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從百姓的角度上去解釋了這件事。
蘇璟吃了口菜,說道:“有一定的道理,但《史記》為何要這樣記載呢?作為一本記錄曆史的典籍,難道不應該公正客觀嗎?”
不同於百姓的說法,史記那是官方的記載。
朱標想了想說道:“也許這件事是真的呢?赤帝白帝之說,學生以為是有可能的。”
終究是還是科學學的時間太短了。
蘇璟看著朱標繼續問道:“那我再問你,這赤帝白帝的說法,是劉邦斬完白蛇之後就有了呢,還是後來才傳出來的。”
“說的直白點,赤帝白帝是劉邦親口對彆人說的嗎?有旁觀者嗎?”
朱標搖頭道:“蘇師,這肯定無從得知了。”
漢朝的事情,距離現在都過了千年以上了。
蘇璟笑道:“所以,我們不論真假,想想這件事記載在《史記》上,對於漢高祖劉邦有什麼好處嗎?”
不論真假,隻想好處。
朱標被蘇璟這波操作搞的又有點迷糊了,但他還是照著蘇璟的思路想了下去。
“蘇師,學生懂了,這是讓天下百姓都認可漢高祖,漢高祖乃是天命之人,大漢的建立是命中注定。”
朱標興奮的朝著蘇璟說道。
但隻是片刻之後,他又道:“可是《史記》完成的時候,是漢武帝時期啊。”
“這時候的漢高祖劉邦,早就死了。”
劉邦死了,還要這認可有什麼用呢?
蘇璟說道:“但劉家還在,漢高祖劉邦越是神秘,越是天命所歸,那劉家的位置就越發的穩固。”
“漢武帝就真的隻是為了讚揚他的曾祖父劉邦嗎?皇帝這個位置,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劉家的位置。
也就是皇帝的位置。
天下共主的位置。
朱標隻覺得心神一震,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在蘇璟的講述下,卻是蘊含著如此的深意。
但偏偏仔細想,和蘇璟講的是一般無二。
“所以,蘇師,這也叫做迷信嗎?”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搖頭道:“這叫製造迷信,用這樣的手段,去控製愚昧的百姓,穩固自身的地位,這可以算得上一種輿論的用法,儘管看起來時間跨度有些長,但效果卻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的成形。”
“配合上其他的手段,比如白馬之盟,定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讓劉姓成為正統,直到現在,我們不還是自稱漢家天下麼。”
“你說說,這劉家是不是有夠高瞻遠矚的,大漢距離過去都這麼多年了,我們還叫自己漢人呢,明明是始皇帝嬴政創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但現在沒人說我們是秦人吧。”
蘇璟侃侃而談,這些東西倒不是他在什麼正統的曆史讀物上看的。
前世各種亂七八糟的解讀太多了,蘇璟偶爾也會看看,覺得有點道理的就記在腦子裡了。
這會用來和朱標吹吹逼,那是正合適。
果然,聽著蘇璟的話語,朱標的臉色已經變了。
漢人這個稱呼,朱標此前還真的從未想過。
聽著蘇璟這麼細細道來,仔細的想象漢朝的那些事,竟然真是如同蘇璟說的一樣。
這輿論,竟然還等有如此厲害的作用嗎?
“蘇師,那到底該如何控製輿論呢?”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聽了這麼多,朱標心中對於輿論的重視,已經非常大。
“想要控製輿論,那這個事就得細細講了,一時半會怕是說不完。”
蘇璟繼續吃著,淡淡的說道。
前世作為上市公司的ceo,遭遇到的各種公關危機那是不少的。
在這一方麵,蘇璟還是有著不少經驗的。
不過,明朝和蘇璟前世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彆。
這想要說明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朱標立刻朝著蘇璟拱手道:“還請蘇璟教我。”
“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蘇璟知道,這朱標又來勁了。
自己隻要但凡扯點東西,朱標聽著都想學。
好在蘇璟也習慣了,學就學吧。
但吃飯是大事,先吃飯才能有後續。
“是,蘇師。”
朱標立刻扒拉起了飯菜,速度相當快。
……
此刻的奉先殿內。
李善長正站在朱元璋的麵前,看著朱標所寫的以工代賑的基建方案。
朱元璋對於這個方案,那也是認真思考過。
但民生這方麵,並不是他最擅長的。
搞錢這件事,主要是李善長在負責,而朱標的方案裡,錢糧是最重要的。
“怎麼樣,善長,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朱元璋朝著李善長問道。
李善長拱手回答道:“啟稟陛下,太子殿下的建言,臣以為尚且不妥。”
“嗯,說說看,都是什麼地方不妥。”
朱元璋也沒什麼表情變化,隻是詢問道。
李善長說道:“以工代賑肯定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這一點在之前的賑災中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檢驗。”
“但像是修路鋪橋這樣的事情,也用這樣的辦法,臣以為行不通。”
“大明治下,的確有頗多窮苦百姓,但若是想要采用這以工代賑的辦法,甄彆百姓的情況已經是個大工程了,下麵的官吏難免有彆有用心之人。”
“更何況如今國庫尚不充盈,陛下還需用兵,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糧來做此事。”
“臣以為,此等修路鋪橋之事,還是從當地征收徭役來的直接。”
李善長那是有理有據,直接將朱標的辦法給反駁了。
他低著頭,表情嚴肅認真,就好像完全是為了大明著想一般。
朱元璋聽完之後,沉默了一會,問道:“善長,此事當真不可行嗎?”
李善長恭敬道:“陛下恕臣無能,實在是沒有辦法。”
“好,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擺擺手,直接讓李善長下去了。
李善長剛走,他的臉色就微微沉了下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