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圖書館很大,也正是因此裡麵的資料相較於網上,肯定是比較齊全的。
尤其是一些冷門的知識,網上找不到的也隻能從圖書中尋找。
薑成到這圖書館來主要還是想要查閱一下商代青銅甲骨文書中提及的息方是現如今的什麼地方,以及那埋葬“衛”的地方,神山之側的山脈,這神山又是指的什麼山。
因為薑成要查閱的資料非常冷門,他甚至還找了圖書館的管理員詢問了下。
管理員是個大姐,薑成找到她的時候,其正在整理著圖書,聽到薑成的問題,她有些不耐:“你要查的資料平時都沒人看,在四樓角落的書櫃裡,具體是哪一排,你自己看看吧。”
薑成聞言就知道自個今天怕光是找資料都要花上不少時間了。
不過來都來了,他倒也點頭感謝了聲,然後轉身到了四樓,開始在角落的書櫃裡仔細找了起來。
薑成的運氣還是不錯的,也就花了兩個小時左右,他終於找到了一本名叫殷商至今地理變化的資料冊,這確實是非常冷門的資料了。
薑成大大鬆了口氣的同時還好奇的看了眼作者的名字,叫作寇承運。
倒是個比較少見的姓,讓薑成頗為驚奇的是,這本資料冊的成冊時間居然就是兩年前,得虧是已經出來了,不然薑成今天甚至花再多時間都可能找不到能查閱的資料。
隨即,薑成找個了位置坐了下來,開始仔細的翻看了起來。
查閱這種資料還是比較枯燥和耗費精力的,主要這本資料冊的內容非常多而且繁雜,這給薑成的查閱造成了一些麻煩。
薑成連午飯都沒有吃,直到下午三點多的時候,才終於找到了他想要的線索或者說確認的信息。
而且還是同時確認了兩個。
首先是息方,根據這本資料冊作者寇承運的考證,基本可以確定殷商時期的息方就位於現如今豫省的息縣。
這息縣也有著不小的名頭,其在殷商乃至周時都是一國,直到東周周莊王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82年的時候,楚國滅息國置息縣,彭仲爽為第一任縣尹。
息縣的地名由此始,最重要的是“息”字從未改變,沿用至今,故而息縣又被學術界譽為“中華第一縣”。
而且確定了豫省息縣就是曾經的息方後,薑成就借著這點,同時確定了所謂的神山是什麼山了。
首先,息縣的地理位置南接了大彆山,而大彆山的山體構造比較複雜,屬淮陽山字型構造體係的脊柱,最重要的是它是秦嶺褶皺帶的延伸。
而秦嶺有著中華龍脈之稱,自古以來都是非常神秘且具有神話屬性的存在。
由此,薑成完全可以推斷一個答案來,那就是息方人口中的神山指的就是秦嶺山脈,而衛被埋在了秦嶺之側的山脈中,那也就是大彆山了。
“埋在大彆山裡。”薑成得出這個答案後,並沒有多高興。
開玩笑,就一句埋在大彆山裡,如此大的一個範圍,這讓薑成怎麼去找啊?
他總不可能把整個大彆山給翻過來吧,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啊。
當然了,確定了這個大概的位置,到底還是一件好事情的,如果往後薑成能弄明白左眼給出的那句離騷中的“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到底和衛或者說玄鳥血玉具體被埋藏在什麼地方有什麼關係的話,那他就可以直接出發去息縣了。
這麼想著,薑成還真在圖書館中找到了一些和離騷相關的書籍,比如各種對其的解析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