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大縱深作戰理論
阿嚏!
牛府內,蘇璟一個噴嚏打了出來。
他正在和朱棣講解著一些兵法的運用,說的那叫一個慷慨激昂。
前世作為一個熱武器愛好者,蘇璟扯扯這些兵法還是有點東西的。
比如十分經典的大縱深作戰理論。
依托於武器裝備的發展,這套由前蘇聯軍事家整合形成的大縱深作戰思想,對於熱武器作戰,還是很具備指導思路的。
當然,從現代明朝火器的發展水平來看,這大縱深作戰思想,依舊是超前的。
但不超前的話,又怎麼能在朱棣的麵前當兵法老師呢?
眼前的可是朱棣!
作為記憶裡的明成祖,蘇璟對於朱棣不敢也有絲毫的輕視。
讀書方麵朱棣不太行,但打仗他是真的在行。
朱棣的老師,不用說,全都是大明的開國名將,蘇璟雖然也是個軍事愛好者,但愛好者和實際領兵作戰的大將之間有多少差距,蘇璟心裡還是知道的。
所以,不能討論現在的兵法,得論未來的兵法。
“戰爭方式的變化,來自於武器的變化,而武器的變化則會導致作戰理論的更迭,火器已經出現,而未來的戰場,也必定是火器的時代。”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戰場,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完善的作戰理論支撐,兵團和部隊之間的戰鬥隊型中應建立突擊群、牽製群、預備隊以及火力群。”
“突擊群用於主要突擊方向上實施進攻:牽製群用於輔助突擊方向上作戰,其任務是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保障突擊群的順利進攻;預備隊用以完成戰鬥進程中突然出現的任務;火力群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障突擊群的快速突破。”
……
蘇璟侃侃而談,大縱深作戰理論,在他的口中不斷的朝著朱棣輸送著。
蘇璟並不擔心朱棣聽完之後能去實踐多少,因為現在的武器發展水平,製約了這個理論的應用。
畢竟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出現背景,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如今不過是大明朝剛剛建立,時間還差得遠的。
不過,此刻的朱棣,倒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蘇璟的描繪裡,雖然有些作戰,在朱棣看來難以做到,但這完備的理論體係卻深深的吸引了他。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明和蘇聯有一定相似的地方,都是一個巨無霸的大國。
那麼作戰的話,注定是正麵戰場為主。
所以,這大縱深作戰理論,還真是適用的。
朱棣認真的聽著,雖然腦海中有許多的疑惑,但這些疑惑之前,首先是要記住蘇璟說的內容。
足足說了一個時辰,蘇璟才將這大縱深作戰理論給朱棣敘述完。
當然,內容並不是很完整,因為蘇璟隻是愛好者,知道的就這麼多。
“好了,你先消化一下,之後有什麼問題再問我吧。”
蘇璟看向朱棣,淡淡道。
超越了時代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朱棣想要理解肯定是困難的。
比不過蘇璟對於這位未來的明成祖,還是很有信心的。
朱棣那是誰?
那可是創造了曆史,以一介藩王之身,孤軍直入應天府,成功登頂,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這樣的人物,天生就是打仗的料。
“是,蘇先生。”
朱棣回答道,隨即開始自發的理解蘇璟所教導的理論。
蘇璟則是坐在桌前品起了茶,慢慢悠悠一點也不著急。
在這牛府的幾天,蘇璟分析了自身的處境,目前來說,安全是肯定安全的。
畢竟是朱元璋安排的府邸,其他人是絕對不敢有任何小動作的。
但同樣的,之前對自己下手的家夥,肯定也不會再動手了。
離開?
朱元璋這邊雖然沒有表達出要囚禁的意思,但這是兩人各讓一步心照不宣的結果。
蘇璟暫時留下,朱元璋也不限製蘇璟的人生自由。
但如果蘇璟想走的話,一切就不好說了。
仁遠伯這個事,蘇璟現在也想明白了,朱元璋的封爵,都通過民報書報昭告天下了,已經是不容修改了。
這個時候,自己說拒絕,顯然是不現實的。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這要是這麼容易被駁了麵子,那豈不是平白失了皇家威嚴。
但蘇璟同樣知道,這爵位和官職,是兩碼事。
封爵製度,一開始是宗法製度,主要是皇帝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授予的榮譽稱號。
後來呢,漸漸的有功之臣也可以受封爵位,有爵位不等於有官職,有官職也不等於有爵位。
爵位可以世襲,而官職沒有世襲的說法。
雖然到了明朝,封爵的全部都是有功之臣,也有著加官進爵的說法,有爵位的,肯定都當官,還是大官。
但自己還沒當官,做一個隻有爵位的伯爵,未嘗不可。
至於為什麼不入仕,主要的原因還是皇帝是朱元璋。
彆看現在的老朱對自己不錯,但到了末年大殺朝堂眾臣的事情,蘇璟可是記得的。
開國分封了三十四位功臣,除去病死的,善終的幾乎沒有。
開國功臣啊!
這些可不是阿貓阿狗,下場都如此的淒慘。
蘇璟是有自我認知的,現在的自己的確因為一些先進的知識理念獲得了朱元璋的青睞,但實際上,自己和朱元璋之間,並沒有很深厚的感情。
老朱連和自己征戰多年的老夥計都能下得去手,對付自己這麼一個半道出現的年輕人,又有什麼不忍心的呢?
雖然自己和朱標關係很好,馬皇後也相當的喜愛和欣賞。
但朱元璋太能活了,身子骨硬朗的不像話。
早年起義南征北戰,那是時刻奔波一直沒停過。
當了皇帝之後,又是整日高強度,全年近乎無休的工作學習,一刻也不停歇。
就這樣,朱元璋還能在帝位上待三十一年。
這什麼概念啊!
中國曆史上,在位超過三十一年的皇帝,也就25個,這還是把蜀漢後主劉禪後蜀後主孟昶這種的都算在裡麵了。
而在朱元璋之後的,還有六人。
就是說,到朱元璋為止,一共不超過20個皇帝在位超過三十年。
這已經是非常可怕的存在了,朱元璋這種的鐵人,曆史少見。
所以,基於這個考慮,蘇璟認為,在這洪武初年,還是不在朱元璋手底下乾活的好。
這份狗糧,是真的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