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沒辦法,隻能親自出手
“蘇先生!蘇先生!”
楊思義來到農學院,飛快的朝著蘇璟跑來。
此時的蘇璟還在監工,因為這不是住的地方,而是接下來朱橚做豌豆實驗的實驗室,所以蘇璟格外的上心。
即便是知道了結果,但讓朱橚靠自己的努力將遺傳定律給發現總結出來一樣非常重要。
科學研究的方法,去總結出科學的規律。
這樣的大明孟德爾,才是真正的大明孟德爾。
楊思義的突然到來,讓蘇璟有些意外。
“楊大人,你稍等一會,我囑咐下再過來找你。”
蘇璟朝著楊思義說了一句,然後便對著現場負責的工匠開始安排。
過了一會之後,蘇璟才來到楊思義的麵前。
“蘇先生,實在是抱歉,打擾到你了。”
楊思義一臉歉意道。
蘇璟立刻道:“楊大人不用在意,原本就是些尋常的事情而已,倒是楊大人你如此匆忙,到底為何而來?”
對於楊思義,蘇璟觀感很不錯,所以也沒有任何被打擾到的難受感。
楊思義立刻道:“正是昨日關於職業教育之事,蘇先生曾提醒我,這個事情陛下不一定會同意,而我當時完全沒在意,現在看來,是我太自以為是了。”
“嗯?”
蘇璟一愣,然後說道:“楊大人已經上過折子了?”
楊思義點點頭道:“沒錯,但結果也正如蘇先生你所說的那樣,陛下將我的折子給打回來了。”
“楊大人的效率真高。”
蘇璟不由的感歎了一句,他是真的沒想到楊思義竟然如此的雷厲風行。
楊思義臉色略有些尷尬道:“可惜我還是太草率了,沒有聽從蘇先生的告誡。”
“楊大人哪裡的話,這正說明了楊大人是真心為大明,這等精神令我敬佩。”
蘇璟當即誇讚道,一半是拍馬一半是真心。
職場上這樣的人,蘇璟還是很喜歡的,覺得可以就去做,有問題就立刻溝通。
效率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大明如此龐大的一個國家機器而言。
若是大明的朝堂之上,成了百官勾心鬥角的地盤,但國家肯定也不會發展的多好。
老朱的後世子孫嘉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雖然牢牢的把控住了朝堂,但國家的頂層管理者陷入了互相的爭鬥內耗之中,國力被迅速的消耗,致使大明不斷的衰弱。
這要是老朱知道了,估計咽氣了都能再把棺材板給掀開。
“蘇先生,還請告知,陛下到底是為什麼不同意這麼一個有利大明的事情,甚至連召見都沒有,至少也應該討論一下吧。”
楊思義一臉不解的問道。
自從拿到打回的折子開始,楊思義就一直都在思考了。
隻是思考許久,他都沒有想明白,朱元璋拒絕的理由是什麼。
蘇璟看向楊思義,笑著說道:“楊大人,你先彆著急,既然你想知道為什麼,那你就得好好的看看這職業教育,對於大明的改變,到底有多少。”
大明的改變?
楊思義第一時間沒理解,這事昨天的時候,蘇璟不是已經讓他想過了?
正是因為有了昨天的思考,這才讓他堅定了要推行職業教育。
“蘇先生,恕在下愚鈍,並不是很清楚您的意思。”
楊思義直接回答道。
蘇璟再度提醒道:“楊大熱,職業教育對於大明而言,是一個正向的刺激,讓各行各業都煥發新的活力,但一旦各行各業都活躍起來,那對於陛下而言,大明的農民就會自然而然的減少,農民少了,大明國本就會被動搖是不是。”
職業教育的核心就是讓各行各業都有充足的後備人員,比之之前的大明匠籍製度,帶來的肯定是從業人員的減少。
同時,行業活躍,也意味著各種人員的複雜出現。
老朱的想法,蘇璟還是知道一些的,最好就是大明按照他現在製定的路子,千秋萬世,一直走下去。
永恒的最好辦法,那就是固定在當前這一刻,這樣大明就永遠是老朱家的天下了。
隻可惜,世界是不斷前進和發展的,永恒的東西隻有一個,那就是發展。
剩下的東西,都不能永恒。
當然了,這些東西蘇璟不會和楊思義說,這要是按照楊思義如此雷厲風行的性格,或許會直接再上個折子。
可彆到時候給楊思義招惹上麻煩。
“農業人員的減少麼?”
楊思義思考著蘇璟所說的問題,臉上的疑惑之色並沒有減少,他說道:“蘇先生,但農業本身也會有更多的人才出現,到時候大明的農業生產,應該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才對。”
作為戶部尚書,專門掌管大明全國賬目的。
番薯和土豆推廣之後,產量的增加,楊思義可是都有清楚的數據。
所以,在他看來,蘇璟說的這個理由,並不夠充分。
農民數量或許會減少,但大明的農業生產,受到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多。
因為農業科技的發展,對於農業生產有著十分正向的作用。
果然是沒有那麼好糊弄的。
聽到楊思義的回答,蘇璟內心的不由感慨。
但和楊思義直說麼?
朱元璋是認為職業教育會讓大明出現很多不穩定因素所以才拒絕的?
這事,怕還是得自己去說才行。
“楊大人,這件事比較複雜,陛下需要的,和你所提供的的,有矛盾的地方,這才是他拒絕的根本原因。”
蘇璟換了個方式說道。
楊思義畢竟是戶部尚書,當了這麼多年官,總不能這點腦子都沒有的。
“陛下的需要?我能提供的?”
楊思義口中喃喃,仔細的考量著蘇璟的話。
職業教育的作用,實質上是推動大明各行各業的發展,農業科技的進步帶來的變化,那是已經可以看見的了。
而朱元璋想要的,或許就隻有農業科技的進步。
職業教育太寬泛了,有些行業發展起來,明顯是不符合朱元璋的需求的。
“多謝蘇先生,我明白了。”
楊思義朝著蘇璟躬身感謝道,現在他已經有思路了。
“行吧,楊大人,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說了。”
蘇璟點點頭,也不知道到底楊思義領會到了多少,但能說的也就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