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麼,我受儘創傷選出來的爛片,居然沒給他們帶來多少傷害?”
楊若謙看著認真嚴肅交流的三人,這才察覺自己好像有點過於低估這些靠影評吃飯的博主的承受能力了。
自己一個業餘人員的防禦力和適應能力怎麼可能比專業人士更高?
雖說劉畢隻是自媒體,粉絲量隻能算不錯,不能說非常多,可粉絲量和地位不代表個人能力……他們的工作量絕對不比頂尖的博主差。
甚至還要更多。
大意了,這次是真的大意了……
仔細想一想,一個能在動物園裡看半天蚊子,在遊樂園裡被過山車猛甩幾圈,到鬼屋裡經受精神攻擊還能無縫銜接觀看爛片且沒有精神崩潰的人,能是簡單的角色嗎?
看那三位的表現,人家根本就不是在被折磨,而是在被享受——至少他們覺得看爛片比吃水果喝美酒享受,否則不至於桌上的東西一動都不動。
楊若謙心態有些穩不住了,今天轉了一圈,最後受傷的人隻有自己?!
原本過來私人影院想找三個同病相憐的分擔一下痛苦,結果人家是在享受痛苦?
而且……不光是楊總本人有點破防,劉畢他們看了一大堆爛片後出現的心態轉變,還意味著一個極其可怕的現實。
如果劉畢他們能慢慢適應,逐漸開始享受爛片轟炸,那普羅大眾會不會也能出現同樣的情況?
避難所公司出產的爛片,會不會也能被觀眾習慣,接受,適應,享受?
原本楊若謙麵對避難所公司頑固不靈的盈利現狀,想到的解決方案是拖字訣——拖到觀眾看膩了這類爛片,重新回歸大片,避難所公司自然就會陷入困境。
反正他們產量這麼高,觀眾膩味的速度應該也不會太慢。
可現在看來……過多攝入爛片,未必會讓觀眾膩味,反而有可能把他們徹底“玩壞”。
膩味的觀眾看不到,上癮的觀眾怕是能抓出一大把!
粘性一培養起來,那才是甩都甩不掉的牛皮糖!
問題嚴重了。
短期陣痛變成了慢性疾病。
楊若謙從來都不是乾著急的人,他目光朝劉畢看了過去——腦中急轉,尋找著問題的解決方法。
正好此時,劉畢他們也發現了站在門口的楊若謙。
“楊總來了!”
“彆吃了,快起來!”
劉畢在靈感被徹底激發之後,是打心裡相信了楊若謙說的話,打心裡認同了巋光集團的企業文化。
巋光集團明明是個不加班的企業,可身為老板的楊若謙竟然主動在下班時間親自過來一趟!
伯樂!
遇到伯樂了!
楊若謙看著劉畢發自內心的熱情,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但為了集團以後的大計,他隻能勉強坐到了沙發上,扯起一個笑容。
必須從他們三個人嘴裡撬出一點東西來。
能完完整整看完這堆爛片的三人,肯定是有什麼心得,有什麼建議的。
聽取他們的建議,改正歸邪,說不定還能把避難所公司從慢性起飛的順境中拯救回來。
“都看完了?有沒有什麼心得?”楊若謙沒去看桌上那堆吃的,笑著問道。
明明看了一天電影,但是劉畢現在的精神仍然十分振奮:“楊總,收獲很多,很多很多。”
之前楊總也問過同樣的問題,但那時候自己表現的十分不積極,還想著拉兩位同事下水……
雖然楊總表麵看不出來,內心其實應該是十分失望的吧?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楊總,我已經能體會到了您手下員工的創作狀態了,比如說您給我看的第一部電影《葫蘆娃朋克》,就是一種把童話和賽博朋克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它很小眾,製作也不精良,就算失敗,也不一定就證明這條路走不通。”
“或許隻是因為演員,或許隻是因為畫麵,或許隻是因為宣發……而您和您的員工便善於研究這類電影的市場。”
“收獲非常多,真的很多……原來我以為的紅海,竟然是一片藍海!”
專業影評人的激情點評,讓楊若謙的心情更糟糕了一點。
和他想象的一樣,避難所公司的情況看著還行,實際上已經有點不妙了啊。
“那麼,對以後避難所公司的電影,你有什麼建議嗎?”楊若謙深吸一口氣,問道。
連這種公司內部的決策問題,竟然都願意谘詢他一個外人?
這就是被信任,被認可的感覺?
劉畢不敢怠慢,認真說道:“彆的我不敢說,畢竟您才是這條道路上的先驅者……但有一點,我覺得應該保持住,那就是宣發方麵的優勢。”
“避難所公司的山寨,就是一種最節省成本,而且宣傳效果最好的模式。”
“隻有樣本足夠多,電影的市場才能夠被最終確認……您在這一點上做的非常好。”
“還有……”
劉畢侃侃而談,目光自信——從業這麼多年來,他是頭一次這麼爽。
以往他發的視頻最多就是針對一些影迷,是噴是罵,都和電影製造方沒任何關係,充其量就是高級一點的自嗨罷了。
但現在……是一個真正的電影製作人,在虛心認真傾聽意見。
這不得把自己畢生的實力都拿出來?
楊若謙默默的拿出手機,把重要部分一字不差的全部記了下來。
“不錯,你的建議很有參考價值,我回去讓員工們改改。”
建議很有參考價值,我回去就讓員工把它們全部改沒!
ps:今天這比賽,邊笑邊看了屬於是,爛完,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