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
金陵飯店後廚內。
蘇璟已然成為了廚房的主人,整個後廚對於蘇璟都很熟悉。
因為之前蘇璟已經來了很多次了,每次都會帶來全新的菜品。
而通常這個新菜品,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內,迅速成為金陵飯店的招牌菜。
源源不斷的招牌菜,這就是金陵飯店一直能夠生意火爆的核心原因。
不過,今天的蘇璟主要的目的,倒不是來做新菜的,而是試驗十三香。
因為正值中午飯點,這會的廚房還是相當忙碌的。
十幾個灶台火舌吞吐,小二不斷來回穿梭送菜,速度那是相當的快。
洗菜、切配、紅案、白案……所有的人員加起來幾十號人,在這不算特彆大的廚房內,卻沒有一絲擁擠的感覺。
每個人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這看的朱樉那是分外的驚訝,現在的朱樉是秦王了,有了自己的府邸。
這一個諾大的秦王府,上下仆人侍從不少,雖然配了管家,但管理起來,依舊是各種事情複雜不已。
朱樉曾經嘗試過自己去管理,但很快他還是交給了手底下的管家。
沒辦法,這人一多,稍微出點錯,事情就容易亂。
而現在,朱樉看到了是這麼一個不算大的後廚裡,幾十號人井然有序的工作著。
“走了。”
蘇璟一句話把朱樉拉回了現實。
“是,蘇先生。”
朱樉點點頭,跟著蘇璟繼續前進。
很快,在廚房儘頭,一扇小門打開,裡麵又是一個小廚房。
這裡便是蘇璟的專屬區域了,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店內忙碌的時候,依舊可以有蘇璟試菜的區域。
“五花肉。”
蘇璟直接喊了一句,當即就有人挑了一塊上等的五花肉過來。
蘇璟來了,那他就是廚房絕對的主人。
生火,燒鍋。
鑄鐵鍋被火焰炙烤的冒起了白煙,蘇璟直接將整塊五花肉放了進去,炙熱的鐵鍋與豬皮碰撞在一起,立馬就發出了滋滋聲。
蘇璟按住豬肉,不斷的來回在鐵鍋內摩擦,為的是將每一處豬皮都炙烤到。
半炷香之後,蘇璟取出五花肉,又在清水中清洗起了燒黑的豬皮。
鋒利的菜刀刮過,直接將黑色的焦炭全部刮掉,露出了下麵的肉皮色。
接著是焯水改刀切塊炒糖色等等,一切蘇璟早已駕輕就熟。
除了在加入香料的步驟換成了他自製的十三香之外,其他便再沒有任何的不同了。
一切做好,蘇璟看了看灶台上燉煮著的五花肉,轉身朝著朱樉道:“好了,要想吃上得一個時辰,我們先去包房內等著吧。”
明代可沒有高壓鍋,這五花肉要想軟爛入味,唯一的辦法就是時間。
“是,蘇先生。”
朱樉雖然好奇,但還是保持著少說多看多做的原則。
包房內,茶水和點心早就備好。
蘇璟和朱樉就坐在窗邊,正好能看到下麵的街道。
來來往往的行人絡繹不絕,好一派熱鬨的景象。
對於蘇璟來說,這個位置這個角度的景色,他已經有好幾個月沒見到了。
朱樉倒是第一來這裡,準確的說,金陵飯店吃飯也是第一次。
不過,從朱標的口中,朱樉已經知道了不少金陵飯店的事情。
當時朱標剛從蘇璟這裡回去,便被一群弟弟纏著講述蘇璟的事情。
一些比較極端的理論朱標不能說,而朱樉等人又纏著要講很多,所以朱標便會將一些和蘇璟的日常說給他們聽。
無論是沙縣小吃還是金陵飯店,在朱標嘴裡,那都是高頻出現的詞彙。
“蘇先生,您剛才是在試菜嗎?”
朱樉朝著蘇璟問道。
對於蘇璟會做飯這件事,朱樉在去年中秋的時候是深有體會。
鮮肉月餅到現在朱樉還記得,甚至整個京城上流社會,鮮肉月餅已經成為了潮流。
“不錯,主要就是為了試試看我做的十三香效果如何。”
蘇璟點點頭回答道。
此刻朱樉才是徹底明白,蘇璟所言的十三香,原來竟然是做菜的調料。
“蘇先生,您為什麼會想到做這個十三香?是為了做出更多的美食嗎?”
朱樉好奇的問道。
蘇璟對於美食的喜愛,朱樉很清楚。
能做出各種美味的人,不可能不喜歡吃。
蘇璟笑著回答道:“想做那就做了,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嗯?”
朱樉有些納悶,蘇璟的答案,他不是很能理解。
朱樉說道:“如果不是為了口腹之欲的話,做這個,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吧。”
要說吃東西,其實朱樉也沒有那麼的喜歡。
身為皇子,如今又是秦王,從小吃的美食著實不少。
蘇璟的廚藝雖然不錯,但大明禦廚也沒那麼差勁。
吃的多了,自然也就沒有那麼想要了。
“倒也不能說是一點用沒有,若是這十三香的效果不錯,我可以將其包裝銷售,興許又是一個賺錢的好路子。”
蘇璟淡淡解釋道。
話是這麼說不錯,但他內心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能賺大錢。
上輩子十三香已經是老百姓廚房的常見調味品,但現在是明代。
這麼多香料可沒有廣泛種植,十三香的成本還是挺高的。
如此一來,普通尋常老百姓定然是消費不起的。
那就隻有達官貴人的私廚或者是高檔酒樓才會使用。
如此一來,銷量怕是不會太誇張。
想賺大錢,那就隻有定高價。
高價的東西,還是得看效果,要是效果一般,彆人也不是傻子。
“原來如此,蘇先生當真是目光遠見,一舉一動都有深意。”
朱樉點點頭,隻覺得這才對勁。
蘇璟這麼厲害的人,做什麼都應該是有目的的。
蘇璟看了一眼朱樉,說道:“秦王,你有些著相了。”
著相?
朱樉一愣,問道:“蘇先生,著相是什麼意思?”
蘇璟淡淡道:“秦王,凡事不一定要有目的,或者說,想做便可以是目的,若是事事都是為了什麼,那活著豈不是太累了。”
身為老朱的兒子,朱元璋自小便對自己的兒子們有了明確的規劃。
他們接受的教育,學習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未來幫助朱標守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