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漸歇,他盯著案頭奏章看了一會兒,突然吩咐道“把這一堆送去給明鏡”
他指的是彈劾明鏡那一堆。
三名舍人俱是眸光一動。
皇帝終於下定決心了
明鏡如今住在太極宮的三清殿中,距離甘露殿也不遠。
奏章送來的時候,秦歸也在三清殿。
明鏡當著秦歸的麵直接翻開了奏章。
一本掃一眼,很快翻完了一大半,皺眉道“都是彈劾我的”
“這是好事”秦歸笑道,“我們這位陛下,連泰山封禪都去了,可見自覺功蓋千古,豈能容忍臣子們對著他指指點點底下反對得越厲害,就隻會令他更堅定”
指尖在最上麵一本奏章上輕輕一點。
“否則,怎麼會把奏章給你送來這是讓你有個準備啊”
“立後,恐怕也不遠了”
四月初五,甘露殿召見門下侍郎鄭善;
四月初六,兩儀殿召見中書令;
四月初七,兩儀殿召見侍中;
四月初八,甘露殿召見宗正卿、禮部尚書
四月十五,在玉華山避暑行宮的第一個朝會上,皇帝陛下剛坐定,便語氣淡淡開口“朕決議,立鄭氏十一女為後”
立後不是一句話就行的。
儘管在這之前,皇帝已經把朝中重臣都約談過一遍了,但消息砸出,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更何況,之前的約談也不是個個都說通了。
因此,皇帝隻好在望日朝會後,又連開了幾天朝會,討論立後的可行性。
其實鄭十一為後,可挑剔的地方並不多。
撇去鳳命之說不談,以鄭十一的家世和教養,是配得上皇後之位的。
先前所有反對的聲音都集中在鳳命之上,索性避而不談,反倒聲音小了許多,剩下的,無非是拿惠妃和鄭十一的關係說話。
姑母為妃,侄女為後,有上下顛倒之亂。
這時,卻是池長庭站出來說話“凡女子入宮,尊卑皆從陛下,如後宮諸多嬪妃原本出身不顯,或侍奉陛下有功,或綿延皇嗣有德,各得品佚,若再盯著從前的出身不放,豈不是無視陛下顏麵”
誰也沒想到,支持冊立新後最起勁的,竟然是池長庭
幾經爭議,立後之事終於敲定。
五月初一,詔令天下,冊立門下侍郎鄭善之女為中宮皇後。
五月初五,詔令再出,冊封禮部尚書池長庭之女為東宮太子正妃。
至此,群臣恍然大悟。
難怪池長庭這廝甘當支持立後的先鋒,好處在這兒呢
冊封太子妃的事拖了一年多,終於塵埃落定,大多數人都感覺鬆了一口氣。
池棠早就從父親大人那裡得知皇帝鬆口了,大概幾時冊封也能估摸得出來,因此特意裁了一套顏色款式都比較莊重的衣衫備著。
等到冊書送來時,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換上新衣出來迎接。
冊書原本應該是從禮部發出的,但池長庭總不能自己給自己女兒送冊書,便由底下的禮部侍郎送來。
頒發重要詔書時,皇帝通常會派個身邊親信的人隨行,以示重視。
這個人通常是皇帝身邊的內侍,但這次隨行而來的人卻讓人有些意外。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