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初回帝國就如此忤逆祖宗理法,如何能夠服眾?”
說話的是當朝禮部尚書,雖然反對中央帝國對外開放的人很多,但他的身份卻是最適合直接反對的。
所以與鳳玄冥對剛的重任就落到了他頭上。
甚至許多家眷得鳳玄冥和宴楚歌所救的大臣們也都不讚成大開雲中大陣,讓中央帝國重新與外界接觸。
而理由和禮部尚書大同小異。
隻不過措辭比禮部尚書委婉了許多,“啟稟陛下,太子殿下,嚴尚書言之有理啊!
帝國與世隔絕是先祖為保護帝國江山而留下來的老規矩。
七百年前差點被滅國的前車之鑒已經擺在眼前,若是違了祖宗規矩,再度麵臨四洲圍攻,屆時殿下如何能確保帝國還能經得起一起四洲聯手的衝擊?
殿下是要帶著臣等一起做那千秋罪人嗎?”
……
鳳玄冥並未急著將反對的聲音壓下去,他沉靜的放任大臣們各抒己見。
在一旁聽著各方發表意見,逐漸的也了解了大臣們的想法。
更清楚地辨彆出有哪些人是為了中央帝國而反對,又有哪些人隻是為了反對他這個太子而理所當然的反對他這個太子提出的所有事情。
隻等所有人都說的差不多了,他才開口,“諸位的意思朕也聽明白了。
總的來說,就是兩個問題,其一
,違背祖宗規矩;
其二,便是擔心中央帝國對外開放後會再度麵臨四洲圍攻,是這麼個意思吧?”
朝堂上的人都喜歡咬文嚼字,鳳玄冥卻被宴楚歌帶的張口就是大白話。
大臣們心裡嫌棄他粗俗,溝通效果卻好的出奇。
甚至也學著鳳玄冥用大白話與他對話。
“太子殿下聖明,臣等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很值得意外的是,中央帝國的大臣們竟然幾乎無人再持有那種天朝上國的優越感。
他們從不認為中央帝國強悍到不用懼怕任何人,而是很認真的在擔心萬一對外開放後四國再度聯手圍攻中央帝國,會讓中央帝國遭遇亡國之禍。
而這讓鳳玄冥接下來的事情順利了許多。
他也沒有與大臣們賣關子,直接道:“眾卿皆知朕過去的二十七年生涯皆在外麵。
就諸位擔心的問題,朕很清楚的告訴諸位,當初先祖閉關鎖國,讓帝國與世隔絕,是迫於無奈的選擇。
當時四洲聯手,帝國以雲中大陣對外隔絕的確是英明之舉。”
見鳳玄冥肯定了中央帝國先祖的決策,之前反駁他的那些人都有些納悶。
隨即卻聽鳳玄冥繼續道:“可如今情況早就不同以往了。
且不說朕便是東洲之主,絕不可能攻擊帝國,遠在北洲的大楚皇帝乃是朕的皇後的親叔父。
日後的事情會如何發展誰也說不準,可朕卻能保證,朕和皇後的有生之年,足夠帝國彌補與外界的參差
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