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節
隨筆
東風哪曉癡情意
輾轉紅塵一片拋
隻等落花飛來後
再往人間半分瞧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癡情的人在紅塵中徘徊的心情。
首句“東風哪曉癡情意”,表達了主人公對自己的癡情之情,東風輕輕吹拂,卻無法理解他的心意。
“輾轉紅塵一片拋”,這句話描繪了主人公在紅塵中漂泊,心情紛亂,無法擺脫世俗的紛擾,隻能將自己拋入其中。
“隻等落花飛來後”,這句話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期待和等待,他期待著落花飛來,帶來愛情的美好和甜蜜。
“再往人間半分瞧”,最後一句表達了主人公對人間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能夠在人間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分享愛情的快樂和幸福。
整首詩通過描繪主人公的癡情和對愛情的向往,表達了對紅塵世界的迷茫和對愛情的渴望。作者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儘致,讓讀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鳴
第二百六十二節
相思
又是一年春少處
奈何此夜多相思
明月悠悠人間過
飛花款款逐夜辭
賞析又是一年春少處詩人通過“又是一年”這句話,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輪回。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但“少處”則暗示了詩人心中的孤獨和無奈。這句話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奈何此夜多相思詩人在這句話中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使用“奈何”這個詞語,表達了詩人對於無法實現心願的無奈和苦惱。整句話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明月悠悠人間過詩人通過“明月悠悠”這個詞語,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明月是一個象征著美好和神秘的符號,但在詩中卻帶有一種無奈和悲傷的意味。整句話揭示了詩人對於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
飛花款款逐夜辭詩人通過“飛花款款”這個詞語,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暫。飛花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詩中卻帶有一種離彆和辭彆的意味。整句話透露出詩人對於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無奈的離彆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於時間流逝、思念之情和離彆之苦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詩人通過對於春天、明月和飛花的描繪,展現了對於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於生命短暫的感慨。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和時光的思考和感慨。
第二百六十三節
相思
昨夜清風昨夜臨
一夢相思欲斷魂
吾與落花同悲去
曾向明月寄朝心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清風夜夜臨的時刻,心中充滿了相思之情,夢中更是欲斷魂魄。詩人與落花一樣悲傷地離去,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昨夜清風昨夜臨"這句描繪了昨夜清風的清涼和臨近的感覺,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一夢相思欲斷魂"這句表達了詩人在夢中對思念的深切之情,欲斷魂的程度讓人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吾與落花同悲去"這句表達了詩人與落花一樣悲傷地離去,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曾向明月寄朝心"這句表達了詩人曾經向明月傾訴心事,寄托了對明月的期待和依賴,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清風、相思、落花和明月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愛情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第二百六十四節
夜歡
林間藏好月
靜中花不眠
世上人相見
風下柳尋歡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林間的夜晚景象,月亮藏在樹林中,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作者通過“林間藏好月”這句話,表現了月亮的隱匿和神秘感。
“靜中花不眠”這句話則描繪了夜晚花朵的安靜和寧靜,與月亮相呼應,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作者通過這句話,表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
“世上人相見”這句話則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交流,與自然景象形成對比。作者通過這句話,表現了人類社會的繁華和熱鬨。
“風下柳尋歡”這句話則表現了柳樹在風中搖曳的情景,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作者通過這句話,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同時也表現了人類社會的繁華和熱鬨。通過對比自然和人類社會,作者展現了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
第二百六十五節
香新
風雨昨夜不期身
明月今宵共照臨
遍地桃花無情粉
香消一夜散千金(斷幽魂)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明月依然照耀著大地。作者通過對比風雨和明月的存在,表達了生活中的坎坷和希望並存的主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風雨昨夜不期身"這句話描繪了突如其來的風雨,暗示了生活中的不可預測性和變化性。風雨可能是指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而不期身則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困難的無奈和無法控製。
"明月今宵共照臨"這句話則展現了明月在風雨中的堅強和光芒。明月代表著希望和美好,它在風雨中依然照耀著大地,給人以力量和勇氣。
