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讓整個國內的跑步體係不斷的進步。
進入極速。
謝正業做出了自己的調整。
著地瞬間:髖關節屈曲角度110°。
最大緩衝期:屈曲至100°105°。
蹬伸末期:伸展至175°180°。
這是他支撐相髖關節角度變化。
隨後是擺動相髖關節旋轉。
骨盆橫軸旋轉幅度:8°10°。
右側前旋,左側後旋。
髖關節內收,外展幅度:右側支撐期內收5°7°,左側擺動期外展3°4°。
這麼一弄,他的速度果真出現了提升。
這樣本來就在第一個的,他更進一位。
拉開了和第二的馬蒂納的差距。
馬蒂納都有些不敢相信。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認為自己……
100米要比謝正業更厲害。
整個200米,也許後麵比不過。
但是前麵。
應該是自己的優勢區和舞台。
這樣才對味啊。
以往他和謝正業進行比賽。
也都是遵循這個趨勢發展的。
可是現在他卻被這樣按……了下去。
極速爆發。
自己既然。
不如這個東方小子。
這點變化彆人可能沒感覺。
但是緊緊跟在謝正業後麵的馬蒂納。
感觸頗深。
甚至可以說他是唯一一個感覺到的人!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過弧頂。
謝正業依然是全力衝過去。
這個地方,馬蒂納被耽誤了一點。
進一步拉開了身位。
下彎道。
馬蒂納有些忍不了。
好勝心,讓他在這裡更多的發力。
畢竟他是100米更好的百米選手。
怎麼能在前麵輸這麼多呢?
不公平。
想不通。
不願意。
謝正業才不管他願不願意。
繼續做著自己的。
送髖啟動時間:支撐相後30%時段,離地前80100ms。
髖關節伸展角速度:450°500°/s,比原本跑高12%15%。
重心前移距離:占步幅60%,體現送髖對重心推進的高效性。
要是有更先進的儀器設備,那更可以探測出來,謝正業現在右側初級運動皮層的臀大肌代表區激活強度比原本跑高22%。
左側輔助運動區對髂腰肌的調控延遲縮短至35ms,遠超普通選手50ms。
尤其是最後一點,這種神經支配優勢使其能在0.1秒內完成“屈髖擺腿→伸髖蹬伸”的模式切換,送髖節奏比同水平選手快5%8%!
砰砰砰砰砰。
當身體傾斜角度達20°時,前庭脊髓外側束增強對。
砰砰砰砰砰。
臀中肌後束的激活,EMG增幅38%,抑製骨盆側傾。
砰砰砰砰砰。
股直肌的離心收縮控製,放電頻率降低10Hz,避免屈髖過度。
這種調控使送髖過程中骨盆前傾角度維持在15°18°。
既保證重心前移。
又防止腰椎過度代償。
那這樣。
能不快嗎?
這……
馬蒂納都要瞪大眼。
怎麼可能啊?
自己100米比他強不少。
怎麼200米的前半段?
就這麼光禿禿的輸了呢?
我。
我不服啊!
其實也沒什麼不服。
就是他比你更科學。
所以你輸了。
馬蒂納還停留在100米硬實力,直接換算200米的程度。
這種想法基本上是之前百米和200米的粗暴換算。
在沒有博爾特這個時代開始之前,你也不能說有太大的問題,因為那個時候你跑個20秒開外都可以拿到大賽獎牌。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做一下簡單的換算不是很正常嗎。
可是現在再怎麼算就不行了。
現在牽涉到一個問題。
你丫會不會跑彎道。
不會的話。
就算是你100米實力更強。
你是更好的百米選手。
因為你不會跑彎道。
你的彎道技術不如彆人。
那你也會比百米比你差,甚至還要差不少的人。
強力壓製。
憋屈的很。
而這種憋屈,如果你思維轉換不過來,隻會自己氣死自己。
那。
前麵都壓製了馬蒂納。
後麵就更彆說了。
馬蒂納如果前麵製造不了足夠的優勢。
現在本來就很難壓住謝正業。
進了大直道,更是體會到了天賦屬性不同帶來的碾壓感。
他……
越跑越慢。
人家……
越跑越快。
起碼是看起來感官上越跑越快。
從這裡開始,他就不可能再追著上去。
對於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很快就會喪失自信。
很快。
謝正業就已經感覺到後麵的追擊感越來越慢。
扭頭一看。
好家夥。
馬蒂納已經是放棄了。
隻是在後麵慢悠悠的吊著。
反正拿不到第一。
拿個第二就行。
謝正業也是無語。
能不能給我點刺激?
你這種態度的話,我怎麼拿成績?
好在,他對於謝正業是沒什麼刺激。
可是對於周兵。
卻還是有點。
周兵也足夠的狗。
一直貓到最後20米才開始突然發力。
然後一把。
給沒有反應過來的馬蒂納。
給甩到了第3位。
最終。
謝正業19.90,輕輕鬆鬆就拿下冠軍。
一點印象中的激烈對抗都沒有。
虧得媒體最開始還把兩個人拍在一個檔次。
其次就是。
排在第二的周兵。
這一場,再次打開了20秒。
成績是19秒99。
風速也是1.4米每秒。
再加上小高原的場地。
周兵再開20。
反而是實力賽前宣傳和謝正業應該是不相上下的馬蒂納……
最後還被周兵陰了一把。
他的成績隻有20秒03。
隻拿到第3名。
獎金數再次縮水一大半。
第四是傑森.楊,成績是20秒20。
第五是傑蘇瑪·賽義迪·杜,成績更是掉到了隻有20秒40。
第六是詹姆斯·艾靈頓成績是20.46。
第七是伊西亞·楊。
成績是20.48。
第八是馬裡奧·福賽斯,成績是20.75。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來了——
排在第九的是這場比賽榮譽最大的兩個人之一的賈斯汀.加特林。
加特林居然在第九。
而且。
從慢鏡頭回放能看出來,他並沒有想要放水。
但就是。
跑了個倒數第一,隻有20秒74。
這是因為他的比賽節奏。
整個出了問題。
讓他第一次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真正意義上認識到這樣的節奏。
會不會?
不能繼續使用下去呢。
加特林這個人用藥歸用藥啊,對於田徑的熱愛那也是真的,一碼歸一碼,就像是他的熱愛也不能否認他的用藥一樣。
用藥也不能否定他對於田徑的熱愛,而且他的確是個會動腦子的人。
不然的話,美國隊那邊年紀大齡的運動員就不會沒有一個人能跑得過他。
甚至年輕人都沒有。
一把年紀出來還能夠把技術改變,沒有點腦子和悟性是不行的。
所以加特林開始思索這個問題。
不過現在的鏡頭並沒有給他多一秒。
全都集中在謝正業身上。
沒人想過。
如果不是誕生了博爾特和布雷克這兩個怪才。
一下子就把200米的高度拉升到了下個世紀。
謝正業。
已經具備了之前大賽金牌競爭的能力。
隻是眼下。
被前麵兩個人的光芒擋住了。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