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海疆,殘陽漸垂。
徐經身立於甲板上,看著波光粼粼的海麵,略有些失神。
不知不覺,又出海了這麼久,算算距離,已經將要超過當初三寶太監的最遠航程了。
可這距離那遙遠的新大陸相比,卻還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啊
“還好,當初留下了雷諾那家夥,不然要走到這裡還真是夠嗆。”
徐經有些感慨,從當初那幾座小島到這曾經三寶下西洋的最遠處,海圖中有許多處錯誤,要不是有雷諾在旁指正,他們可能會麵臨巨大的危機。
倒也不是說從劉大夏家搜出來的海圖是假的。
隻不過世間滄海桑田有時隻在頃刻間。
一場地震,一個海嘯,海岸線後退、延伸,海島沉沒、浮出,新島誕生毀滅,在大明不再下西洋的這段時間誰也說不清變化有多少,和當初的數據有所偏差其實才是正常的。
更何況,這可不是當初三寶太監時期的原版海圖,是後來人抄錄保存的。
抄錄嘛,誰知道會不會抄錯。
人家走私活動範圍一般也就是以東南亞諸國為主,鮮有跑這麼遠的。
這用的少的東西,自然就容易粗心忽視,抄錄保存時自然便可能造成更多的差錯。
“也算是殿下保佑,當初從雷諾手中得到了土豆,現在又在他幫助下一路抵達了當年的極限,看來這大勢、大運,還是在我大明。”
“隻不過雷諾這家夥”
想到這個西洋投降家,徐經表情就有點怪異。
倒不是說雷諾投降以後三心二意,身在曹營心在漢什麼的。
恰恰相反,這家夥辦事那叫一個儘心儘力。
就是就是
“航海使,航海使!”
說曹操曹操到,雷諾不知何時從船艙內鑽了出來朝徐經喊道。
“繼續航行三日,那裡有一個海港,是一夥探險隊的巢穴,他們再次地掠奪、殺害了不知多少人,我認為可以”
雷諾拿著海圖,展開給徐經指著位置,一邊說一邊眼冒金光,滿滿的興奮感。
徐經“”
“讓本使先看一看。”
徐經默默接過海圖,看著雷諾在上麵做的筆記。
大大小小,一十三個圈,都是一路上雷諾給他們指揮途中給他們指出來的他知道的西洋冒險家所在的巢穴。
然後又興衝衝的勸說,帶著他們去將這些個圓圈圈出來的地方,有一個算一個的走了一趟
那一個積極性,讓徐經都懷疑自己給他當槍使了。
但憑借他這段時間自己又勉勉強強學會的佛郎機語,他們也不是仇人啊。
難道這雷諾天生反骨仔?
還是說他在佛郎機其實有著很複雜的關係,所謂爵位給他帶來的社會地位比起他那錯綜複雜的關係給他帶來的麻煩其實根本不值一提?
想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的時候,一路走來可都是大國風範,即便數十年的歲月過去,西洋依舊流傳著三寶太監滅國艦隊的傳說。
怎麼到他徐經主航下西洋,一路走一路流血了呢?
他可是大明航海使,是宗主國呀,這回去讓殿下知道他造就了一路的殺戮不會給他好看吧?
雖然佛郎機是殿下在他下西洋之前就親自反複強調要小心謹慎,必要時可以雷霆手段滅之的。
但這都滅了一路了
他畢竟是個儒將來著,多少心中還是有點彆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