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宴楚歌也給出了無比肯定的答複。
“大首領不必擔心,這就是我送給諸位的禮物。
這裡有十二種農作物,基本都可以在北燕大地上種植出來。
有像青稞、冬麥和土豆這樣的主食,也有油菜、扁豆之類的農副產品,還有蔬菜。
比起中原魚米之鄉,種類是欠缺了一些,但隻要精心培育種植,自給自足是沒問題的。”
誠然,那些部落首領們言談舉止間露出的不信任和輕蔑讓宴楚歌的確心裡不爽。
但她身在北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頻繁的戰事,所以當這些人願意配合的時候她也就開始不計前嫌,認真的解決問題了。
因為要讓那些人都切實的看到她所說的不是空話,所以她沒有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冠冕堂皇的講話。
而是帶著眾人從田壟間走過,邊帶著他們看一方方的農作物,邊道:“我知道,諸位生於大漠,長於大漠。
哪怕大漠的環境和條件多惡劣,你們骨子裡習慣的還是逐水草而居,放牧高歌的愜意生活。
突然之間讓你們像中原百姓一樣在某個地方定下來,完全的按照他們生活方式過農耕生活的話,大家難免接受不了。
即便諸位為了大局著想,勉強逼自己去適應全新的生活方式,下麵的百姓們也是很難說服的。
咱們的初衷都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免於兵戈戰火。
行的是好事,若是引起百姓之間的紛爭,那就背離我們的初衷了。
所以,我和北燕王、王妃商議過,將北燕大地上適合耕種的地方劃出來,讓一部分願意種田的人先去耕種。
其他人還是和以前一樣,以畜牧為主,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部分人耕種滿足大家的生活需求,剩餘之人還是保持以前的生活方式,這對於這些部落首領們而言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畢竟他們是不用親自去耕種,那他們的生活方式自然是不用發生變化的,還能避免戰爭,又有糧食吃,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次都不用葉赫部大首領代為表態了。
宴楚歌話音一落,眾人就附和聲一片。
“這個主意好啊!
糧食也有了,咱們也不用學中原人去過日子,再好不過了!”
南哲部首領之子則懷疑道:“敢問皇後娘娘,您口中所謂的適合耕種的地方是哪兒?
一部分願意耕種的人又有多少?
這些人是否願意耕種,又當如何劃定?”
他說著,指了指滿目的綠色農作物,“而且,我也去過中原幾次,中原百姓種地的時候可不需要這些東西!
我們的百姓以後種地,總不會都要這種東西吧?
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擔心他們種出來的糧食還不夠換這些東西的。
這跟讓我們自己用銀錢買糧食有什麼區彆?”
自己沒有糧食的時候,去搶、去買,他們都是甘願的。
可如果自己的生活區域裡都有糧食了,因為技術的原因,還要去買、去搶,那他們的心情怕是要比自己沒有糧食的時候還要糟糕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