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點點頭,當即進入了工作狀態。
接下來的日子,宋濂便每日往返於翰林院和牛府之間。
沒錯,《元史》的編纂宋濂還是得主持,這邊科舉如何改進的事情他也得參與。
老朱用人就是這麼一個特點,隻要用不死就往死裡用。
即便是宋濂這樣的年紀,依舊是沒有得到朱元璋任何的優待。
而宋濂最近的行徑,也被朝堂之上的官員給注意到了。
尤其是楊憲。
自那日詢問蘇璟的事情被朱元璋訓斥之後,楊憲的心裡對於蘇璟便越發的在意起來。
翰林院外。
楊憲緩步而來,與幾名翰林學士一一打過招呼。
畢竟是中書省官員,這楊憲對於大部分的官員來說,都是相當臉熟的。
“宋承旨,可有叨擾啊?”
楊憲一見到宋濂,立刻笑嗬嗬的說道。
按照官階來論,楊憲此刻是要比宋濂高些的,但楊憲這態度,咋一看似乎他才是那個下官。
這就是楊憲,即便此刻的他內心已經有著無比強烈的欲望,他依舊能在表現上讓人看不出分毫。
從某種意義上說,楊憲和胡惟庸是非常類似的人。
“楊大人,你怎麼來了,難道是陛下又有什麼吩咐了?”
宋濂朝著楊憲問道。
楊憲深受朱元璋的信任這件事,基本上百官都知道,雖然和蘇璟受到的寵愛沒法比,但比起其他人就要高很多了。
“沒有沒有,宋承旨,我隻是自己過來看看你而已,與陛下並無關係。”
楊憲立刻說道。
打著朱元璋的旗號乾事,此刻的楊憲還是不會乾出來的。
宋濂疑惑道:“那楊大人來我這是所為何事?”
楊憲這樣的重臣,沒事不可能來翰林院閒逛的。
楊憲頓了頓,左右看了一眼問道:“宋承旨,最近你可是經常去見仁遠伯了?”
雖然朱元璋讓楊憲彆打聽蘇璟的事情,但楊憲陽奉陰違的本事不小,一直都沒放棄打聽蘇璟的事情。
隻不過,能打聽到的事情,很少。
原本他是不打算來問宋濂的,但一想到那日朱元璋的訓斥,楊憲便認為蘇璟此刻是他最大的阻礙。
沒錯,自李善長病了之後,楊憲便已經放下了針對李善長了。
或者說,暫時將主要目標轉移到了蘇璟的身上。
“不知楊大人問這事做什麼?”
宋濂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彆看宋濂是個老學究的樣子,但能在老朱手底下教導朱標多年,不可能一點政治智商都沒有。
蘇璟現在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沒事的話宋濂是不會透露任何消息出去的。
畢竟朱元璋帶他去見蘇璟都沒有主動袒露大明天子的身份。
這點事情,宋濂心裡門清,更不要說此時的宋濂眼睛上還帶著蘇璟做好的眼鏡呢。
對於宋濂的疑惑,楊憲早有所料。
他立刻道:“宋承旨,是這樣的,你也知道,仁遠伯自從被封爵位之後,這都過了快一個多月了,還是沒見到人,陛下的封爵之令,還是得由中書省頒布,流程還是得走一下的。”
楊憲準備很充足,直接將中書省搬了出來。
所謂中書省,按照蘇璟上輩子的情況劃分,大概就是g院,負責的內容是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也就是說,朱元璋各種詔令,理論上都得從中書省走出去,才算是正式生效。
當然,這是理論,實際上老朱直接說的話比中書省管用很多。
楊憲這裡,便是找了個借口。
朱元璋在早朝宣布的封爵命令,中書省自然要頒布,但這是封爵的詔令,頒發的對象是蘇璟。
而蘇璟被朱元璋一直雪藏了起來,不要說中書省的官員了,文武百官見到蘇璟的就沒幾個。
這頒給蘇璟的封爵詔令,那就一直都在中書省積壓著。
這個理由,非常的政治正確。
即便是之後被老朱知道了,楊憲也很容易的就能解釋。
“原來如此,不過此事楊大人不應該來找我,而是應該去找陛下。”
隻可惜,宋濂的回答,根本就不是楊憲想要的。
完全沒提蘇璟的事情,直接打發楊憲去找老朱了。
開玩笑,宋濂現在已經是徹底認清了蘇璟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楊憲這種的套話,對他壓根就沒用。
楊憲麵色微漾,但依舊保持著笑容道:“既然宋承旨不方便說,那我也不勉強,陛下對宋大人你的工作也是相當的關注,宋大人繼續努力,我就不打擾了。”
說完,不等宋濂回複,楊憲便直接轉身離開了。
宋濂看著楊憲離去的背影,心思微動,楊憲打聽蘇璟的事情,這事怎麼感覺怎麼有些怪。
而此刻從翰林院離開的楊憲,臉色徹底的沉了下來。
這些日子,他多方打聽,也就知道了蘇璟先去了寶源局呆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去了農學院。
至於到底去做了什麼,見了什麼人,又接受了朱元璋什麼吩咐,那是一概不知。
這樣的感覺,讓楊憲很難受。
因為當年他也是被朱元璋這般信任,他所做的事情,除了他和朱元璋,便沒有其他人知道了。
所以,此刻楊憲認為,蘇璟是他繼續往上爬的一個巨大威脅。
該怎麼打聽蘇璟的事情?
此事成了楊憲心中的一個大難題。
至於此刻的蘇璟,則是按照對上輩子義務教育的記憶,開始不斷的為科舉改製添磚加瓦。
科舉是一定要改的,但到底如何改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蘇璟自始至終都覺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他已經用上輩子的教育體係忽悠的老朱都快瘸腿了,但時代不同,發展不同,觀念和思想不同,照搬肯定是不行的。
難難難!
宋濂這個老學究雖然主持科舉改製的事情,但思想上依舊是難以更改,很多東西,說著說著就跑到了之前的老路上去了。
而此刻的奉先殿內,老朱被積壓的奏折搞的已經有些心煩了。
汪廣洋乾的事情是絲毫沒有改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