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石室內,分身山海盤膝而坐,伴隨著他運轉《無量大日經》,那魁梧如小巨人的身軀開始綻放金光。
沉澱在丹田中的海量陽屬性靈氣,被迅速調動起來,透過山海珠形成的丹田壁壘,在分身體內快速運轉。
楊天佑創造分身時,使用了大量的珍貴寶物,太陽精魂玉、初始之力、還有其他一些陽屬性靈物,以至於單論體魄強度的話,此刻的分身還要超過本尊很多,隻是尚未修煉,沒有法力修為。
不過因為丹田內沉澱了太多的陽屬性靈氣,加之體魄強度夠高,經脈也足夠寬闊,一旦開始修行,分身的修為便開始飛速飆升。
一個時辰不到,已然晉升築基境界。
之後的金丹、元嬰、化神屏障,也都勢如破竹地一一破開。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楊天佑的分身,經過鏡靈空間的洗練,導致其雖然與他同根同源,但在因果層麵卻是與本尊分割開的,這與其他修士的第二元神大不相同。
這樣的好處是,如果有人以因果咒術暗算分身,本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反之本尊若是被因果咒術暗算,卻可以通過玉冊天書,將之轉嫁給分身。
此外,這個能力也可以對鏡靈傀儡使用,隻不過僅限於因果層麵的傷害。
若是直接攻擊肉體或者靈魂的能力,則不能通過這種方法轉嫁。
或許以後隨著楊天佑境界提高,對玉冊天書的掌控越發深入以後,能夠做到這一點,但現在還為時尚早。
其實隨著境界提升,了解的更多玉冊天書的信息後,楊天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模糊推測,這件至寶的各種能力,與天道所擁有的權柄非常相似。
悟道空間,相當於天地規則的顯化。
鏡靈空間,則是對靈魂和真靈的操控。
造化空間就更不必說了,創生和毀滅,生命與死亡,本就是天道至高無上的權柄體現。
到了後天運鼎出現以後,一切就更為明朗,果位乃是天地規則之彙聚,理論上來說,隻有天道才能夠凝聚果位,而玉冊天書也能辦到此事,不得不讓楊天佑升起諸多猜測。
最後還有那悟道空間的諸多世界,起初楊天佑以為這些世界都是虛幻的,可後來他發現,這些世界是虛幻的不假,但絕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從某個地方截取下來的信息,或者說痕跡。
萬物從誕生到消亡,都會在世界上留下屬於他們的痕跡,這些痕跡有的深,有的淺。
深的痕跡,甚至能被天地規則烙印,從而形成如仙魔幻境這樣的奇偉造物,曆經十幾萬年仍舊存在,被後人所銘記。
淺的話,便會隨著時間推移,一點點消逝,就如那風中枯黃的野草,轉瞬間便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記錄這些痕跡的存在,自然就是天地意誌,也就是天道。
在楊天佑看來,玉冊天書就像是一個等階很高的世界雛形,他則機緣巧合地成為了這個世界雛形的主宰者,從而能動用一種種天道才能夠掌握的力量。
規則、靈魂、生死、命運……這些都是天地的至高規則,就算是仙神,能夠掌控這些規則的,也不過寥寥。
掌握任何一種,都能稱得上一聲大神通者,楊天佑卻可以通過玉冊天書,將之全部掌握。
雖然是間接性的,且無法沒有大神通者那樣靈活多變,但饒是如此,也是非常不可思議。
話說回來,分身在因果層麵與本體隔絕,好處是能夠避免承受因果咒術時,牽連本尊,也能夠讓分身的身份更加隱秘,任由天機師如何推算,也探查不到本尊楊天佑的存在。
壞處則是,分身不能共享本尊的修為境界,簡單來說,就是在天道那裡沒有認證,需要再渡一遍天劫,重新確認一下身份。
相比較好處來說,這個壞處也隻是毛毛雨罷了。
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分身山海連渡三道天劫,成就化神境界,楊天佑為其打造的雄厚底蘊,終於消耗一空。
自此之後,分身便要按部就班的修煉,不可能再如這一個月一樣,突飛猛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