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破爛的男人叫王堅,原本是一個富足的農民,一念之間,就成了殺人犯,逃出來到處流浪。
王堅住在一個很小的村子裡,全村隻有五六十戶人家。
這些人家,基本都是一半種地,一半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農忙的時候就都回來種地,農忙完了就出去打工了。
村子小,離公路也遠,也沒有通公交車,離縣城也有六七十裡,進出都很不方便。
這年,終於秋收完了,和往年一樣,大家都背著行李,大包小包的去打工去了。
王堅秋收完,就沒事了,家境比較富裕,沒有什麼負擔,沒有出去打工。
家裡兩個女兒都大了,沒有繼續念書,都找了婆家。
二十世紀末,農村包產到戶的一些問題,也相應的顯現了。
種地的農業稅、鄉政府的各種提留,再加上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完全依靠種地的糧食,已經隻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
農村原本種地的人,有一部分,隻好走出農村,尋找其他的出路了。
包產到戶以後,農村每家每戶都各自獨立,人們的一些傳統習慣,也發生了改變。
特彆是在親情,友情等價值觀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都希望自己發展的更好,人與人之間,已經開始疏遠、陌生。
對於這個偏遠鄉村來說,好像還是那樣的,春種秋收,沒有什麼太多的變化。
不過,有一點就是,農閒了的人們不再在家裡閒著了,多數人都出去到城市裡打工去了。
種地賺不到錢,各種的稅費還必須交,打工的收入,比種地的收入都高。
這樣一來,農閒的時候,村子裡,基本上就隻剩下了老幼婦孺了。
農村的冬天,沒有出去打工的人,沒事了就聚集在一起打麻將,或者打撲克,去度過漫長無聊的冬天。
王堅秋收完了,又開始了他的老本行,開著那輛破農運車,收糧食。
王堅從糧食政策放開,就開始搗鼓糧食,每年或多或少,也能賺點錢,人也忙了起來。
王堅是那種不甘寂寞的人,在家也待不住。
想賺錢,也想做點事,更主要的是在家裡,老婆的冷漠,還不如出去呢,賺錢多少,不用看著老婆那張臉。
老婆的臉,不難看,也還算漂亮,就是從結婚,對王堅一直很冷漠,話也很少。
這天,王堅又開著那輛破農運車,把昨天收的糧食,送到縣城,剛出村口,看見前麵一個人在走著。
從背影看,穿著一件小款的羽絨服,淺黃的顏色,恰到好處的包裹到腰下。
一條黑色的緊身褲,和上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凸顯了身材,腳不大,穿著一雙精致的黑色高腰皮鞋。
王堅看著邁動的雙腿,勻稱修長,目光有些癡迷,想不起這是誰家的女人。
腳下稍微點了點,車速也沒見快多少,這破車,接過來的時候,就不知道是幾手了,又開了將近三年。
望著背影,按了一下喇叭,喇叭的聲音很低,正失望的時候,前麵的女人,回過頭了。
也許是聽到了喇叭聲,也許是聽到了這輛破農運車,走起來稀裡嘩啦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