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還是對大明充滿信心的,他自認為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蘇璟則是搖頭道:“牛懿,我剛才可是說了,或許辦法可行,但執行不下去。”
朱標還是太單純了,這種人,有些可愛,但同時也相當的淒慘。
“為什麼?蘇師,大明現在不正在欣欣向榮的發展麼,怎麼就執行不下去呢?”
朱標反問道,他的情緒有些激動。
但很快他就一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立刻道:“對不起蘇師,學生不該如此和您說話的。”
“你老師我像是在意這些的人,你這態度很好。”
蘇璟誇讚道:“就應該如此,記得我和你說過,要做到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麼,你又沒辱罵我,隻是提出自己的疑惑,沒什麼不對的。”
尊師重道是好事,但朱標並喜歡尊卑有彆。
“學生明白了,還請蘇師解惑。”
朱標鬆了一口氣,點點頭道。
蘇璟看向朱標,反問道:“你以為建立公信力是一件什麼簡單的事情嗎?”
“說白了,公信力是讓百姓信任,但土地兼並的事情都解決不了,又何談讓百姓信任呢?”
土地兼並!
蘇璟一句話,直接就讓朱標當場傻住。
是啊,土地兼並的問題都無法解決,百姓賴以為生的土地都不能保證,又怎麼能百姓信任呢?
徐徐圖之,怕是徐徐讓百姓越發的不信任吧。
還是得官紳一體納糧!
朱標心中再度下定決心,這事得推行啊!
但蘇璟接下來的話,又給了朱標一記重重的打擊。
“其實就算是土地兼並,那也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而已,即便真解決了土地兼並的問題,也無法保證公信力的形成。”
蘇璟淡淡的說道,十分的隨意。
朱標神色一變,追問道:“蘇師,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大明就真的做不到嗎?”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封建君主專製。”
蘇璟平靜的說出了答案:“想要公信力,其實就是需要權力的透明,但是封建君主專製製度下的中央集權,無法滿足這一點。”
“從秦朝大一統開始,一整套封建君主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的建立,在之後的朝代中不斷的發展。”
“西漢時,漢景帝削藩,平定七國三亂,漢武帝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
“隋唐時,三省六部製,避免臣子專權,科舉製又吸納人才,擴大統治階級的基礎。”
“北宋時,杯酒釋兵權將地方的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
“元朝又設立中書省行省製度,為了保證政令能統一執行。”
“這些過程中,都有一個特點,你看明白了嗎?牛懿。”
朱標仔細聽著蘇璟的話語,默默的思考著。
但他並沒有看出其中的特點,隻覺得好像隱隱的知道了什麼,卻又無法說出來。
蘇璟也沒等朱標回答,自己說道:“那就這些所有的改製,都是自上而下的,是君王為了自身的權力集中在手裡才做的。”
“這樣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君王自身,代表了一切的權力,但這個權力,又無法受到監管。”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明尋常百姓若是殺人,則殺人者當償命。”
“當若是大明的皇子殺人呢?天子一句話便可以免其死罪,所有的權力,不過都是天子本人的意誌。”
“同樣的,到了地方,你說那些官員會不會學習天子?”
“這樣的大明,你覺得能有公信力嗎?”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話永遠都隻是說說而已,當不得真的。”
蘇璟侃侃而談,而朱標則是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因為蘇璟說的話,那是半點沒錯的。
他想了想,自己的弟弟們若是做了殘暴之事,傷害了百姓。
父親朱元璋若是懲治,他自己也會去護著自己的弟弟們的。
至於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弟弟,兄友弟恭這是最基本的。
這時候的百姓麼.
朱標的內心深處,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自己所謂的憂民愛民,是真的嗎?
事實上,正如朱標此刻所想的那樣,在未來,他的二弟朱樉在成年之後就藩為秦王之後,多行惡事,荒唐無度,在宮中大興土木工事、勞民傷財,不從父命。
因此招來了朱元璋的斥責和不滿,甚至將其召回了京城。
最後還是朱標勸說,這才免了責罰,放朱樉回去了。
然而,最後的朱樉,還是被三名老婦人毒死了。
對於自己的弟弟犯錯,朱標就沒有那麼憐惜百姓了。
“所以呢,不要想了,這事從一開始就不可能了。”
蘇璟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落葉,起身就欲離開。
這種無解的事情,也就是和自己徒弟閒聊才說說了。
隻是朱標還愣在原地,沉浸在蘇璟的話語中無法自拔。
他在思考,如果按照蘇璟的說法,讓天子的權力受到監督呢?
這個想法剛一冒出來,他便立刻掐滅了。
大明天子都要受到監督,那這個天下還是他朱家的嗎?
根本不可能!
這就是一個無法解開的困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