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的不準確,隻能自己打補丁了。
沒有戰亂和天災?
朱標一時間有些想不到了,但蘇璟沒著急催他,他也就慢慢的想了一會。
“貪官汙吏。”
憋了半天,朱標又給了一個答案。
蘇璟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貪官汙吏固然可恨,但終究是違背律法之事,報應不爽,隻要抓了,百姓還是會拍手叫好的。”
“但有一件事,它一直存在,從未消失,曆朝曆代都在法條內,卻依舊讓百姓無比的痛恨。”
聽著蘇璟的話,朱標這些真有些宕機了。
這是什麼事?
百姓痛恨不已,但從來都在法條之內。
朱標想半天,愣是沒想到,隻能朝著蘇璟問道:“還請蘇師點明。”
蘇璟微微點頭,隻說了兩個字:“徭役。”
徭役!
聽到這個,朱標立刻怔住。
但片刻之後,他就朝著蘇璟說道:“蘇師,徭役自古以來便有,無論是軍役還是雜役。若無徭役,國家都無法存在啊!”
一個國家,總有人要去當兵,不然如何抵禦外敵?
一些公共工程,沒有徭役也無法完成的。
在朱標看來,徭役便是理所當然之事,苦肯定苦,但這也是為了百姓能生活的更好。
蘇璟看著朱標,也沒有太意外朱標的回答。
畢竟徭役這東西,周代便已經有記錄了,之後封建王朝出現,一直到現在的秦朝,那就沒斷絕過。
一樣製度能從古至今延續到現在,必然有其不可替代性。
朱標作為一個明代人,有這樣的認知,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蘇璟淡淡道:“你說的都沒錯,但這和我說的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因為它重要,百姓就不能痛恨了嗎?”
蘇璟的反問簡單而直接,直接把朱標乾懵了。
沒錯,徭役對於封建王朝統治者而言很重要,所以一直存在,即便王朝更迭,這一條也也一直延續。
但這和徭役被百姓痛恨,並沒有任何的因果關係。
朱標開口想要繼續反駁,想要從百姓不那麼痛恨的角度回答。
但他的手邊剛好是秦漢的史書,漢高祖劉邦便是因為帶人服徭役延誤了工期,為了求生直接起義。
都能直接逼的百姓起義造反了,又怎麼能說百姓不痛恨呢?
“蘇師說的沒錯,百姓的確痛恨徭役。”
朱標回答道,但明顯有些萎靡的狀態。
徭役不好,但又不能沒有。
這事,朱標隻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處理。
蘇璟看著朱標,也大概能猜到自己這個學生的想法。
整日憂民,但真遇到了問題卻解決不了,自然是無比難受的。
“牛懿,走,跟我出去一趟。”
蘇璟朝著朱標說道,又不忘對朱橚道:“牛肅,你先在家好好看書。”
“是,蘇師。”x2
朱標和朱橚兩人點頭,各自按照蘇璟的吩咐做事。
出了家門,蘇璟便帶著朱標往河邊直奔而去。
也沒有太遠,大概一炷香多點的時間,兩人便到了河堤旁。
此時雖然是早上,但人已經有不少了。
都是附近的農民,被征調過來加固河堤的。
他們用自帶的扁擔和挑簍,將一塊塊的泥土砂石運過來,不斷的往複。
而在一旁,則是監督他們的官兵。
“你看到了什麼。”
蘇璟和朱標兩人站在河堤不遠處,蘇璟問道。
朱標如實回答道:“百姓在服役,加固河堤。”
蘇璟又問:“那你看他們手裡的工具,是哪來的?”
“自然是自帶的。”
朱標立刻回答道,這都不用想,因為這些百姓的工具,各色各樣,沒有統一的標準。
“好!”
蘇璟點頭道:“那就繼續在這看著。”
蘇璟沒解說什麼,隻是讓朱標在這看著。
朱標點點頭,蘇璟讓他看,那他就繼續看。
服役的百姓沒有任何的停歇,一趟接著一趟的運送的泥土砂石。
因為一旦停下,便會招來打罵。
哪怕是慢點,也一樣難逃監工的法眼。
朱標看著有些難受,他從未見過這般的服役景象。
時間緩緩的過去,日頭慢慢升起。
轉眼便到了晌午。
“好了,現在可以停了,半個時辰後繼續。”
監工朝著一眾服役的百姓喊了句,便自顧自的離開了。
這是吃午飯的時間了。
遠處的蘇璟和朱標依舊看著,看著那些服役的百姓從懷中掏出乾糧,就地吃了起來。
渴了的,就去河邊撈點對付下。
“牛懿,你覺得他們的乾糧是哪來的?”
蘇璟此時又朝著朱標問道。
朱標沉著臉回答道:“自帶的。”
“那麼,他們有報酬嗎?”
蘇璟平淡的說道。
“沒有。”
朱標搖頭。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嗎,為什麼百姓痛恨徭役?”
蘇璟淡淡道。
事實勝於雄辯,這大明朝初期的徭役,相對而言已經屬於比較輕鬆的了。
官兵監工雖然嚴苛,但也沒有到直接下狠手的地步。
中午吃飯也給了半個時辰休息的時間。
但讓朱標這麼看來,內心覺得徭役真不是東西!
這些百姓大多都是農民,之前一直下雨,不好乾農活。
現在好不容易天好點了,卻因為徭役兒過來加固河堤。
不僅如此,還要自帶工具和乾糧。
免費的勞動,擠占自己乾農活的時間,還要遭到打罵監督。
這就是徭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