"遍地桃花無情粉"這句話描繪了桃花飄落的場景,無情粉暗示了花瓣的脆弱和短暫。桃花可能象征著美好和幸福,但在風雨中卻顯得如此脆弱和短暫。
"香消一夜散千金"這句話則表達了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暫的。香消暗示了花香的消逝,散千金則暗示了這種美好的價值。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珍貴。
整首詩通過對風雨、明月和桃花的描繪,表達了生活中的坎坷和希望並存的主題。作者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現了生活中的變化和美好,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珍貴。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第二百六十六節
歸身
月失山前客
愛轉意中人
東風留不住
一片影歸心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月失山前思念遠方愛人的客人,他原本愛著一個人,卻在東風的吹拂下改變了心意。
首句“月失山前客”表現了詩人身處在山前,月色漸漸消失的景象,暗示了客人的離彆之情。
第二句愛轉意中人揭示了客人的心境變化,原本愛著一個人,卻在某種情況下改變了心意,轉而愛上了另一個人。
第三句“東風留不住”暗示了客人的心意如同東風一樣無法停留,隨風飄蕩,無法控製。
最後一句“一片影歸心”表現了客人的心隨著影子回到了最初的歸宿,暗示了客人最終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愛人身邊。
整首詩通過描繪客人在山前思念遠方愛人的情景,表現了人心的變幻莫測,愛情的曲折和複雜。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在感情中的無奈和迷茫,以及對愛情的執著和追求。
第二百六十七節
夜歸
飛鳥臨絕壁
斜月掛青雲
舊夢生來去
自在起歸身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飛鳥臨絕壁、斜月掛青雲的壯美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飛鳥臨絕壁”描繪了一隻飛鳥停在絕壁上的情景,展現了飛鳥的勇敢和自由。
第二句“斜月掛青雲”則描繪了一輪斜掛的月亮,給人以靜謐和神秘的感覺,與飛鳥臨絕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三句“舊夢生來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思索,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
最後一句“自在起歸身”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歸屬的向往,希望能夠自在地生活並找到自己的歸宿。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歸屬的追求,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百六十八節
春途
來香倚於春目
離愁棄至悲途
青山自是歸處
流水宛若心足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愁彆緒的場景。
詩人以“來香倚於春目”開篇,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來烘托出詩人內心的離愁。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但在詩人眼中卻成了離彆的象征,來香倚於春目,春天的美景卻無法消除詩人心中的憂傷。
“離愁棄至悲途”,詩人在這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離愁如影隨形,無法擺脫。詩人選擇了“棄至悲途”這樣的詞語,強調了離愁的沉重和無法擺脫的困境,詩人的心情如同流水般無法停歇。
“青山自是歸處”,詩人在這句中表達了對歸鄉的向往和渴望。青山是詩人心中的鄉愁,是詩人向往的歸處,詩人希望能夠回到青山綠水之間,找到心靈的安寧和歸屬感。
“流水宛若心足”,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流水的喜愛和向往。流水是詩人心中的寄托,宛若心足,流水的自由流動和清澈透明讓詩人感到心靈的寧靜和舒適,流水成了詩人心靈的寄托和慰藉。
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表達詩人內心的離愁,展現了詩人對歸鄉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人通過對春天、離愁、青山和流水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歸鄉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
第二百六十九節
相思
落花枝頭曾不顧
此刻唯有燕飛書
明月亦是當年月
相思還若彼香爐
賞析這首詩以落花、燕飛、明月和相思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落花枝頭曾不顧”描繪了落花飄零的場景,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詩人似乎在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但也意味著他曾經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物。
第二句“此刻唯有燕飛書”表現了詩人此刻隻能通過書信傳遞信息,表達思念之情。燕飛是古代傳遞消息的方式,詩人可能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或朋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第三句“明月亦是當年月”將明月與過去的時光聯係在一起,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明月是古人思念的象征,也代表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最後一句“相思還若彼香爐”表現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香爐是古代祭祀的器具,詩人將相思比作香爐,表達了他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如同祭祀一般虔誠。
整首詩通過描繪落花、燕飛、明月和相思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和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展現了對時光流逝和親情的感慨,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遠方親人的深深思念。
第二百七十節
夕歸
斜陽夢裡參天樹
大象河邊寫情書
落花輾轉人間渡
