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這句話的時候,甚至都沒有抬頭看蘇神一眼,全力都在演算。
“肌肉剛度(k)與收縮速度(v)的關係遵循Hill方程的修正模型如下。”
蘇神也不囉嗦,同樣提筆了新的模型修正,繼續說道:
&nm,v0為特征速度2m/s。在第七步蹬伸階段,肌肉縮短速度從第四步的0.72m/s提升至0.85m/s,根據模型計算剛度,最終可以得出……”
“114N。”
&nm吻合。”
“剛度提升使MTU的共振頻率(f=√(k/m,m為肌肉質量,可以從第四步的12Hz升至15Hz,與蹬伸頻率形成非線性共振效應,能量傳遞效率提升11%。”
“那反射調控呢?”拉爾夫.曼也繼續發問。
兩個人就像是劍術大師。
你來我往的交戰。
隻是他們現在是以科研數據為武器。
一來一回之間。
打得精彩紛呈。
隻是外人看起來……
就像是如聽天書。
不知道他倆在乾嘛。
“前庭本體感覺的閉環反饋。”
蘇神回答道:
“頭部姿態變化,如第七步軀乾可以采取前傾60°引發前庭脊髓反射的雙路徑調控。”
“橢圓囊檢測到頭部前傾加速度,通過前庭神經內側核激活軀乾屈肌,腹直肌EMG振幅提升至400μV,產生前屈力矩抵抗後仰趨勢。”
“水平半規管感知側向角速度,通過前庭神經外側核激活脛前肌,提前40ms激活,產生內翻力矩對抗側向偏移。”
“這種雙通路調控使頭部位置誤差控製在±1.5°,軀乾姿態波動小於±2°,確保GRF矢量方向的穩定性。”
啪啪啪啪。
拉爾夫.曼幾乎是同步作者驗證和自己的判斷,當然你從他下筆的速度以及臉上的神態可以看出來,他也在越來越興奮。
這種興奮,如果你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科研人員。
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興奮些什麼。
但是蘇神知道。
尤其是這種大半輩子都給了體育的人。
大半輩子都給了運動研究的人。
更是像發現了黃金寶藏。
那感覺就是——
根本就停不下來。
“那能量代謝的極限適配呢?”
拉爾夫.曼道。
“磷酸原係統的時空靶向釋放。”
蘇神回答如流。
“在第七步極限狀態下,能量供應需滿足高功率輸出起碼超過約2108W。與低能耗損耗的雙重需求。可以采取技術通過磷酸原係統的空間異質性激活實現這一目標。”
“比如股四頭肌內Ⅱb型肌纖維呈區域性分布,其運動單位閾值與纖維直徑正相關。通過運動神經元放電頻率調控,從第一步80Hz升至120Hz,實現閾值跨越募集。”
“能量傳遞問題呢?”拉爾夫.曼道。
“采取能量傳遞的“肌節肌腱”接力模型。”
蘇神也繼續。
“磷酸原係統產生的ATP需通過肌節內的肌酸激酶係統傳遞至肌腱附著點,這一過程存在能量梯度損耗,每傳遞1μm距離損耗約5%能量。那麼我想要第七步轉換技術通過肌節排列方向優化,與肌腱長軸夾角從15°減至8°,使能量傳遞路徑縮短12%,損耗率從22%降至13%。”
“這……可行嗎?降低這麼多?”
“可行。”
蘇神也繼續下筆——
原本我們的技術:傳遞距離L=100μm,損耗率=1(0.95^(100/1=≈99.5%。
這顯然錯誤,應為指數衰減模型。
損耗率=1e^(L/λ,λ為特征距離,假設λ=20μm,則損耗率=1e^(5=0.993,即99.3%,依然不合理。
&n損耗5%,則100μm損耗50%。
那麼新的接力模型為:
&n,損耗率=44%,能量利用率從50%提升至56%。
對應ATP有效供給量增加12%。
“原來可以這樣,那……矢量耦合的數學建模與臨界條件推導呢?”
這個時候其實周兵他們正好過來找蘇神,因為餘位力要和蘇神商量下去莫斯科的一些事情。
走進來一聽。
全都麻了。
“這……煎餅哥,這是在說什麼啊?”
