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朱元璋叫了聲好,隨即便開始翻看了起來。
宋濂和王褘靜靜的站著,什麼都沒有說,就默默的等待著朱元璋翻看《元史》。
兩人的心情是忐忑的。
雖然《元史》已經編纂完成,但真正能拍板的不是他們,而是朱元璋。
對於上一個朝代元代的曆史記錄,一方麵要客觀詳實,另一方麵又不能讓朱元璋覺得有誇讚之嫌。
這其中的度,都需要宋濂和王褘來把握。
元朝去其他朝代不同,那是韃子統一了漢家江山,有些描述,就得斟酌著來了。
朱元璋看的很仔細,因為這是他親自下詔讓宋濂和王褘主修的。
對於個新王朝而言,上一個王朝的曆史,具有相當大的借鑒意義。
沒有誰是生來就會治理國家的。
每一個新王朝的誕生,必然建立在舊王朝的覆滅之上。
以史為鑒,警惕上個王朝滅亡的原因,才能讓新王朝更好的延續下去。
對於老朱這種想要讓大明千秋萬代都掌握在朱家手中的皇帝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雖然好像是個皇帝,都想千秋萬代。
足足一個多時辰,朱元璋這才大略的將《元史》翻看完畢。
一開始是挺仔細的,不過後麵的速度明顯越發的快了起來。
因為越到後麵,老朱便越發的熟悉。
這元朝的覆滅,就是他親身參與的,能不清楚麼。
朱元璋合上了手中的《元史》,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窩,感覺有些累。
宋濂和王褘非常的緊張,不知道朱元璋對於這個《元史》到底是什麼樣的評價。
如果隻是發回重新編纂就還好,就怕出現一些朱元璋無法忍受的問題。
“嗯,宋提舉,還有王通判,你們這《元史》修的相當不錯,朕很欣慰。”
朱元璋朝著二人點點頭道。
“陛下詔令,臣隻是做了該做的事情。”
宋濂立刻回答道,內心也鬆了一口氣。
王褘也是立刻道:“臣儘力而已,陛下滿意就好。”
儘管朱元璋很滿意《元史》,但兩人還是不敢有絲毫的放鬆,依舊保持著恭敬的樣子。
朱元璋看了兩人一眼,說道:“修《元史》乃是大功勞,朕應該恩賜你們,你們有什麼要求,可以和朕提。”
王褘有些激動,正要說話,宋濂已然開口道:“為陛下修《元史》,乃是我等之大幸,不敢奢求恩賜。”
對待朱元璋,有功千萬不能挾報。
宋濂現在算是搞明白了,朱元璋給的才能要,還得是主動給的。
其他的,千萬不要在他麵前有什麼彆樣的想法。
這恩賜自己提隻是客套話,可當真不得。
朱元璋微微點頭,對於宋濂的回答很是滿意,說道:“不論如何,朕不會抹殺你們的功勞,這樣吧,朕封宋提舉為翰林學士承旨,王通判為翰林待製、同知製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聽到這提拔的賞賜,宋濂和王褘臉上露出震撼之色,立刻朝著朱元璋跪了下來:“臣謝陛下恩典!”
翰林學士,那是唐玄宗時設立翰林學士院,有翰林學士六人。
唐憲宗正式常設翰林學士承旨,為翰林學士之長,職權尤重,多至宰相,然猶為職銜,例由他官兼任。
此後,翰林學士承旨作為翰林學士的首領,不是單純起草詔令,而是在禁中職掌機密,是唐朝實際上的宰相,被稱為“內相”。
當然,在現在的明朝,翰林學士承旨肯定不是算不上宰相,但也算得上是高位了。
這不久前,許多人都還在猜測,太子朱標去了蘇璟那裡學習,是宋濂失寵的表現。
現在看來,好像事實和那些人猜測的並不相同。
隻能說,朱元璋的心思,並沒有那麼容易猜。
“這是你們應得的。”
朱元璋看向兩人道:“對了,宋提舉,太子現在就在大本堂,你是他的老師,也許久未見了,可以過去看看。”
朱元璋突然的話語讓宋濂立刻驚醒。
這是什麼意思?
宋濂可不相信朱元璋這是隨口的關心,一旁的王褘也有些驚訝。
“臣知道了。”
宋濂俯身行禮,和王褘緩緩離開了奉先殿。
奉先殿外。
王褘迫不及待的朝著宋濂問道:“景濂兄,這陛下讓你去見太子的意思是?”
宋濂看了王褘一眼道:“子充,我說過了,不要有一些莫名的想法,陛下什麼都知道,你跟我去見過太子就明白了。”
王褘點點頭,然後跟著宋濂一起來到了大本堂外。
此時的大本堂內,朱標儼然就是一個老師,他細心的講述著,在他的身旁坐著的是認真學習的皇子們。
“現在我們說到了產業鏈,產業鏈的構成包括”
宋濂和王褘並沒有第一次時間進入大本堂內,而是在外聽著朱標的講課。
有趣的是,文原吉和範顯祖兩人此刻並不在。
聽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宋濂朝著王褘問道:“子充,現在你作何感想?”
王褘歎了口氣道:“景濂,這蘇先生究竟是何人物?”
他早在至正年間的時候就做過南康府同知,是真正做過管理類工作的,並不是隻會死讀書的儒生。
朱標講述的內容,王褘不能全聽懂,但也能明白一些。
文原吉和範顯祖所言,隻能說太片麵了。
太子朱標確實沒有學習儒家經典,也沒有學習聖賢之言,但朱標講述的內容,也絕稱不上旁門左道。
相反,他聽從了其中的經世之意。
隻不過,有一件事文原吉和範顯祖或許說的沒錯。
太子朱標若是一直這麼下去,儒學在其心中的地位必會下降。
但就在剛才,朱元璋的提醒,已經讓王褘意識到,這不是自己能夠乾預的事情。
宋濂撫須道:“此事子充還是不要再問了,等陛下想讓你知道的時候,你自會知道。”
“我明白了,多謝景濂兄先前的勸阻,否則我是要闖大禍了。”
王褘朝著宋濂拱手謝道。
宋濂擺擺手:“好了,此事到此為止吧。”
說完,宋濂便邁步進入了大本堂中。
“宋師!”
朱樉一眼就發現了宋濂,當即喊道。
朱標轉身,亦是看見了宋濂,他十分尊敬的行禮道:“學生拜見宋師。”
即便跟隨蘇璟學習了一段時間,但真正教導朱標時間最長的還得是宋濂。
朱標不是什麼薄情寡義之人,宋濂的師恩他還是記在心裡的。
宋濂見狀,頗為欣慰道:“太子殿下沒有忘記老臣,老臣感激萬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