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首詩來看,它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與內心情感的抒發相結合,展現了一種悠遠、深沉而又淒美的意境。
第一千零二節
無修無證
狂風歇去木影休,
苦海濟貧舟。
落花彆時人易愁,
碧水觀清流。
漫漫修仙路,
苦苦求道心。
釋子今如是,
無修無證人。
“狂風歇去木影休”,此句開篇描繪了一幅狂風過後歸於平靜的景象。狂風的肆虐象征著生活中的波折與動蕩,而當狂風停歇,樹木的影子也隨之安靜下來,意味著動蕩之後迎來了安寧。這裡的“木影休”不僅是外在環境的平靜,更暗示著內心的喧囂與躁動也隨之平息,給人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苦海濟貧舟”,緊承上句,從自然景象轉向人生哲理。“苦海”通常用來形容人生的艱難困苦和無儘的煩惱,而“濟貧舟”則象征著在這苦難之中的希望和救贖。它暗示著即使生活充滿艱辛,仍然存在著幫助人們渡過難關的力量或途徑,讓人在困境中看到一絲曙光,感受到一種慈悲和拯救的力量。
“落花彆時人易愁”,將情感的筆觸更加細膩地描繪出來。落花本就是美好消逝的象征,而在分彆的時刻看到落花,更增添了人們內心的憂愁。這種憂愁不僅是對美好事物離去的惋惜,更是對離彆的不舍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它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情感,讓人不禁感歎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聚散無常。
“碧水觀清流”,與上一句的憂愁形成對比,展現出一種寧靜和清澈的景象。碧水悠悠,清澈的水流靜靜流淌,讓人能夠靜下心來觀察和思考。這一景象或許是詩人在經曆了憂愁之後,內心尋求的一份平靜和安寧,也象征著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一顆清澈、純淨的心去看待事物。
“漫漫修仙路”,此句將主題引入到修仙求道的層麵。“漫漫”二字突出了修仙之路的漫長和艱辛,暗示著追求修行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它不僅是對修仙者的描繪,也可以理解為對人生追求真理、追求精神升華的一種隱喻。
“苦苦求道心”,進一步強調了在修仙路上內心的執著和堅持。“苦苦”體現了求道過程中的艱辛和磨難,然而正是這種對道心的不懈追求,展現了人們對超越世俗、達到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這種追求不僅需要身體上的努力,更需要心靈的堅守和磨礪。
“釋子今如是”,作為全詩的結尾,“釋子”通常指佛教中的出家人,這裡可能泛指修行者。“今如是”表明現在的修行者依然在這條道路上堅持前行,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都保持著對修行、對真理的堅定信念。這一句給人一種傳承和延續的感覺,也讓讀者感受到修行之路的永恒和修行者的堅韌。
“無修無證”指的是佛性本自足,無需刻意的去修出來一個本性。
從整首詩來看,它融合了自然景象、人生情感和修行追求等多個層麵,富有層次和深度。
第一千零三節
夜幕
青山夜朦朧
歸鳥儘長空
落霞三千尺
飛花一點紅
賞析“青山夜朦朧”,此句開篇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神秘的氛圍。青山在夜晚的籠罩下,顯得朦朧不清。“青山”本就給人以沉穩、厚重之感,而“夜朦朧”則為其增添了一層柔和的麵紗,使得原本清晰可見的山巒輪廓變得模糊而富有詩意。這種朦朧的美感,既讓人對青山的真實麵貌產生好奇和想象,又讓人感受到夜晚的寧靜與深沉。它仿佛是一幅水墨畫,用淡淡的墨色暈染出青山的輪廓,給人一種空靈、虛幻的感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歸鳥儘長空”,視線從青山轉向天空。歸鳥在長空中逐漸消失,這一場景給人以一種歸宿和安寧的暗示。鳥兒在結束了一天的飛翔後,紛紛歸巢,它們的身影在廣闊的天空中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這既展現了大自然的規律和秩序,也讓人聯想到人生的奔波與歸宿。歸鳥的離去,在這寂靜的夜空中留下了一道道無形的軌跡,仿佛是它們對這一天的告彆,也讓人不禁思考它們在歸途中的所思所想。
“落霞三千尺”,詩人將目光投向了天邊的晚霞。“三千尺”這一誇張的手法,極力展現出落霞的壯美和恢弘。晚霞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鋪滿了整個天空,其色彩的斑斕和光芒的耀眼,讓人不禁為之驚歎。這壯美的落霞,或許是大自然在一天即將結束時的最後一次華麗綻放,它用最絢爛的色彩告彆白天,迎接夜晚的來臨。同時,落霞的短暫也讓人感歎美好事物的易逝,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美景和時光。
“飛花一點紅”,在前麵宏大的景象描繪之後,詩人將視角聚焦到一朵飛花上。這朵紅色的飛花在整個畫麵中顯得格外醒目和獨特。它或許是被風吹落的花瓣,或許是在夜風中獨自舞動的花朵。與前麵的青山、長空、落霞相比,飛花雖然渺小,但卻以其鮮明的色彩和靈動的姿態,為整個畫麵增添了一份生機和靈動。這一點紅在朦朧的夜色中,仿佛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從整首詩來看,它通過對青山、歸鳥、落霞、飛花等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構建了一個寧靜、壯美而又富有詩意的世界。
喜歡新詩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詩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