己目前最大的希望。
都放在了這個賽季。
這也是這個賽季能夠繼續突破的深層心理原因。
這一點上。
張培猛因為年紀小一些。
而且身體的狀態和感覺也更好。
很可能會擁有更長的續航。
沒有這麼迫切的感覺。
加特林作為原本這場比賽的冠軍。
沒想到隻能千分位和勞逸打平。
並列第六。
的確是淒淒慘慘。
除了加特林,即便是跑出了這個成績。
也完全沒有興奮度。
甚至兩眼看過去。
還有些空洞無神。
沒辦法,這百米的競爭太激烈了。
這都不是能不能拿第一的問題。
自己連一個亞洲運動員,而且是一個自己連名字都記不全的亞洲運動員……
追成了平手。
這實在是前奧運會冠軍和世錦賽冠軍加特林。
多少也是想不通。
甚至你都可以說——有些想不開。
這還是後麵的張培猛半決賽分組不好。
拚的太猛。
導致決賽大風都隻跑出了9秒92。
不然的話。
看他半決賽的狀態。
決賽也絕對是能夠破9.90。
那樣。
加特林很可能第六名都保不住。
蓋伊這一槍最後有一些不太舒服。
可能是在超風速的情況下,突然一下跑得太快。
讓他的身體還沒有適應。
畢竟他今年原本就沒打算全力以赴。
在他這個年紀。
他的教練團隊告訴了他一句話。
這也是蘇神寫在自己的論文裡的一句話——
年紀越大越要學會放過自己。
起碼是小賽。
要學會放過。
這句話讓蓋伊和蓋伊的團隊都受益匪淺。
看到蘇神不舒服。
也會直接放掉比賽。
便宜也罕見的放下了自己所謂美國硬漢的自尊。
這次不舒服,最後幾十米直接放了。
或許成績並不好看。
但是沒關係,對於他這種老將來說,身體的健康更重要。
蓋伊這成了全場唯一一個沒有破10的選手。
隻跑了10秒正。
但他最後都放掉了,還能跑出10秒。
這也說明了作為巨頭。
他的實力。
瘦死駱駝比馬大。
不能輕視。
這一場比賽,一堆好成績紮堆出現。
讓不少人的心態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不少教練的心態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但有一點是共通的。
也算是所有人都形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
那就輸——
後麵的比賽會愈發的殘酷和激烈。
一直到莫斯科大戰結束。
都不會停下來。
也都不敢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