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朱標,家大業大,被朱元璋寄托了厚望。
注定無法和他一樣瀟灑。
“學生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朱標無比認真的說道。
“行了,還有什麼事嗎?”
蘇璟笑著問道。
原本朱標問的啥都忘記了,一下子扯得有點太遠了。
朱標說道:“蘇師,這農稅改革,是開源的辦法,那節流呢?”
“現如今,大明的軍費開支巨大,這部分總不能少吧。”
北元餘孽尚在,這可一直都是大明的心頭大患。
雖然才有了一場大捷,不過這一場戰爭,對於錢糧的消耗那也是巨大的。
同時,因為此時尚處開國期間,男丁的數量有限,沒有那麼多的兵。
即便是打了勝仗,軍隊的數量依舊是減員的。
屯兵練兵這件事,也是大明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這些對於糧草的消耗,同樣是巨大的。
蘇璟笑道:“現如今的大明,剛經曆戰亂,人口凋零,一邊要用兵,一邊要練兵,開墾荒地的男丁是大大的不夠的,這是現實情況對吧。”
蘇璟一句話,就把用兵和農業生產的關係聯係到了一起。
說到底,還是得有人。
打仗要人,種地那也是要人的。
還得是青壯年的勞力,老弱病殘可不行。
“蘇師說的有理,的確是這樣的。”
朱標點點頭。
人口對於大明來說,是一個相當嚴峻的問題。
隻有人夠多了,勞動力才足夠多。
“所以呢,我先前所說的改稅為租,其實也就是刺激人口增長的一個辦法,人頭稅現在不收了,老百姓身上的擔子自然是輕了,那麼他們生育的意願也會強烈一些。”
蘇璟淡淡道:“不過,就算是現在大明的適齡男女鉚足了勁生孩子,等到這些孩子成年,起碼還得有十幾年的時間。”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效果不大。”
改稅還能促進生育。
朱標明顯是怔了一下,但仔細想想,蘇璟說的還真有道理。
對於百姓來說,生孩子是需要考量的。
蘇璟當然也不是張口就來,這清朝實行了官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之後,很快迎來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長。
這一點,是有曆史印證的。
當然,朱標並不知道,但他相信蘇璟。
“蘇師此言有理,但現在的大明,又該怎麼做呢?”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問題都被蘇璟給說出來,如何解決?這才是朱標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
蘇璟微微一笑道:“其實很簡單,咱們大明現在有數萬甚至十幾萬的軍隊,可以調用。”
數萬?
十幾萬?
蘇璟這話,頓時讓朱標呆住了。
“蘇師,大明什麼時候多出來這麼多軍隊了?”
朱標是真的搞不懂了,大明的軍隊,他這個太子門清。
不僅僅是數量,還包括了建製和各地的分布情況。
蘇璟所說的這十幾萬的軍隊,難不成是天下掉下來的不成?
蘇璟笑道:“牛懿,你啊,思路還是太局限了,我什麼時候說過要用自己人打仗了。”
不用自己人?
朱標再度驚住,蘇璟的思路總是讓他有些跟不上。
“可是蘇師,不用自己,那還能用誰呢?”
朱標依舊是疑惑不解。
蘇璟搖頭道:“你怎麼就這麼軸呢,這元朝餘孽雖然北上了,但咱大明境內,可是還有不少蒙元韃子的。”
“把他們用來打仗多好,死了也不心疼。”
此話一出口,朱標立刻反駁道:“蘇師,學生不明白。”
“有什麼不明白的?”
蘇璟反問道。
朱標說道:“這蒙元韃子與我漢人有著血海深仇,殘暴不堪,怎麼能用他們打仗呢?”
樸素的價值觀在朱標的身上儘顯無疑。
漢人與蒙元韃子之間,那在不久前,還是激戰的雙方。
元末的戰爭,死傷無數。
此等家仇國恨,豈是輕易能夠洗去的?
蘇璟看著朱標如此義憤的樣子說道:“牛懿,你還是狹隘了,咱們當今天子就比你大度多了,大明的官員之中,也有不少是蒙古族的吧。”
“隻要是人才,當今天子都能用,國家大事麵前,個人的情緒不能有。”
聽著蘇璟的教誨,朱標低下了頭:“蘇師說的是,學生太不冷靜了。”
仔細想想,如今大明朝堂之上,的確是有著蒙古人的。
比如禮部侍郎世家寶就是蒙古族的。
用蒙元韃子充當士兵去打仗,也不是不行。
蘇璟繼續道:“我知道你史書看的多,漢唐盛世知道吧,想想這兩朝,有沒有用過外族士兵,外族士兵的作用又大不大。”
朱標回憶了一下自己看過的史書,片刻後點頭道:“蘇師所言極是。”
蘇璟還不忘打了個補丁道:“當然了,安史之亂這個例子比較特殊,有時間可以給你講講,這裡就暫且不說了。”
“你再想想漢朝的時候,對於那些甘願臣服的胡人都是怎麼用的?”
朱標思索片刻道:“胡人軍團身先士卒,每戰衝鋒在前,十分英勇。”
說到這裡,朱標也想明白了。
他雙眼放光道:“胡人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想成為漢人,隻有這樣,才能享受漢人能享受到的待遇。”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你能想到這一點就很好了。”
“現在咱們大明境內,蒙元韃子的數量不少,他們的地位也不高,若是有能夠讓他們變成漢人的辦法,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拚命呢?”
“用好這些蒙元韃子,那就是等於平白多了許多悍勇衝鋒的士兵。”
“甚至在軍費方麵,也能節省不少的開支。”
在蘇璟的描述下,這使用蒙元韃子當軍團的構思,簡直無比的美好。
隻是,此刻的朱標,臉上依舊有著疑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