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猶豫片刻,說道:“標兒,不急,等我確定了再告訴你。”
這話再度把朱標搞懵,什麼叫確定了?
昨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父皇。”
想是這麼想,但還是得按照朱元璋的吩咐辦事。
朱標隨之離開,朱元璋坐在辦公椅上,想到蘇璟的事情,還是覺得有些煩。
“蘇璟,你小子,有本事一直憋著!”
朱元璋惡狠狠的說道。
……
另一邊。
牛府。
蘇璟剛剛起床,雖然身在他人的府邸,但他睡得那是相當的舒服。
處境再複雜,也得保持良好的心態。
再說了,這裡的待遇是真的相當不錯,啥都齊全,想要什麼,開口就行了。
“你家老爺呢?”
蘇璟隨便抓住一個傭人問道。
傭人回答道:“老爺有事出門了。”
“夫人和少爺也一樣是吧。”
蘇璟是又問道。
傭人點點頭。
“好,我知道了。”
蘇璟也不再問什麼了。
雖然之前已經想到了,現在也不過是確認一下而已,但真正得到肯定的回答,還是覺得內心有些悵然。
“造化弄人啊!”
蘇璟抬頭看了看天,又低頭搖了搖頭笑了:“也沒什麼,反正就這樣吧。”
簡單吃過早飯,蘇璟特意問了下,能不能出門。
並沒有任何阻攔,想出門就能出門。
看來自己並沒有遭受軟禁的待遇,這倒還不錯。
既然可以出門,蘇璟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就竄到了應天大街之上。
這裡比蘇璟上次來的時候,那可要繁華太多了。
作為大明王朝的國都,這裡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無論什麼,體量都是巨大的。
當然,最顯著的還是人口數量。
街道的人,真是相當相當的多。
溧水縣儘管因為有蘇璟所以發展還算不錯,但和這種首都城市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的。
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蘇璟自然是不會放過各種美食。
烤鴨、板鴨、鹽水鴨、粉絲、湯包……
但凡是看到的,蘇璟都得來一份嘗嘗。
前世蘇璟就經常在金陵城吃些小吃,此刻再嘗,味道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畢竟今人和古人之間的飲食習慣,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彆。
蘇璟感受最為明顯的,便是油脂。
油脂說白了就是熱量最直接的來源之一,特意將油脂烘去的菜肴,那是隻有富貴人家才會這麼吃的。
普通人的飲食,有油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還得是南京烤鴨啊!”
蘇璟將吸飽了鹵汁的烤鴨腿直接放進嘴裡,小甜鹹的味道在口腔之中肆意的流轉,鴨皮下豐潤的油脂,簡直就是美味的引爆器。
想不到還是得虧了朱元璋。
蘇璟迅速的將手裡的烤鴨消滅,內心頗有些感慨起來。
作為一個鴨子愛好者,蘇璟對於南京烤鴨的曆史也算有所了解。
早在南北朝的《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而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後,老百姓愛吃南京板鴨,皇帝也愛吃。
據說,老朱一天得吃一隻烤鴨。
宮裡的禦廚為了讓老朱吃的開心,自然也要研究鴨子的各種吃法。
烤製、叉燒等等的烹飪方法,便應運而生。
朱元璋也不是什麼敝帚自珍的人,宮裡的美食製作方法,自然就傳到了民間。
烤鴨這麼美味又易得便宜的東西,很快風靡。
真假蘇璟不是很清楚,反正南京鴨子烹飪的發展,和朱元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甚至之後的北京烤鴨,也是從南京烤鴨演變而來。
相較於北京烤鴨的片皮卷餅吃法,蘇璟還是更加的鐘愛南京烤鴨。
吃完了鴨子,蘇璟晃悠到了秦淮河邊。
現在的秦淮河夫子廟,可還沒有被圈成旅遊景點,裡麵也沒有各種門票閘機和網紅美食。
有的就是一條沿河的街道,各種叫賣的商家。
漫步在青磚鋪就而成的路麵之上,蘇璟的心情相當的愉快。
畢竟,上輩子自己來的時候,這裡全都是各種現代化的氣息。
不是說現代化不好,而是少了幾分意境和生活氣息。
來來往往的行人之中,不少都是身穿素色長衫,明明隻是開春,手裡卻拿著折扇,有錢的身上掛些金銀玉石的墜子腰牌,沒錢的就啥也沒有,突出一個簡樸。
最有趣的是,他們的頭上,基本都喜歡戴繡花帽子。
這些人便是讀書人,或者叫文人雅士。
畢竟是秦淮河邊,讀書人多也算是正常的事情。
一些亭台之內,還有著三三兩兩的讀書人交流著,或是念誦文章,或是吟詩作對。
蘇璟沒有附庸風雅的習慣,看到這些場麵,總是快步略過。
當然,絕不是因為這是明朝了,蘇璟腦海裡所記得的大部分詩詞都是唐宋,所以文抄公是當不成的。
隻是簡單的因為不想搞這些花裡胡哨而已。
繼續邁步而行,幾乎離開了夫子廟的範圍,蘇璟的眼前,多了不少花花綠綠的顏色。
“這位公子,看你是初來京城吧,咱們怡春苑的姑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來坐坐吧。”
一個老鴇來到了蘇璟的麵前,雖是半老徐娘,卻也風韻猶存。
蘇璟的腳步不由的停了下來,這京城的怡春苑和溧水縣的,到底有多少差彆,好像還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
“行,那我就進去瞧瞧。”
蘇璟可沒有什麼道德潔癖,逛逛看看而已,沒什麼不能去的。
“好咧,這位公子,樓上請。”
這種門口攬客的老鴇,必然是有眼力見的。
蘇璟,不是一般的客人,是個有錢人!
而此刻,一直跟蹤保護蘇璟的拱衛郎們,卻是犯了難了!
這怡春苑是什麼地方,他們都知道,蘇璟進去了,他們還怎麼保護蘇璟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