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麵前的家夥竟然能說出這般慷慨赴死的話。
divcass=”ntentadv”看來這位侯爺,也不是一般人。
“行了,彆想再搞什麼幺蛾子了,你自己很清楚,不管怎麼做,你都得死。”
來人冷眼看著李明友道:“李明友,約蘇璟出來這件事,我不管你想什麼辦法,儘快的完成,我們的時間並不多。”
雖然整個計劃很簡單,但需要籌備的卻不少。
遲則生變這個道理,他很清楚。
“我已經有辦法了,這件事很快會辦好的。”
李明友直接說道。
來人眉頭一緊,當即道:“哦,這麼快就想出辦法了嗎?是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李明友說道:“平安米行的前任掌櫃老錢,他現在還是瘋瘋癲癲的,主要是蘇氏布行的孫平在照料。”
“我隻要用老錢,肯定能將蘇璟引來的,而且因為孫平的關係,到時候所有人都會知道是我乾的,你們也不用擔心會被查到。”
果然,聽到李明友的這個方案,來人立刻點頭道:“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你儘快執行,若是需要人手,隻管和我說就是了。”
李明友的方案立刻就被采納了,原因麼,很簡單,這樣能夠更加的坐實李明友的動機目的作案流程。
李明友的操作越是清晰,知道的人越多,那朱亮祖的嫌疑就越小。
“我會的。”
李明友冷冷回了一句,然後就離開了。
……
京城,紫禁城。
朱標總算是回來了,遵從蘇璟的囑咐,朱標並沒有策馬狂奔,而是以一個比較慢的速度回來的。
到皇宮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雖然比來的時候半天要長,但還是比馬車快不少的。
隻不過,雖然朱標回來了,但並沒有接受什麼召見。
因為現在的大明皇宮內,或者說整個京城,正在慶祝另一件事。
北伐大軍,大捷歸來!
徐達等一眾將領,正在接受朱元璋的召見,還有封賞。
這可是整個大明的大好消息,相比之下,朱標從蘇璟那裡學習歸來,就不算什麼了。
畢竟,這一次的北伐對於大明來說,那都是有著曆史性的意義的。
因為這是明朝建立以來,第一次對於元朝餘孽的大規模出擊,可以說是奠定基調的一次北伐。
若是勝了,那便是皆大歡喜,之後再想北伐,也容易簡單很多。
但若是敗了,士氣低落不說,因為戰爭造成的種種損耗,也是會對大明的財政造成巨大的打擊。
好在,這第一次的北伐,贏了,而且贏的很漂亮。
奉天殿上,朱元璋高坐在龍椅上,下方是徐達為首的一眾將領,一個個臉上滿是自豪的神色。
北伐大勝,那又是大功一件,意味著身份地位能夠再次獲得提升。
尤其是麵對文官的時候,能夠更加的硬氣。
武將打勝仗,這是最沒有異議的功勞了。
“好好好!天德,這一次真是辛苦你了!”
朱元璋激動不已,在這大殿之上,都是直接稱呼徐達的字了。
一方麵是這場大勝非常的振奮人心,另一方麵是徐達和老朱的關係,的確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徐達恭敬道:“陛下,臣隻是奉命行事,按照陛下在出征之時製定的方略,直接大破元孽,一切都是陛下的料事如神!”
徐達是相當會說話的,作為這一次北伐的大將軍,他的功勞是最大的。
但現在,徐達直接將功勞都歸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功高蓋主這件事,雖然不太可能發生在他的身上,因為朱元璋不是什麼守成之君,他自己就是一個頂級軍事家,起義到建立大明,打的勝仗那可太多了。
下麵的人,想要超過他的功勞可太難了。
徐達是不想讓自己處於一個封無可封的位置上,現在的他已經是國公了,還有一堆官職在身。
已經夠多了!
現在的自己,保持住現有的名頭就足夠了,不需要更多了。
“哈哈哈哈!天德你這話就說的太過了,這北伐打了幾個月,咱給你的方略隻是一個大方針,前線真正的戰事還是得靠你這個大將軍調度的,這份功勞咱不會忘了的。”
朱元璋大笑道,十分的高興。
其他的將領也是一一述職,將此次的戰果在大殿上宣讀了出來。
整個大殿內,都洋溢著歡慶的氛圍。
當然了,這是對於武將們,出征的武將們而言。
述職,述功,然後是朱元璋封賞。
整整兩個時辰之後,這些個流程才算是結束了。
奉先殿。
退了朝,朱元璋直接來到了這裡,而他剛來,徐達和常遇春也被召見了。
“天德,伯仁,這一次北伐,多虧了你們兩個老夥計啊!”
朱元璋朝著徐達和常遇春說道。
雖然說這一次北伐,老朱派出去的將領很多,除了徐達常遇春之外,還有李文忠等人。
但結束了封賞之後,他卻隻召見了這兩個。
“陛下,臣幸不辱命。”
徐達朝著朱元璋恭敬道。
“陛下,這一次可是多虧了蘇先生的望遠鏡,咱們每次戰鬥,幾乎都是料敵先機。”
常遇春就相當的直接了。
朱元璋笑道:“伯仁,你的意思是,這一次北伐的大勝,主要是蘇璟的功勞?”
常遇春摸摸腦袋道:“陛下,這種事我怎麼好說,功勞肯定不隻是一個人的,我隻是說我的感覺,有了蘇先生的望遠鏡,打仗不要輕鬆太多,還有那些個新式火器,都非常的厲害。”
常遇春心直口快,不過並不是沒腦子。
朱元璋聽著他的話,轉而問向徐達道:“天德,你說說,這次北伐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這金鑾殿上徐達的話,朱元璋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他並沒完全的當真。
打仗還沒有僅僅隻靠他自己前期的布置就能直接成功的說法,要真能這些,還要什麼大將軍呢?
徐達頓了一下,說道:“回陛下,此次北伐,臣按照陛下的安排,兵分兩路,直接打的元人措手不及,是相當的有效。”
“而在具體的兩軍對壘中,蘇先生的望遠鏡的確是發揮了超乎尋常的作用。”
“臣這樣說吧,若是沒有蘇先生的望遠鏡,這北伐應該能勝,但隻能是慘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