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啟光聽到這話,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
不過,墨啟光這個人,也是江湖中人,他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在吳宗塘說完那些話後,墨啟光立即讓他的人動手,把吳宗塘給抓了起來。
吳宗塘想要看到的真相,他已經看到了,想要確認的事情,他也已經確認了,沒想到,最後害死他的,不是那些東夷人,反倒是自己的朋友。
他隻是道。
“墨啟光,你不用那麼大動乾戈,我本身就不是江湖中人,也不會什麼武術。你們這裡邊,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把我抓了,現在,就動手吧!”
墨啟光的人,將吳宗塘給抓了起來。
後來。
吳宗塘被送到了警署。
因為倒賣龍骨國寶的罪責,吳宗塘最終被槍決。
也正是因為這個,吳宗塘的家人,才被釋放了。
隻是,因為倒賣龍骨的事情,吳宗塘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之前風靡一時的宗塘玉,也完完全全背負上了賣國賊玉的罪名,大部分買過那種玉的人,將手上的宗塘玉給砸了。
這就是當時,轟動一時的“寧為玉碎”事件。
古董圈子裡的宗塘玉,在那個時期,幾乎全都被毀掉了,這也造成後來傳世的宗塘玉極少。而名氣極大,甚至與子岡牌齊名的宗塘玉,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徹底沒有了名氣。
甚至變成了賣國賊的代名詞。
所以,後世,乃至現代,知道子岡牌的人很多,但知道宗塘玉的人,很少很少。
但實際上兩種玉雕工藝水準,都是非常高的。
之前。
林楓手上的那兩枚戰國螭龍紋玉璧,和水晶杯,就是吳宗塘留下的當年真相的密碼。
他是做完玉璧,藏好他的文書之後,才去見了墨啟光。
而前邊的這段經曆,就是吳宗塘在那份書信之中,所記載的事情真相。但是,在當時那種輿論的情況下,吳宗塘現身,就算說出真相,也不會有人相信。
這樣留下線索,是他唯一想到的方式。
他不期望或者,隻期望有一天,有人能夠看到真相,知道他並不是賣國賊。
書信上,最後一句話。
“見此信者,宗塘知己也,宗塘歸塵土,然友知真相,知宗塘非賊,足矣。”
聽到吳省念出這句話,林楓的心中,一陣酸楚。
畢竟。
在那時候,吳宗塘無法說出真相,就連吳家,也都覺得,吳宗塘是那個倒賣龍骨的賣國賊。所以,對於吳宗塘來說,不指望沉冤昭雪,隻希望,這真相不會湮滅。
林楓自知,能夠以這種方式,知道當年營口墜龍事件的真相,在意料之外。
對於林楓來說。
他不希望,隻是知道真相而已。
吳宗塘不奢望沉冤昭雪,但林楓希望他,沉冤昭雪,哪怕近百年過去,吳宗塘已經去世幾十年了,但林楓也願意為他,洗脫當初的罪名。
若那凶手還在,林楓必會把他揪出來。
他原本是吳宗塘的朋友,他欠吳宗塘的,一樣不少,他都要還給吳宗塘。
林楓心中,五味雜陳。
他道。
“吳大師,這件事情的核心,就是兩個人,一個是墨啟光,另外一個就是吳艾桐。”
“不知道這兩個人,你這邊,有線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