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來的?這年頭還有地方能收到老物件?”薑成看了眼攤主,隨意的問著。
這話倒不是無的放矢,幾十年前,在普羅大眾還不是特彆了解古董價值時,許多古董行人宛若犁地般在華夏大地上四處尋摸,幾乎把流傳到民間的好東西都給收得差不多了。
到了現如今,還想在民間收到好東西,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除非真的是那種特彆偏遠落後的山區,才可能有,而且還得是其貌不揚的東西。
攤主笑道:“有啊,總有些漏網之魚嘛。”他這話倒也沒說出錯。
薑成不再提及這個話題,轉而道:“兩萬吧,我的底價。”
攤主還是搖頭:“兩萬不行,最少八萬。”
薑成輕笑出聲,乾脆道:“老板,價值八萬的物件,你怎麼不拿去拍賣行試試?”
攤主也笑:“嘿,我可不認識拍賣行的人,怕被坑啊。”
他這話其實有兩層意思,一確實是實話,很多人對於拍賣行其實是有著骨子裡的不信任,二則是他對黃玉鳩首不自信,覺得可能通過不了大拍賣行的上拍標準。
若非如此,這攤主也不可能把這黃玉鳩首放在地攤上了。
薑成聽出了他的意思,道:“我是真喜歡這物件,這樣吧,四萬,一口價。”
聽到四萬,攤主明顯相當動心了,其實他收來這黃玉鳩首也就花了八千塊錢,四萬塊出手絕對是撿漏了。
不過攤主還是有點猶豫,他想著薑成能出到四萬,那是不是還有可能出到更高的價格呢?
薑成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洞察到了他這心思,直接道:“這樣吧,我再給你五千塊,不過你得告訴我這物件你是從什麼地方收來的。”
若能找到這黃玉鳩手杖的杖身,價值至少得翻個幾倍,那可就是撿大漏了,薑成本來沒去想這茬,畢竟找到的希望太小了點。
但既然是收來的物件,那薑成還真想試試去找找看,畢竟就算找不到也沒什麼太大的損失。
攤主微怔,第一反應是:“你想再去看看有沒有好東西?”
薑成笑著點了點頭。
“嘿,五萬塊,我就告訴你。”攤主繼續貪了一手。
薑成不慣著他了,道:“就四萬五,不行就算了。”
說著,薑成也作勢起身。
“哎哎哎,行吧行吧,就四萬五。”攤主拿不準薑成這是裝出來的要走還是真的,最終還是選擇了見好就收。
隨後,攤主主動找了個防護盒子把黃玉鳩杖首裝好,薑成也麻利的付了錢。
瞧著手機上的到賬信息,攤主喜笑顏開的把防護盒子遞給了薑成,說著:“這東西是從我老家收來的,村裡一戶人家修新房子,推倒老房子的時候從牆縫裡麵找到的,知道我在古董行做生意就叫我瞧了瞧。”
薑成看了他一眼,道:“這也算收來的?”
老房子的牆縫裡找到的,這種事情其實不少見,上個世紀的某些特殊年代裡,很多家裡有點寶貝的人家都會藏東西,但基本也就能藏個一兩件,不可能多的。
換句話說,攤主老家大概率是不可能再有什麼好東西了。
“嘿,我花了錢,肯定算啊。”交易已經完成,攤主倒有幾分有恃無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