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我神之名!
提卡斯來到了王都,大臣們有些驚訝,他們想不到曼達沒有稱王。
不過驚訝很快過去了,蓋尤斯的正統血脈坐回王位,這是合情合理,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回到王都,曼達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分配王宮。
謝爾泰要住在王宮裡,提卡斯也要住在王宮裡,好在王宮足夠大,曼達以中軸線為界,東邊的區域屬於提卡斯,西邊的區域屬於謝爾泰,中軸線上的建築為兩位國王共同擁有。
第二件事,要確定給國王加冕的人選。
按照羅姆路國的傳統,最合適的人選是大主教。
現任大主教是列奧,但曼達不想讓列奧為新王加冕,他要改變神罰者主持王權交替的傳統。
這也是曼達和列奧達成的協議,列奧可以擁有教會,但不能參與政務。
可除了列奧還有誰更合適?
曼達很想為新王加冕,但必須要有一個恰當的身份。
政務大臣肯定不行,哪有臣子給國王加冕的道理?
赫爾墨斯的大祭司?
這倒是個合適的身份,曼達正想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赫爾墨斯的信仰,可這一想法剛一出現,就被曼達自己否決了。
王都裡的流言還沒有徹底平息,很多人依舊認為曼達是神罰者的大主教。
流言會按照人們的意願,進行有篩選的傳播,人們不會記住曼達以什麼樣的身份參加了加冕儀式,隻會記得他代替了神罰大主教的位置,為新王帶上了王冠。
當流言一直傳播下去,更多細節會被忽略,最終成了曼達親自為新王加冕,大主教的身份也就坐實了。曼達和神罰教會之間再次陷入扯不清的關係,羅姆路國又要誕生一大批各種形式的“逐克會”。
親自為國王加冕的方法行不通,但曼達想了個更好的主意,他把詩人、瓜特爾和一大批工匠帶到了王都,給了他們一項特殊的任務。等敲定工期,曼達把加冕儀式安排在了十五天後。
這十五天時間裡,曼達無一日安寧,提卡斯每天都要提起迎娶皇後的事情。
幾次遭拒之後,提卡斯發火了,在加冕儀式的前一天,他堅持要離開王宮
曼達無奈隻能想個借口穩住他“你現在娶了佐拉,她隻能算是個普通人的新娘,最多算是流亡者的新娘,
等加冕儀式結束之後,你成為真正的國王,她才能成為真正的王後。”
提卡斯暫時冷靜了下來,到了加冕儀式的當天,當群臣來到王宮的門口,他們驚呆了。
王宮的門外出現了一座巨大的赫爾墨斯石像,石像高有一百二十尺,宛如真神降臨一般,俯視著王宮,俯視著整個王都。
“怎麼可能?”所有臣子都驚呆了,財政大臣安多克高呼一聲道“這是神,我們的神!”
仰望著赫爾墨斯的石像,所有的臣子們都在顫抖,一夜之間出現如此巨大的石像,已經完全超出了這個時代能夠理解的範疇。
曼達站在石像下,衝著臣子們喊道“偉大的赫爾墨斯昨夜降下神諭,祂為羅姆路國的新王送上了祝福,祂將永遠庇佑我們的王國,為我們帶來公平,為我們帶來幸福,為我們帶來世世代代的繁榮與昌盛!”
大將軍龍格森雙膝跪地,財政大臣安多克緊隨其後,正準備加冕的提卡斯也跪在了地上,在七星山生活多年,他早已接受了對赫爾墨斯的信仰。
在國王的帶動下,所有臣子和衛兵跪在地上,齊聲高呼赫爾墨斯的尊名。
一陣疾風吹來,神像動了一下。
曼達心頭一凜,忽聽財政大臣喊了一聲“動了!”
曼達真想一腳把他踹死,又聽財政大臣喊道“神靈就在這裡,祂見證著,祂庇佑著!”
群臣高聲呼喊,這次不是從眾效應,是發自內心的呼喊。
他們真的看到了神像在動,在一波接一波的聲浪之中,神像一直在動。
這不是某種幻覺,神像真的在動,因為這神像不是石頭做的,是木頭做的。
擁有了赫淮斯托斯的刻刀,瓜特爾用了十天時間,在深山之中,雕刻完成了這座巨大的神像所有零件。
詩人則用了兩天時間,為零件塗上了一層特殊的油漆,看起來和石像一模一樣。
神像共分四十個部分,在加冕儀式的前一天,被偷偷運到王宮附近。
昨夜,瓜特爾用他特製的鼻涕,把四十個零件連接在了一起,完成了這項“神跡”。
神跡,永遠是收獲信仰的最佳方式,無論臣子、士兵還是在遠處圍觀的平民,他們對這神跡都深信不疑。
唯一的瑕疵是今天的風有點大,詩人在心中暗自祈禱千萬彆倒,千萬彆倒,我今晚給你加個鐵疙瘩。
在神像之下,加冕儀式如期開始,曼達率領群臣,共同向赫爾墨斯禱告“偉大的赫爾墨斯,感謝您給我的生命賦予了價值,感謝您賦予我找回尊嚴的力量,感謝您賦予我創造幸福的智慧,感謝您賦予我生而為人的驕傲,我願在您的庇佑下誓死扞衛您的威嚴,讓奧林匹亞的山頂永遠閃耀您的榮光!”
在禱告的聲浪中,謝爾泰拿著王冠,緩緩走出了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