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這麼說的話,那老孟的人性本善可太對了,不對的直接被開除人籍了都。
“不愧是亞聖,看來本宮以前是看走眼了。”朱厚照感歎道。
“其實早些年儒家思想挺簡單粗暴多,全部著作也不過那麼幾本罷了。隻不過後世的儒家學者們一個個自以為是加上自己的注釋,又臭又長,把很多東西都給刪除曲解了。”朱厚煒說道。
就像當年的公羊派,那也是一個牛逼哄哄的存在,但現在你再去談公羊派你看看誰還鳥你。
學問是為政治、為人服務的,它就像是個小姑娘任由人打扮,每個時期麵對不同的狀況都會有所不同。
“原來不是本宮讀書不明,而是腐儒誤本宮啊。”朱厚照拳頭往書掌上一拍,惡狠狠道。
“教你的那人也不算特彆的腐儒吧......”朱厚煒見朱厚照一副要“咬人”的姿態不由搖頭。
王華王師傅說實在其實算還不錯的,不然也養不出王守仁、王守讓兩兄妹這樣的人來。
不過朱厚照另一位老師嘛......也算不上腐儒,算老陰逼......
“阿嚏!”
不再任職詹士府失去太子師身份的楊廷和噴嚏連連。
“吾怎麼感覺哪裡不太對勁呢?”
“難道這幾年的水逆還沒結束?”)
人性善惡這東西,本就很難看清,因為它是一個會變化的屬性,更何況人本身就是一個複雜到極致的生物。
朱厚煒對此,也很難提出什麼新觀點和朱厚照探討。
即便到了後世,也沒有哪位大佬能說自己已經摸透了人性看清了一切。
人能做到不過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看清自己身邊一片罷了。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比起這種精神有問題的純正“惡性”而言,有良心的還是大多數。
即便是大部分的惡人心中也存在著基本的良知,讓這個社會不至於真的墮入黑暗之中。
就像白蓮,或許朝廷認為他們是不安分子,是國家的隱患。
但白蓮也會救助人,會給予一些失去生的期望的人以期盼。
麵對地崩時他們也會響應朱厚照的號召冒險前往救災。
或許有人說是因為他們當中很多都是被迷惑洗腦的,但朱厚煒清楚不可能除了壇主以外都是誤入白蓮的人,總還有一些原本就是明白白蓮性質的願意跟隨朱厚照赴險。
這也是朱厚煒看來人最有希望的地方。
在黑暗中,總有一類人會化成光照亮指引陷入黑暗的人前進,擺脫泥澤。
就像提出致良知並真正做到有教無類的大明聖人王守仁,又比如這位成天嘻嘻哈哈沒有正形但遇到事卻又顯得靠譜無比的大明太子爺朱厚照。
人性莫測,但總有人會擔起責任驅散“惡”的陰霾,營造“善”的秩序。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