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小彤為了報複霸淩者,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
最終,自己也沒能逃過製裁。
對於《默殺》這部短片,比起原版葉知秋的改動是比較大的。
在前世,這一部犯罪懸疑片雖然取得了超13億的票房,但在網上的評價卻並不算高,其中最主要一個點就是“要素過多”。
從劇情設置可以看得出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但受限於電影時長,將霸淩、複仇、懸疑、犯罪、謀殺、偷拍、囚禁等一股腦放進一部兩小時的影片中,就會顯得有些元素雜糅。
提及的東西看似很多,但隻是生硬的堆砌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顯得薄弱無力了些,觀感上比較雜亂。
而經過葉知秋一番魔改精簡,影片被濃縮成6分多鐘的短片後,實際上已經可以稱為一個新的故事了。
此時,背景音樂中,《暮色回響》的歌聲也來到了尾聲。
【等宇宙湮滅等黃泉擱淺
我們會化作塵埃
終將再見】
當最後一句歌聲結束,v中,第一次出現演唱歌手虞采薇的容貌。
她頭戴紅色玫瑰花環,眼眶魏紅、目光柔和,一言不發地看著鏡頭。
緊接著,畫麵逐漸變為黑暗,一段白色的文字顯現。
“沉默,是對被害者的二次傷害。”
看到這句話時,翟樹心頭一震,一陣頭皮發麻的感覺升起,此刻,他終於明白了葉知秋為虞采薇所拍這首歌曲v《默殺》的最終寓意。
原以為這是一個反對霸淩的短片,實質上,這隻是它的第一層意思。
它所要真正傳達的,是“打破沉默,讓正義發聲”!
實際上,作為一名教師,翟樹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對被霸淩的學生來說,往往最大的傷害不是來自身體,而是心靈上的創傷。
當一個人受到傷害時,他通常處於一種極度脆弱和需要支持的狀態,如果周圍的人選擇沉默,會讓被害者感到被孤立。
而沉默,也許意味著對不公正行為的默認。
這種沉默可能會讓被害者陷入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從而加重心理的創傷。
在翟樹看來,加上這層寓意後,這部短片的意義拔高了不止一個等級。
與此同時,和翟樹一樣的聽眾不少。
僅上傳了半小時,《暮色回響》這首歌曲下的評論數就已經突破了5w+,全是一邊倒的好評。
“好聽,虞采薇的歌總是能觸動人心。”
“虞采薇的聲音太有感染力了,和這首歌的契合度很高!”
“聽到高音部分,我直接起了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