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正街的淩鋒,並沒有隨便找個地方就開賣,而是找了一條賣編織籃最多的東大街。
僅是這一條街,就有7家在賣編織籃。
集群效應,往往能夠更好的帶動你同類商品的銷量。
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東正街是一個上午賣菜,下午擺攤多的地方,這裡的客流量也大,雖然這個年代物資不怎麼豐裕,但大家手裡多多少少都會拿點錢出來消費。
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在東大街開了很多家,像是米麵油這些買的人比較多,算是賣的比較好的。
在沒有方便袋的年代,編織籃自然是最好的購物袋了,不僅紮實,裝的還多,來東正街的十個人,五個人手裡拎著這玩意兒。
淩鋒來回走了三遍,打聽了一下價格,圓形口徑的編織籃價格有2毛和3毛的,隻有1毛錢的些差彆,長方形口徑的編織袋都在3毛,這些質量水平跟淩鋒手裡拿的差不多,款式也沒太大的區彆。
跟他們想相比,淩鋒手裡的東西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如果降價銷售的話,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受到同行跟價排擠。
蹲守了一會兒,淩鋒發現這幾家賣的都不多,尤其是南頭的那個穿著灰色麻布上衣的女孩子,連個上前問價格的人都沒有。
可能因為她右邊臉頰上有個嬰兒巴掌大的紫褐色的印記,讓人看著就害怕,本能躲避的原因吧。
“好,就選她了!”
淩鋒拍了拍屁股,拎起藏在花壇裡的編織籃,朝著東正街南頭走去:“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
憑借自己三十多年的商戰經驗,區區200多個編織籃,對淩鋒這種營銷鬼才來說,要賣掉那簡直不用太簡單!
當然,如果淩鋒能夠跟知識付費結合起來,把如何高效地賣完200個編織籃做成一堂課程,那絕對能成為爆款!
……
“之前,都是爺爺來鎮上賣的,今天他生病了,我就來了,沒想到我這麼沒用,一個都沒賣出去!”
麻布女孩叫小梨,一生下來臉上就帶著這個難看的胎記,父母在她三歲的時候出去打工就沒有音訊了,留下她跟爺爺在家相依為命。
她爺爺也算是個手藝人,能編一些竹籃簸箕之類的小玩意兒,爺孫倆也算是有個收入來源,爺爺對她也很疼愛。
淩鋒之所以選擇來找小梨聊天,一是看看能不能成為合作夥伴,二來,淩鋒看上了她占著的這個攤位位置,妥妥的c位大人流區啊!
“這麼賣,肯定是賣不動的!”
淩鋒掃視了一下,小梨這邊一共有6個竹籃,每個3毛錢;2個竹簸箕,每個4毛錢。
小梨說,這是爺爺跟他說的價格,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三、四個。
隻是今天一個都沒賣出去!
巨大的挫敗感讓小梨產生了自我懷疑,但也沒有辦法,隻能眼巴巴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流。
“你有什麼辦法嗎?”
看著淩鋒手裡拎著的10個竹籃,小梨單純的眼神泛出些許希冀之色,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按理說眼前的這個家夥是她的同行,可是他主動找自己搭訕的時候,並沒有很排斥他,而且還告訴了他這麼多關於自己身世的消息。
“當然!”
淩鋒伸出一根手指頭:“信不信,隻要照我說的做,不到1個小時,就可以給你全部賣完!”
“真的嗎?”
小梨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出門前爺爺還囑咐他,在外麵千萬彆相信陌生人說的話。
可是靠她自己,在這兒來了三個小時,一個編織籃都沒有賣出去過!
“不過,我有個要求。”
淩鋒畫風一轉,指著手裡的編織籃:“待會兒可能忙不過來,你得幫我賣貨!”
說是賣貨,其實也沒多少東西。
“好,沒問題!”
小梨一口應了下來,眨巴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淩鋒,想看看這個大哥哥怎麼一個小時把她的東西賣完。
旁邊一家賣涼粉的男人拿著蒲扇一邊趕走蒼蠅,一邊好整以暇地看著這個小夥子,看他牛皮吹破了怎麼收場!
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怕是托大了!
……
“首先,我們需要一條醒目的廣告語!打開差異化~”
淩鋒在街角找了一塊沒用完的煤炭,在小梨的攤位前麵寫了四句話: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
一個編織籃剛剛好;
裝下健康裝下快樂,
裝下所有幸福美好。
90年代的讀書人還不多,如此遒勁的字跡,讓路過的人都不由得駐足腳步停下來看一看。
但並沒有購買詢價的欲望。
看著攤前停留的人多了,小梨麵露喜色,雖然一個都沒賣出去,但她隱隱感覺可能真的有奇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