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昺一愣,不是很懂。
但接過了朱元璋給的紙,掃了一眼後,他便明白了。
按照上麵的方法,做出來的就是肥皂。
“是,陛下,臣一定儘快做出來。”
張昺沒有遲疑,直接接下了朱元璋的旨意。
他也不管這辦法到底有沒有用,反正先按照這個做了再說。
交代完了肥皂的事情,朱元璋也沒逗留,直接走了。
張昺又仔細的看了好幾遍肥皂的製作辦法,為了保險起見,他決定自己親自動手做。
反正過程並不算複雜,所需的原材料也沒有多麼難得。
接連跑了三處地方,朱元璋也稍稍停下休息了一會。
除了朱標不回來的事,其他都和蘇璟有關係。
也沒休息太久,朱元璋來到了農學院。
玻璃溫室讓他眼前一亮,因為之前農學院的優異表現,楊思義申請的各項有關農學院的建設事宜,朱元璋基本就是掃一下就通過了。
他知道有玻璃溫室這麼個事,但來還是第一次。
“父皇!”
朱橚見到朱元璋過來,立刻過來行禮道。
“楊思義呢?”
朱元璋問道。
朱橚回答道:“楊尚書公務繁忙,大部分時間都是兒臣自己在這邊。”
楊思義作為戶部尚書,在這年關將至的時候,那真的是忙的不行。
因為主管大明的各項支出收入,這年終審核,肯定得把賬目盤清楚。
這會,戶部就是連軸轉的。
朱元璋微微點頭,也意識到自己問的話有些問題。
要是楊思義這個戶部尚書在這,那才奇怪了。
“老五,我聽說這玻璃溫室是你主張要做的,那你能給父皇講解一下嗎?”
朱元璋朝著朱橚說道。
自從朱橚回來,朱元璋對於朱橚的關注就多了許多。
沒辦法,朱橚實在是太亮眼了。
本來老三朱棡,在一眾皇子中算是相當出色的。
但朱橚回來之後表現的種種,朱棡真比不上。
朱橚還比朱棡小上好幾歲,這隻能說明,蘇璟這個老師,教導的真不錯。
“當然可以,父皇。”
朱橚點點頭,立刻就朝著朱元璋開始講解起來。
現如今的玻璃溫室已經投入了使用,各種反季節的作物也開始培育。
“這些是韭菜,這是青菜,這是黃瓜……”
一樣樣的反季節蔬菜,看的朱元璋那是相當的吃驚。
他是當過農民的,這不同時節生長不同的農作物,這點簡單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但眼前的這些蔬菜,分明是在顛覆他的認知。
朱橚講的很細致,從玻璃溫室的作用到如何種植這些反季節蔬菜,全都說的頭頭是道。
這些可不全是蘇璟教導的,種植方麵,尤其是實際種植,都是朱橚的自我學習和研究。
畢竟,蘇璟在種植上,毫無天賦。
朱橚運用蘇璟教導的科學研究辦法,配合上他的興趣和天賦,這才創造了眼前的景象。
朱元璋聽得很認真,農業一直以來,都是他最重視的行業。
所以農學院才會設立的如此簡單,許多需要的投入也很容易的就得到了批複。
農業重要,農業技術同樣重要。
如果不是因為起義,現在的朱元璋,可能還是個老農民。
不知不覺間,朱橚已經講了一個時辰。
但他依舊不知疲倦,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上,永遠保持熱情,這便是蘇璟最欣賞朱橚的地方。
“好了,老五,歇歇吧。”
朱元璋中斷了朱橚的講解,再繼續講下去,怕是今天都講不完。
“好吧,父皇。”
朱橚點點頭,意猶未儘的說道。
顯然,就說了這麼點,他還是不暢快。
朱元璋說道:“老五,蘇璟和你大哥,今年不能回來過年了。”
朱橚一愣,低頭道:“謝父皇告知兒臣。”
“老五,你認為你的老師蘇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朱元璋來了興趣,朝著朱橚問道。
朱橚抬頭看向朱元璋回答道:“父皇,兒臣以為,蘇師是一個真正的學士。”
學士?
朱元璋是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橚會對蘇璟有這麼一個評價。
“那若是你父皇我想讓蘇璟入朝堂,為大明效力呢?”
朱元璋又問道。
朱橚沉默了,朱元璋鼓勵道:“大膽說,這裡沒有旁人,父皇不會責怪你的。”
對於蘇璟入朝堂的事情,朱元璋自然是早就算計。
而他也知道,這件事,朝堂百官的看法,各不相同,或者說他們各懷心思。
想要找一個能不摻雜朝局形勢,單純的人來問問,還是比較難的。
朱橚,顯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兒臣以為,蘇師不應該入朝堂。”
朱橚回答道。
嗯?
朱元璋眉頭微蹙,但也沒生氣,好奇的問道:“老五,你為什麼這麼想?”
朱橚回答道:“因為蘇師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優秀的老師,他應該教導更多的人,而不是當官。”
彆看朱橚年紀小,但思想可一點都不小。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起來,說道:“老五,蘇璟知道你這麼看他嗎?”
對於朱橚的看法,朱元璋並沒有表達什麼讚同或是反對。
他隻是覺得十分的有趣。
朱橚搖頭道:“應該不知道吧。”
朱元璋起身,說道:“老五,蘇璟這樣的人,隻做一個老師太屈才了,他應該有更廣闊的舞台。”
“當然,父皇並不是說你說的不對,等蘇璟回來,繼續和他好好學習,朕對你的期待很高。”
朱橚立刻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努力跟著蘇先生學習,絕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橚,自語道:“蘇璟,你教學生的確有一套,就是太心口不一了。”
……
阿嚏!
遠在萊州府的蘇璟,突然一個噴嚏打了出來。
他揉了揉鼻子道:“誰又在背後說我壞話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