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遊離在朝堂之外,不過分插手太多的事情。
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裡,也很滿意。
君臣之間的默契,這一點上,朱元璋對李善長相當的滿意。
“韓國公丞相做的很好,老臣以為,沒必要。”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眉頭微蹙,笑道:“伯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劉伯溫回答道:“老臣隻是就事論事,這丞相之位,韓國公做的最好,自然是沒有必要換的。”
朱元璋淡淡道:“可是李善長已經好幾次向朕透露要辭官的意思,也給我推薦了繼任的人選,朕若不放他,是不是有些太嚴苛了。”
不放就是嚴苛,說話還是朱元璋會說。
劉伯溫低頭道:“陛下此言差矣,大明宰相,非韓國公莫屬。”
朱元璋淡淡道:“朕呢,心裡有兩人屬意接了李善長的左丞相之位,一個是右丞相汪廣洋,李善長若是退了,他這個右丞相順理成章接受最為合適。”
“至於另一個,則是中書左丞胡惟庸,他一直表現不錯,也是李善長力薦的人選。伯溫,你以為這兩人如何?”
汪廣洋和胡惟庸。
這是朱元璋挑選的左丞相繼位之人,同時也是蘇璟將來的對手。
“老臣已經歸隱,此事還是不便談論了,無論老臣選誰,都是得罪另一個,陛下還是放過老臣吧。”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拱手道。
這話說的是實話,這左丞相是什麼位置?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做臣子的能到這個位置,那就是位極人臣了。
劉伯溫一個請辭的誠意伯來給朱元璋挑選左丞相的人選,根本就是兩頭不討好的活。
“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道:“伯溫,這裡是你的府上,現在也隻有你我君臣二人,就當是為了大明,你說說看你的想法。”
即便是劉伯溫選擇了退讓,朱元璋依舊沒有要放過他的意思。
這左丞相的位置,依舊要讓劉伯溫去挑選。
至於得罪人,那朱元璋就是讓劉伯溫乾的得罪人的活。
劉伯溫得罪了人,將來蘇璟入仕,這份因果,不自然要轉嫁到蘇璟的身上了。
朱元璋也擔心蘇璟這小子,根本不會按照自己擬定的路子走,直接和淮西集團走到一起,那平衡朝局,豈不是成了笑話了。
劉伯溫何等聰明,朱元璋的心思,他已然猜到。
今天這仇恨,是非拉不可了。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跪了下來,說道:“老臣鬥膽,還請陛下莫怪。”
“唉,伯溫,你這話還沒說,怎麼就跪下了,快起來,朕恕你無罪。”
朱元璋立刻將劉伯溫給攙扶了起來。
劉伯溫這才說道:“這右丞相汪廣洋,誌小才疏,右丞相之職已經是高攀,左丞相他是做不了的,至於中書左丞胡惟庸,此人眼界胸襟皆是不夠,不足以擔當左丞相大任。”
既然朱元璋要問,劉伯溫也是給了個回答。
隻不過,這回答,顯然朱元璋是不會滿意的。
兩個候選人,在劉伯溫的口中,全都是不堪大用之人,這給朱元璋的臉打的是啪啪響。
無論是汪廣洋還是胡惟庸,能在這個時候被朱元璋提出來,說明兩人朱元璋都覺得還行。
但劉伯溫卻如此直接了當的批評,直接了當的表明了朱元璋的眼光不行。
而且他還同時得罪了兩位宰相候選人,可謂是真真把仇恨拉滿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的臉上卻是沒有半分的惱怒,隻是說道:“伯溫,既然這兩人都如此不堪,李善長又要請辭,那這宰相之位,似乎就非你莫屬了。”
一記重磅炸彈由此而出。
劉伯溫當宰相!
“陛下說笑了,老臣年邁昏聵,這宰相之位,實在是不適合。”
劉伯溫再度下跪,無比的迅速。
要說劉伯溫對宰相之位有沒有想法,那肯定是有過的。
當年他意氣風發,幫助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大明,怎麼可能沒想過自己當上宰相,繼續為大明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但現在的劉伯溫知道,自己和宰相注定是無緣的。
朱元璋現在說的好聽,不過也就是在試探自己罷了。
“伯溫,朕可是說真的,你老說李善長做的不錯,應該繼續當宰相,但你知道,他在朕麵前的時候,是如何說你的嗎?”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問道。
李善長和劉伯溫,是老對頭了。
準確的說,李善長對劉伯溫的敵意一直都很大。
無他,劉伯溫這位青田先生,委實太過厲害了。
神機妙算,算無遺策。
大明的建立,劉伯溫的功勞,當真是不低的。
要不是自己有著起義之初就跟隨朱元璋的從龍之功,又是同鄉,恐怕一切都不好說。
所以,李善長在朱元璋背後,劉伯溫的壞話那是沒少說的。
“知道。”
劉伯溫點頭道。
朱元璋奇怪了,他問道:“既然你知道李善長背後都說你什麼,你為何還要讓他當丞相呢?”
李善長和劉伯溫的對立,那是朱元璋樂意見到的。
李善長在背後說劉伯溫的壞話,他一直聽著,但基本沒當過真,但同時也沒有處理警告過劉伯溫。
這就是他想要見到的情況。
隻是現在,劉伯溫竟然在幫著李善長說話,朱元璋屬實有些不太懂。
“陛下剛才說,讓臣為了大明,臣此番言論,正是為了大明才會說的。”
劉伯溫看向朱元璋,目光中滿是堅定。
大明雖然是朱元璋建立的,但劉伯溫也在其中貢獻了許多的力量。
他對大明,一樣是有著非常深厚感情的。
即便知道大明最終的結局,但他依舊希望現在的大明,能夠更好。
朱元璋沉默不語,又仔細的看了看麵前的劉伯溫,這位自己的劉子房,或許自己真的做錯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