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是以前,麵對這種局麵大明朝廷文官們的態度其實很明確方法也簡單的很。
守城守著就好了嘛。
打打不過,當個縮頭烏龜守著還不行嘛。
反正遼東也是苦寒之地對大明造不出什麼傷筋動骨的影響,龜縮在城裡縮著縮到最後等他們自己撤退就行了。
至於城池外的有幾個人幾個有價值的玩意?
大不了果斷點堅壁清野不讓韃靼占到便宜就行了唄。
但現在,不論是弘治皇帝還是劉建等閣老,想法都有所改變。
鎮國府拿出的土豆有價值吧,讓糧產提升了多少?
現在屯田所在關外在遼東就是要繼續擴大在產糧方麵的成績,這要是選擇守城當烏龜讓韃靼亂來,韃靼的戰馬奔騰會不會影響到屯田?
以後會不會年年針對遼東屯田搞事?
民以食為天,農耕國以耕地為重。
你這不讓我種地跟要跟我不死不休有什麼區彆?
以前沒價值不重視也就算了,現在價值潛力擺在眼前你還不重視?那你還在農業國混個蛋呀!
這裡麵涉及的,可是農業國的根本問題,還有往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國家既定發展路線。
這遼東都用了那麼大力氣清掃掉了一群蛀蟲,不能半途而廢吧。
所以,眾人思索著,是不是該出兵鎮守遼東不對,是要如何在遼東剛韃靼一波,保下遼東屯田成果乃至維護遼東後續屯田成果。
“宣英國公張懋還有威寧伯王越前來議政。”
弘治皇帝開始搖人,這件事還得叫專業的人來,不然他們探討完意義好像不大。
雖然他弘治是決策者,剩下的劉建等人也都是深諳政務的朝廷大佬。
但軍事方麵,他們不說一竅不通,那也是依托答辯
“是,陛下要派人去請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嗎?”
蕭敬拱手,隨即想了想又問了一句。
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的態度,蕭敬覺得還是要重視的。
且不說遼東現在主要負責的其實都是西山出來的人,單獨就是二位殿下那寥寥幾次出手就精彩無比的戰績,這件事也得叫上他們一起吧?
不然,蕭敬怕又整出什麼烏龍。
“太子和蔚王?他們現在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弘治皇帝想了想,遼東的布局本就是他們兩個主導,現在遼東有了動靜沒理由會不傳回來的,或許現在兩兄弟也在思索此事呢。
但現在把他們交過來?西山到皇宮距離可不近,大晚上可彆再給孩子凍著。
誒?人王越好像也是在西山在軍校來著。
那一來一回豈不是也到了深夜奔著淩晨去了?
弘治皇帝沉默,好像趕幾個時辰提升不了什麼效率反倒會把大家整的都很憔悴呀。
“牟斌,推測韃靼或許會在何時動手?”弘治皇帝看向牟斌問道。
“回陛下,依探子的情報,韃靼汗在跟眾多部落發布訊息,想來即便是召集人手也需要一段時間。”牟斌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