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璟說的道理他明白,但他對現在大明的狀況更加的自信。
即使現在的大明有著內憂外患,但都是小問題,根本動搖不了大明的根基,絲毫不用擔心。
蘇璟笑道:“秦王,大明的地位自然是不可撼動的,但具體到紙幣這一件事上的時候,那可不一定了。”
“還請蘇先生解惑!”
朱樉當即拱手道。
蘇璟說道:“好,那現在我繼續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為什麼要發行紙幣?僅僅是為了方便嗎?”
這話可把眼前的朱標幾人問懵了,紙幣的好處說了一大通,最核心的不就是方便麼。
鑄幣太重,大宗的交易裡,錢太重,不方便帶,這才產生了紙幣。
現在怎麼又問為什麼發行紙幣?
不過既然是蘇璟的問題,那他們就會認真的思考。
“伯溫,你說蘇璟這小子,到底想說什麼?紙幣不就方便才發行的嗎?”
朱元璋也有些不解的問向劉伯溫。
劉伯溫沉默不語,並未回答。
老朱眉頭一蹙道:“伯溫,朕和你說話呢,你的看法呢?總不至於沒有看法吧。”
劉伯溫這才開口道:“這倒不是,老臣隻是覺得,這事陛下最清楚,何必問老臣呢。”
嗯?
朱元璋眼神詫異道:“伯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彆和朕打啞謎。”
劉伯溫說道:“陛下,這寶鈔發行,是您一言決之,為什麼要發行寶鈔,您不應該是最清楚的嗎?”
現在大明要發行紙幣,其實就是老朱的個人想法。
他是皇帝,隻有他點頭,這大明寶鈔才能印製。
就算不是他的想法,那也得是旁人言明利弊,老朱思量之後才能確定實施下去。
因此無論朱元璋是如何點頭要發行大明寶鈔,這其中緣由,他應該都是清楚的。
“朕為什麼要發行寶鈔,自然是為了方便。”
朱元璋不假思索道:“寶鈔輕便是一方麵,另外,大明開支日益增加,有寶鈔的話,自然也能緩解一部分的財政壓力,印寶鈔,總是要比開掘金銀礦來的簡單些。”
劉伯溫不語,而老朱也明白過來了。
此時,書房內。
朱標開口道:“蘇師,學生以為,這寶鈔的發行,或許也有為了緩解大明財政壓力的考量,畢竟現在大明輕賦稅,又經常需要北伐,這錢糧消耗巨大,有了寶鈔,這財政上便能輕鬆一些了。”
朱標畢竟是太子,對於大明的情況,比他的弟弟們要清楚許多。
朱元璋之所以要發行寶鈔的心思,他也能猜到一些。
蘇璟看向朱標道:“太子說的有些道理,現在的大明,國力是強盛,但是這財力麼,說是捉襟見肘有些過了,但肯定算不上富裕。”
“沒辦法,你們的父皇,也就是陛下,畢竟還是體恤百姓的,對於農民的賦稅不高,為的就是休養生息。”
“可惜,大明現在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少,若是有了大明寶鈔,缺錢的時候,多印上一些,那麼財政問題,自然就可以緩解了。”
蘇璟這一通分析,頓時讓在場的幾位皇子都覺得寶鈔真好了,大明的現狀,他們還真沒過想過是這樣的。
“蘇璟這小子,還是很懂朕的嘛,不錯不錯。”
朱元璋微微點頭,對於蘇璟的這番言論,相當的滿意。
能從蘇璟嘴裡聽見誇讚的話語,這可是相當難得的。
一旁的劉伯溫臉色卻不好看,他輕聲道:“陛下,這寶鈔不是金銀,印的越多,消耗的隻是大明的朝廷的信譽而已,此事臣以為並不可取。”
對於經濟學原理,劉伯溫不甚了解,但沒錢就印錢這檔子事,劉伯溫本能就覺得不對勁。
朱元璋瞥了一眼劉伯溫道:“伯溫,你放心,這寶鈔,朕不會隨意亂印的,不是國家大事,朕也不會輕易印製的。”
朱元璋的保證,似乎是有些用處,但劉伯溫總覺得還是不對勁,隻是他說不上來。
劉伯溫側耳,將耳朵的更近了一些,他覺得,蘇璟應該會知道。
“既然這麼好,那應該儘快啊!”
朱樉興奮的說道:“咱們大明這麼缺錢,有了寶鈔,真是太好了!”
自從上次的肥皂生意之後,朱樉對商業一道產生了興趣,學了不少,也迫切的想要實踐一下。
紙幣對於商業的促進,讓他對寶鈔的發行,分外的支持。
蘇璟搖頭道:“秦王,我的課還沒講完呢,寶鈔是好,但你覺得寶鈔的價值是怎麼定的呢?”
朱樉當即回答道:“自然是和朝廷定下的金銀兌換比例了,或者說寶鈔上表明的價值。”
朱樉回答的很果斷,他也的的確確是這麼想的。
“真的是這樣嗎?”
蘇璟笑著說道:“你們真的覺得,寶鈔的價值,是朝廷定的嗎?”
這……
書房內的眾人頓時呆住,他們有些不太理解蘇璟這話的意思。
既然寶鈔是朝廷印的,那價值自然是朝廷定下的,這有什麼問題嗎?
不僅僅書房內的眾人,書房外的老朱,也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伯溫,蘇璟這話的意思,你明白嗎?”
老朱想不明白,直接求助劉伯溫。
劉伯溫亦是搖頭道:“回稟陛下,臣也不是很明白蘇先生的意思,陛下還是挺蘇先生如何解答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