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節
相思
煙雨霏霏寄與誰,
清風夜夜與君歸。
落花依稀隨流水,
明月遲遲不肯回。
賞析這首詩蘊含著深遠的意境和情感。
煙雨霏霏寄與誰,這句描述了煙雨繚繞的景象,猶如輕柔的霧氣籠罩著整個世界。作者通過“寄與誰”表達了一種迷茫和孤寂的情感,好像煙雨中的寄托與期待無從落腳,彷徨不定。
清風夜夜與君歸。這句表達了詩人對於清風與歸人的向往和期盼。清風夜夜伴隨著歸人,意味著詩人希望自己也能與清風一樣,輕盈自由地歸來,回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與心靈深處的歸宿相遇。
落花依稀隨流水,這句描述了落花隨著流水緩緩飄散的景象。落花隨流水而去,逐漸遠去,留下一片模糊而淒美的印象。這裡的“依稀”一詞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也勾勒出了詩人對於生命流逝和歲月逝去的感慨。
明月遲遲不肯回。這句詩描繪了月亮緩緩升起的場景,也暗示了月亮不願離去的意境。明月遲遲不肯回,似乎是對於美好時光的留戀和渴望。這裡的“遲遲”表現了時間的停滯和延續,給人一種悠遠而莊嚴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煙雨、清風、落花、明月等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對於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對於歸途和歸宿的渴望與追求。每一句都充滿了詩人的情感與感慨,展現了古詩的優美和深邃。
第七百五十節
思鄉
青山夜無聲,
柳下憶相逢。
鄉書何時至,
淚眼濕朦朧。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富有禪意和哀怨情懷的古風詩,表達了詩人在青山夜晚的寂靜中,對往事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之情。
“青山夜無聲”這一句首先描繪了一個夜晚的青山,青山代表了一種恬靜、幽遠的意象,而“夜無聲”則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形成了一種對大自然的靜謐的描繪。這裡的“無聲”不僅僅是指外在的聲音,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寧靜。
“柳下憶相逢”這句表達了詩人在柳樹下回憶起與他人相逢的情景。柳樹下是一種幽靜的場所,常常被用來表達思念和相會之情。詩人通過“憶相逢”這一詞語,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思念之情。
“鄉書何時至”這句表達了詩人對鄉音、家書的期盼。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人們之間的信息傳遞主要依靠書信,而“鄉書”則是指來自家鄉的書信。詩人在青山夜晚的寂靜中,思念著鄉音,期待著家書的到來,表現了對家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
“淚眼濕朦朧”最後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哀傷和眼淚的悲涼。在寂靜的夜晚,詩人的思念和懷念之情達到了高潮,眼淚濕潤了眼眶,使得視線朦朧不清。這裡的“濕朦朧”形象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傷和淒涼。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青山夜晚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對家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感慨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展現了一種禪意和寧靜的境界,同時也流露出了對人世間情感和人生苦辣的體悟。
第七百五十一節
夜來
清風遊夜來
花影初見開
明月徐徐至
青山攬入懷
賞析這首詩以清新自然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夜晚花影搖曳、明月皎潔的美麗畫麵,詩人情感懷抱著青山,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讚美與熱愛。
第一句“清風遊夜來”,表達了夜晚微風輕輕拂過的景象。清風作為夜晚的使者,遊蕩在夜空之間,為大地帶來一絲清涼與舒適的感覺。這裡的“遊夜來”也暗示了夜晚靜謐的氛圍,使人沉浸在寧靜的夜晚中。
第二句“花影初見開”,通過“花影”一詞,將讀者引入花開的畫麵。在夜晚的清風中,花影婀娜多姿地展現出來,初現的花朵如同迎接夜晚的使者,散發著淡淡的芬芳,為夜晚增添了一抹色彩和生機。
第三句“明月徐徐至”,表達了月亮緩緩升起的情景。在詩人筆下,明月悄然而至,徐徐升起於天空之上。這裡的“徐徐”一詞用以形容月亮的緩慢動作,也增添了詩句的韻味和節奏感。
第四句“青山攬入懷”,通過“攬入懷”一詞,表達了詩人對青山的懷抱之情。青山在夜晚的明月照耀下,仿佛被詩人擁入懷中,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懷念之情。這句話也暗含著對自然山水的珍視和保護之意,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與融合。
整首詩以清風、花影、明月、青山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詩句間流露出的情感與意境,使人仿佛置身於夜晚靜謐的自然環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與奇妙。
喜歡新詩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詩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