相逢何必在歸途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句“斜陽夢裡參天樹”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高大的參天樹,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暗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和情感體驗。
第二句“大象河邊寫情書”則將大象與情書相聯係,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大象在河邊寫情書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生靈的關注和讚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愛情的向往和祝福。
第三句“落花輾轉人間渡”則以落花為象征,表現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人生的輾轉和變遷,給人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最後一句“相逢何必在歸途”則表達了詩人對緣分和相遇的珍惜和感恩,無論在何時何地相遇,都是一種美好的奇跡,值得珍惜和珍藏。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命、愛情和緣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感受和啟迪。
第二百七十一節
彆
萬法聞時起
殘愛一朝歇
諸事東流去
吾自向天彆
賞析這首詩共有四句,每句都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態度。
首先,詩人提到“萬法聞時起”,意味著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時光流逝,萬物皆有生命。這句話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變化的接受。
接著,詩人寫道“殘愛一朝歇”,表達了對過去愛情的結束和失望。這句話中的“殘愛”暗示了一段感情的殘缺和結束,但詩人並沒有沉湎於失落,而是選擇了麵對和接受。
然後,詩人寫道“諸事東流去”,意味著一切事物都在向前流逝,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過去,無法挽回。這句話表達了對過去的釋懷和對未來的期待。
最後,詩人寫道“吾自向天彆”,表達了對世俗的告彆和對自我追求的決心。詩人選擇了向天空告彆,意味著他將超脫塵世的束縛,追求更高的境界和自由。
整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自我境界的追求。詩中的每句話都充滿了哲理和情感,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和解脫的情感。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對自我境界的追求,展現了一種超然的境界和對世俗的超越。
第二百七十二節
相思
青山拘吾於明月
明月陷吾於相思
些許寒風吹白露
追憶不減在當時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青山明月之下對於相思之情的深沉感受。
首句“青山拘吾於明月”表達了詩人被青山和明月所困擾,暗示了他內心的煩躁和不安。青山和明月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代表著高遠和神秘,與相思之情相得益彰。
第二句“明月陷吾於相思”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被明月所陷入的相思之情。明月在古代詩歌中常被視為相思之人的知己,代表了思念和孤獨。詩人通過這句表達了自己對於遠方的思念和渴望。
第三句“些許寒風吹白露”描繪了寒風吹拂下的白露,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淒涼。寒風和白露是冷清的象征,與詩人的相思之情形成了對比,突顯了他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最後一句“追憶不減在當時”表達了詩人對於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留戀。詩人通過這句表達了自己對於過去的回憶和情感的延續,展現了他對於美好時光的珍視和追憶。
整首詩通過對於青山、明月、寒風和相思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思念和痛苦。詩人通過對於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現了對於美好時光和遠方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第二百七十三節
春還
白月輕且淺
思夢柔亦綿
東風來又往
花落人近觀
賞析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白月輕盈而淺淡的夜晚,作者在這個夜晚思緒如夢般柔軟而綿長。東風來了又去,花瓣隨風飄落,人們近距離觀賞著這一幕。
首句“白月輕且淺”描繪了夜晚的月色清冷而輕盈,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這裡的“白月”可能代表著清冷的月色,也可能象征著清澈的心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二句“思夢柔亦綿”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柔軟和綿長的情感。思緒如夢般飄渺,柔軟綿長,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第三句“東風來又往”描繪了風的來去,給人一種流動的感覺。東風可能代表著春天的氣息,也可能象征著變幻莫測的人生。
最後一句“花落人近觀”表達了人們近距離觀賞花落的景象,給人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花落可能代表著生命的短暫和變化,也可能象征著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整首詩通過描寫夜晚的月色、思緒、風和花落,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感悟。詩中的意象清新淡雅,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柔軟和綿長的情感。整體上,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細膩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
第二百七十四節
空
無花亦無夢
無酒也無風
枕於虛空外
無念亦無情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心境。詩人通過描述“無花亦無夢”、“無酒也無風”等情境,表達了一種超越物質欲望和感官享受的境界。詩中的“枕於虛空外”表明詩人已經超越了塵世的束縛,進入了一種超然的狀態。同時,“無念亦無情”表達了一種超越情感和思緒的狀態,達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
