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智豬博弈
蘇璟不斷的講述著,朱標手下的筆不曾停歇。
“呼~”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蘇璟輕吐一口氣道:“好了,差不多就這樣了,我說的都是理論,具體亞如何執行,你們還得根據具體情況來操作。”
現代的稅務審查和明代的稅務審查內容肯定是不同的。
蘇璟剛說的也快,腦子裡有的都是全部倒出來了。
有些部分,肯定是對於老朱來說不適用的,但是核心的方式方法還是在的。
畢竟,以現代稅務的複雜程度來說,這明代的稅務,隻能說相當的簡單了。
反正蘇璟能教的也隻有這麼多了。
“老大,你都聽懂了?”
朱元璋有些茫然的問向一旁的朱標,他真的是很多東西都沒明白。
“父親,孩兒大概聽懂了一半。”
朱標如實回答道。
這也就是他了,整日跟著蘇璟學習,不少對於朱元璋來說是新詞,但他早就被科普過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隻懂了一半左右。
“一半?”
朱元璋眼睛瞪得有些大,沒想到朱標也隻懂了一半。
“放心吧,大叔,一半足夠了。”
蘇璟笑著安撫道。
他知道朱標不懂的部分是哪些,那是明代沒有的東西,自然是懂不了的。
“嗯,父親,我認為蘇璟所教導的稅務審查若是落實,那這個問題,肯定很難再出現了。”
朱標認真的回答道。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話,頓時也放下心來。
自己沒聽懂沒關係,隻要自己的好大兒朱標聽懂了就行了。
“好,那老大,你先跟我回去,等處理好了這事,再回來。”
朱元璋朝著朱標說道。
這全國稅賦的大案,朱標這位太子可不能缺席。
同時,稅務審查的建立,也需要朱標的主導。
畢竟,剛才聽懂的就隻有朱標了。
“是,父親。”
朱標立即點頭道。
隻是,他剛答應完朱元璋,便立刻朝著蘇璟道:“蘇師,學生回家,還望蘇師準予。”
儘管父親朱元璋的話必須聽,但朱標還是堅持朝著蘇璟詢問。
蘇璟笑道:“這種事何必問我,回吧。”
在蘇璟看來這隻是尋常之事,但在老朱的眼裡,自己的這個大兒子,對於蘇璟的尊敬,真是僅次於他的父親了。
這是件好事,但同時也是件壞事。
明月皎潔,如同一麵玉盤高懸。
夜色下,老朱一家人踏上了回皇宮的路。
即便是連夜,朱元璋依舊要回去。
因為稅收的事情,已經觸及到了老朱的底線。
全國上下的負責稅賦收繳上交的官員,有多少人知道這空印的事情,又有多少人參與了其中。
這些,都是老朱迫切想要知道的。
作為大明的皇帝,那是權力的至高主宰,而手下人做的事情,竟然可以瞞著他,而且瞞的如此之久。
老朱第一次在登基之後感受到了皇權的威脅。
即便是北元餘孽一直都未被徹底清剿,朱元璋也從未將之認為是威脅朱家統治地位的大患。
這可是大明剛剛開國啊,這些人的膽子,真是太大了。
幾輛馬車迅速
彆院內。
蘇璟抬頭賞月,並沒有意識到因為自己,大明的空印案要提前爆發了。
“牛肅,不用收拾了,明天我叫人來弄。”
看到一個人留下的朱橚正要去收拾碗筷,蘇璟直接喊住了他。
“是,蘇師。”
朱橚點點頭,也停下了手頭的動作。
朱元璋把朱標帶走了,但並沒有帶走他。
“怎麼,伱也想回家嗎?”
蘇璟朝著朱橚說道:“如果想家的話,回去也是不礙事的,我這裡可不是牢房,不需要一直在的。”
考慮到朱橚才九歲,蘇璟其實覺得老朱這人做事還是挺不地道的。
這全家人都走了,就留了一個九歲的孩子留著,屬實有些過分。
“沒有,學生不用回家。”
朱橚立刻道:“在蘇師這裡學生過的很充實,其他人羨慕還羨慕不過來呢。”
這原本朱橚的感覺還沒有那麼的濃烈。
但就是在朱元璋和一眾兄弟麵前解了道簡單的數學題,這就讓朱橚意識到,蘇璟所教導的東西,那絕不簡單。
即便隻是用來當做研究工具的數學,也是無比的博大精深。
“行吧,既然這樣,我也不說什麼了。”
蘇璟淡淡道,轉頭又看向了月亮。
雖然今天中秋的月亮很圓,是非常適合天文觀測的日子,但蘇璟並沒有什麼觀測的想法。
有時候,生活還是要有一點想象的空間,要有一點浪漫的色彩的。
“蘇師。”
朱橚的聲音響起。
“嗯?什麼事?”
蘇璟有些訝異道。
朱橚說道:“今日聽蘇師講博弈論,學生總覺得似懂非懂,想要向蘇師請教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實在困惑。”
蘇璟講課的時候,朱橚大多數時候都是沉默的。
這是他的習慣,聽課時認真仔細的聽講,之後再深入的思考,有了問題隨即提出來。
不過這一次,朱橚對於這囚徒博弈的理解,卻沒有很到位。
猶豫了一會,他總算是開口問了。
蘇璟坐直了身子,看向朱橚道:“沒事,有困惑是正常的,其實今天講囚徒博弈的時候,我的確還是有些東西沒說完全的。”
朱橚認真道:“請蘇師解惑。”
蘇璟笑道:“我今天原本說的是囚徒博弈,那現在我就換一個,智豬博弈。”
“假設豬圈裡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製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誰按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按鈕和豬食槽在相反位置,按按鈕的豬要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並且喪失了先到槽邊進食的機會。”
“若小豬先到槽邊進食,因為缺乏競爭,進食的速度一般,最終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比率是6∶4;若同時到槽邊進食,大豬進食速度加快,最終大小豬收益比是7∶3;若大豬先到槽邊進食,大豬會霸占剩餘所有豬食,最終大小豬收益比9∶1”
“現在問你,如果大豬和小豬都是聰明的,它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等待還是行動?”
蘇璟緩緩的將智豬博弈的內容說出,這是前世他上經濟學課程的時候導師講過的一道經典例題。
即便到了現在,蘇璟也依舊記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