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
有了胡惟庸的加入,這民報推行的速度明顯加快。
民報更成了讀書人幾乎人手一份的讀物。
百姓之間的普及,卻沒有那麼的容易。
說到底,還是得出錢。
這民報寫的又都是國家大事,尋常老百姓誰管這些,自己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
這樣的情況,讓胡惟墉很是著急。
他可是在李善長麵前親自討要了這個差事,這才開始,就遇到阻力了,可不是什麼好事。
與此同時,奉先殿內。
朱元璋的案前,擺放著的正是最新一期的民報。
這東西,既然要寫國家大事,肯定都是要讓朱元璋過目的。
“真是不錯,蘇璟的這想法,的確很妙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
了解國家大事隻需要買上一份民報足以,還是朱元璋想讓天下人了解的國家大事。
話語權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實在是太妙了!
朱元璋對於權力的欲望很強,這民報簡直完美契合了他的需求。
“什麼事啊,這麼高興?”
馬皇後手裡拿著一件大衣緩緩走來,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笑著說道:“妹子,快來看看,這民報如何?”
分享喜悅,馬皇後永遠是最佳的選擇。
“你先把大衣披上,馬上就要入冬了,真是一點也不知道添衣服。”
馬皇後絮絮叨叨,先把手裡的大衣給朱元璋披在了身上。
朱元璋也十分的配合起身,嘴裡笑嗬嗬道:“那不是有妹子你麼,這些事全靠你操持。”
朱元璋的馬屁,那是隻有馬皇後才能享受到的。
“重八,伱就直接嘴貧,最大年紀的人了。”
馬皇後一邊數落,一邊笑著說道。
這兩夫妻,即便拋去皇帝皇後的身份,那也是絕對的模範恩愛夫妻。
“嘿嘿。”
朱元璋聽著馬皇後的數落,臉上十分的高興,興奮的將民報遞給了馬皇後:“妹子,快看看吧。”
“好,我看看。”
馬歡後接過民報,掃了一眼。
“重八,這是?”
馬皇後有些詫異的問道,她看著這個民報,十分的好奇。
朱元璋笑著解釋道:“這叫民報,是蘇璟的想法,標兒大力的支持,我呢也就是現在應天試了試,現在也算是小有成果了。”
民報?
馬皇後還是有些疑惑,朱元璋也沒多廢話,當即就把朱標的回信拿了出來。
馬皇後仔細的看完,麵色驚歎道:“蘇先生當真是奇思妙想,這民報著實有趣。”
“若是能推行下去,大明百姓都能聽到朝廷的聲音,實在是大大的好事啊!”
隻是看了一遍,馬皇後便明白了這民報的作用。
若不是身為女子,在這大明朝堂之上,必有馬皇後的一席之地。
“是啊,我有時候也是真納悶了,蘇璟腦袋裡裝的都是什麼,怎麼淨是這些奇思妙想。”
朱元璋拿著民報,是怎麼都想不通。
馬皇後笑道:“重八,蘇先生那是天上仙人,你想不通那不正常麼,隻要他能一直為大明謀福,那就是好事!”
“還仙人?仙人就不會煉的假金丹了。”
朱元璋有些憤憤道。
彆看他在其他人麵前沒有表現過,但心裡對於蘇璟煉金丹這件事,還是很介意的。
畢竟,彆人煉的金丹朱元璋不在意,但蘇璟煉的,他還是很在意的。
要是吃了真的能長生,那該多好!
沒想到,隻是一個“騙局”而已。
世家寶之所以挨上一頓批,和蘇璟不無關係。
“重八,這就是你的不對了,蘇先生可是明明白白說了金丹無用了,你自己有小心思,還怪彆人?”
馬皇後雙手叉腰,看著朱元璋,臉上已經有了一絲怒容。
這可是讓朱元璋相當的吃醋。
“妹子,現在你都能為了蘇璟和我發火了嗎?”
朱元璋有些委屈的說道。
若是因為孩子的事情,朱元璋倒也能接受。
但現在是蘇璟!
“我說重八,你什麼時候心眼這麼小了,我那不是對蘇先生敬仰麼,你冤枉人家還擱著委屈起來了?”
馬皇後哭笑不得,真是拿朱元璋沒一點辦法。
在這沒有旁人的時候,誰能想到殺伐果斷的朱元璋還是這一麵?
“那我說的也是事實,蘇璟這小子,整天搗鼓些莫名其妙的玩意,有這功夫,還不如多給朕搞點狼憲這樣的武器出來呢。”
朱元璋有些憤然道。
大明用兵很多,打仗很多。
能增強戰力的東西,在朱元璋這裡就是個頂個的好東西。
無論是望遠鏡還是狼憲,那都是讓朱元璋拍手稱讚的。
“行了,人家蘇先生要忙的事情多了,不要強求。”
馬皇後說道:“這又要快到冬天了,可得來場瑞雪啊。”
冬天!
在古代,這個季節對於大部分窮苦百姓永遠都是一個難捱的時間。
熱量變成了每個人所必須的東西,除了吃之外,還要備上足夠的熱源以及禦寒的建築和衣物。
彆看這些東西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是很普遍的存在。
在對於明代的百姓來說,已然有許多是處於短缺的狀態。
路有凍死骨這件事,是寫實,不是誇張。
“是啊,冬天就要到了。”
朱元璋點點頭,神色有些凝重。
穿不暖的滋味,他是懂的。
此時他又想起了蘇璟的蘇氏布行,考慮到窮苦百姓囊中羞澀,以成本售賣一些布料。
蘇璟這樣的商人,比那些捐錢施濟的家夥,可要好上太多。
蘇璟是始終如一,長期供應,而那些捐錢施濟的家夥,不過是偶爾圖個名聲而已。
……
誠意伯府。
劉伯溫的手裡,也多了一份民報。
如此大規模的宣傳之下,劉伯溫的手裡有便很正常了。
看著民報上的內容,劉伯溫的神色微變。
這上麵都是國家大事。
“你是在哪買到的?”
劉伯溫朝著帶來民報的管家問道。
管家立刻回答道:“回老爺的話,我今天去采買,就在西邊集市外,有人叫賣,說是民報,專門給百姓看的邸報,我就買了一份。”
“多少錢呢?”
劉伯溫又問道。
管家回答道:“倒也便宜,五文錢一份。”
“對了,我聽說在這府城內,好多地方都能買到,不止一家在賣,生意相當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