整首詩以“無”字為主題,通過反複運用“無”字,強調了詩人對物質世界和感官享受的超越和超脫。這種超脫並非消極的否定,而是一種超越和解脫,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和對內心清淨的追求。詩人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了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和對內心清淨的追求,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第二百七十五節
勿念
花落影悠長
風起燕歸鄉
終有一彆日
勿念在身旁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花落風起的場景,表達了離彆的情感。
首句“花落影悠長”通過描繪花瓣飄落的場景,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作者通過花落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
第二句“風起燕歸鄉”描繪了風吹起的燕子歸巢的情景,表現了季節的更迭和生命的輪回。燕子歸巢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但在詩中卻被賦予了離彆的意義,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分彆和離散。
第三句“終有一彆日”直接表達了離彆的必然性,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離彆和分彆。無論是生死彆離還是離彆他鄉,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經曆,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離彆的思考和感慨。
最後一句“勿念在身旁”則是作者對離彆的態度和建議。作者希望在離彆之時,不要過於留戀和牽掛,要學會釋懷和放下,繼續前行。這句話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期許和對自己的鼓勵。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情感,表達了對離彆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理解。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這首詩給人以啟迪和感悟,引發人們對生命和離彆的思考。
第二百七十六節
夢同
落花何以乘悲去
秋風與吾一夢同
明月猶向人間客
此夜依稀最無聲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落花隨風飄散,寓意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落花何以乘悲去”這句話,表達了對生命的無奈和悲傷。
“秋風與吾一夢同”這句話則表現了作者與自然的共鳴,秋風吹拂著落葉,作者也在這個季節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同時,作者將自己與秋風相比,意味著對自己生命的反思和感慨。
“明月猶向人間客”這句話描繪了明月高懸在夜空中,照亮了人間的一切。明月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仿佛也在思念著遠方的客人,給人一種溫暖和安慰的感覺。
“此夜依稀最無聲”這句話則表現了整個夜晚的寂靜和安靜,沒有一絲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作者通過這句話,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孤獨,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一種深邃和悲涼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第二百七十七節
思鄉
哀哀白月往
淺淺思故鄉
花落人間影
一片夢悠長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彆的場景,白月悄然西去,讓人感到無限的哀愁和思念。
作者用“哀哀”來形容白月的離去,增加了詩歌的悲涼氛圍。白月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眷戀。
“淺淺思故鄉”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淡淡思念,淺淺的情感卻又如潮水般洶湧。故鄉是人們心中永遠的牽掛和向往之地,即使身在異鄉,對故鄉的思念依然如影隨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花落人間影”這句描繪了花瓣隨風飄落的場景,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花落人間,意味著美好的事物終將消逝,人生如夢一般虛幻。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一片夢悠長”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感慨和對夢幻般的人生的思考。生命短暫如夢,但夢境卻是無窮無儘的延伸,夢中的時光仿佛變得悠長無邊。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夢幻般人生的感慨。
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和生命的深深思考和感慨。詩中的哀愁和悲涼情感讓人感到無限的唏噓和感慨,讀來令人心生感慨。
第二百七十八節
愛傷
此花決定不應有,
一見方知愛上愁。
曾欲書儘洛陽雪,
不見人世萬重霜。
賞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一朵花的愛慕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憂慮。
首句“此花決定不應有”,表明詩人認為這朵花本不該存在,可能是因為它的美麗讓人心生愁緒,讓人感到無法承受。
第二句“一見方知愛上愁”,表達了詩人一見這朵花就知道自己愛上了愁緒,可能是因為花的美麗讓人感到無法言喻的憂傷。
第三句“曾欲書儘洛陽雪”,表明詩人曾經想要寫儘洛陽的雪景,但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
最後一句“不見人世萬重霜”,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憂慮和對人世間無儘的苦難的感慨,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預料的變化。
整首詩通過對一朵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麗和憂傷的矛盾情感,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整體氛圍悲涼,給人一種深沉的感覺。
第二百七十九節
天愁
星河攬入杯中酒
一飲醉望長天愁
此愁不是人間起
落下流珠兩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