“我怎麼感覺自己一個都聽不懂啊。”
周兵和謝正業身後還帶著幾個年輕的小運動員。
他們更加被這個場麵震撼。
廢話。
彆說你們聽不懂,我們也聽不懂啊。
但是這種話當然不能說。
畢竟要在後輩麵前樹立自己的前輩形象。
“嗯,這是以後你們才會接觸的東西,現在這個東西接觸對你們來說太早了,不要去想。”
嗬。
煎餅哥可以啊。
謝正業都罕見的投來了,佩服的目光。
因為他麵對這個問題。
也是不知道怎麼回答。
實在是聽了都覺得腦袋大。
多少腦細胞都不夠用的感覺。
而這個時候蘇神和拉爾夫.曼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有人進來,兩個人已經全部投入到了科研的討論中。
“建立第七步蹬伸階段的動力學方程,聯立垂直力與水平力的耦合關係。”
“這是質心方程運動式。”
“這是這一段的能量守恒方程式,其中能量損耗Eloss包括肌肉內部摩擦η1=15%、肌腱粘彈性損耗η2=11%、空氣阻力做功η3=8%,總損耗率η=η1+η2+η3=34%。”
“可以,的確都可以啊。”
拉爾夫.曼已經整個人都上頭了。
到了他這個年紀。
什麼物質?什麼美女?
根本都不能讓他上頭。
隻有他畢生追求的東西。
那才是真正的真愛。
相信上了年紀的男同胞。
對這一點都會深表讚同。
深表理解。
“那麼……”
“那麼臨界突破的條件呢。”
這。
拉爾夫.曼也略微有些緊張。
因為這就像是最後的臨門一腳。
如果前麵這麼多部位都已經到位,都已經驗證成功,卻在最後一腳被攔下來。即便是已經在支持區,也不免讓人感覺到遺憾。
可蘇神卻隻是微微一笑。
然後流利的說出來了拉爾夫.曼想要聽到的東西。
實際Fd=0.5×ρ×v×A×Cd。
&n,A=0.3m,Cd=1.0,v=10m/s時。
Fd=0.5×1.225×100×0.3×1=18.375N。
與肌肉水平分力1845N相比可忽略。
那麼……
從這裡可以得知。
“可以得知什麼啊,煎餅哥,你知道嗎?”
小運動員們都已經望眼欲穿。
這裡明明沒有劍氣。
卻已經是感覺整個屋內劍氣縱橫。
我暈。
我哪裡知道他們說的那些東西我都聽得頭大。
這已經超越了我的認知了。
“咳咳,認真聽,認真聽就知道了。”
拉爾夫.曼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
立刻開口,同時抬頭看著蘇神。
“不會吧,不是空氣阻力???”
“這一步的突破關鍵竟然不是空氣阻力???”
拉爾夫.曼一直以為研究的點這一部關鍵的轉化點是在空氣阻力上。
沒想到。
蘇神寫出了些詳細的過程以及推敲步驟。
徹底為他打開了新的大門。
“是的,拉爾夫,的確不是空氣阻力。”
“按照我的推算來看。”
“第七步極限突破的瓶頸主要來自肌肉發力極限。”
“而不是空氣阻力的問題。”
“而是在於跑步者本人。”
拉爾夫.曼頓時感覺柯南附體。
一道電光閃過了腦海。
“謝特。”
“該死的。”
“你小子。”
“真是牛逼。”
“牛逼plus的牛逼啊。”
旁邊小運動員問道:
“煎餅哥,什麼不是空氣阻力,而是肌肉發力的極限呀?”
“問這問那的,你們不懂一句老話嗎。”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到時候我把這些東西拿過來,你們自己看,多看幾遍,到時候再說。”
周兵聽著。
看起來有些不耐煩。
但其實他自己也被這一句震撼到了。
回頭看看旁邊的謝正業。
似乎也是一樣。
就在這一間辦公室裡麵。
他們好像聽到了短跑的新聖經。
以前隻在書本上感覺某些理論突xxx有多牛逼。
自己現在親自站在這裡,目睹這一切。
突然有一種莫大的曆史洪流。
貫穿了兩個人。
就像是武俠世界裡麵突然聽到了奧秘突破的方式。
而的的確確。
這個世界除了蘇神和拉爾夫.曼。
第一個聽到第七步如何高能轉化的秘密的人。
就是他們。
ps: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